第97章 苏婉爆卖图书,称心丢马(求月票)

谁也没有想到,超市的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到这里来购买东西了,想买啥都有。

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开业当天,苏婉直接获利达一千两银子。

苏皖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听了之后,也是大喜过望:“如果照这样计算的话,一年岂不是要挣三十多万两银子?”

“那可不?这只是刚开始。”

“你可真能干啊,不过,这些钱咱们不能独吞,除去房租、人员方面的费用,把获得的利润拿出一半上交给国库。”

苏婉一听,把嘴巴撅得老高:“终南山炼铁和种田的利润已经上交一半给国库了,这连锁超市为什么也要上交呢?

你父皇也没给我们提供本钱啊。”

“我们在长安做生意,很快,朝廷那些人就会知道的咱们把一半的利润上交给国库,也能堵住那些人的嘴,要知道人言可畏呀!”

苏婉这才点头道:“好吧。”

此时,李承乾已经把《西游记》那本书写好了,递给了苏婉。

苏婉打开一看,被唐僧取经,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吸引住了:“这位唐僧就是玄奘大师吗?”

“呃,”李承乾顿了顿,“算是以他为原型吧。”

“可是,他哪有那么厉害的大徒弟呢?

他的那几个徒弟,什么辩机、窥基呀,没几个是好鸟。”

李承乾一笑:“故事毕竟是故事,你管那些干什么?你把这本书带回去,找人抄写。”

“行,就这一本书,咱们也要赚他上万两银子。”

“接下来,孤打算写《水浒传》。”

“那又是什么故事呢?”

“讲的是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的故事,等写完了你就知道了。”

“好的,我期待你的佳作,那么,贩马的事,你安排了吗?”

“孤已经让称心去做这件事了。”

“那也行。马匹的生意我们要高度重视一下,这也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我们可以把采购过来的良马用作战马,把那些不堪用的马卖掉。”

“你说的也是。”

紫宸殿。

李世民正在读李承乾写的《资治通鉴》。

魏征侍立在一旁。

李世民读到了汉武帝和刘据的那一段故事,感触很深。

李世民把手中的书放下了,站起身来,在厅堂里来回踱着步子:“爱卿,你说汉武帝为什么到了晚年,那样多疑?

冷落了卫子夫和长子刘据,最终,酿成了巫蛊之祸,父子相残的悲剧。”

魏征说:“造成这样的结局,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汉武帝宠幸江充。

汉武帝喜欢美丽的女人,也喜欢英俊的男人。

江充,本名齐,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其实人品是很差的,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当初,他有一个妹妹,能歌善舞,嫁给了赵太子刘丹,他便成了赵敬肃王刘彭祖的上宾。

但是,因为江齐知道了刘丹和他同胞姐妹,以及他父王妃嫔之间的那些龌龊的事情,所以,刘丹派人追杀江齐。

不承想,江齐跑了。

刘丹便把他的父兄杀害了。

江齐逃到长安之后,改名江充,在上林苑犬台宫面见了汉武帝,揭发了赵王家里的那些丑事,告倒了赵太子刘丹。

汉武帝大怒,把刘丹下了狱。

那么,我们从这件事情来看,如果说,在赵太子没有诛杀江充家人以前,江充已把这件事情告发了,说明江充是一个正人君子,秉公执法;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他的家人受到迫害之后,才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朝廷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的品质有问题呀,是为了报自己的私怨!

但是,汉武帝却没有觉察到这些,仍然重用江充。

先让他出使匈奴,回来后,又任命他为直指绣衣使者。

他手里的权力太大,就连馆陶公主在驰道上行走,也被他拦了下来。

后来,由于江充所干的坏事太多,得罪了太子刘据。

江充见汉武帝已经老了,他心中忧虑,担心将来刘据做了皇帝之后,会找他算账。

所以,他就制造了巫蛊之乱,借着巫蛊之名,陷害太子刘据。

他事先在刘据的东宫之中埋下了桐木人,然后,派人去搜查。

刘据无法自明,十分恐惧,便诛杀了江充。

那时,汉武帝已经冷落了卫子夫和太子,住在甘泉宫中。

太子就是想见汉武帝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父子之间有了隔阂和猜疑。

太子无法当面向汉武帝解释这件事。

苏文等人在汉武帝面前搬弄是非,太子被逼无奈,只好组织家丁与朝廷的军队进行对抗。

最终,太子兵败,上吊自杀。

卫子夫也自杀身亡。

后来,汉武帝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于是,下旨灭了江充三族。

筑思子宫,可是,人已经死了,那又有什么用呢?

父子关系是天底下最亲近的关系了,要相互信任。

汉武帝就不应该听信那些小人之言,而怀疑刘据啊。”

李世民听到这里,若有所悟,眨了眨眼睛:“爱卿,那么,你说朕罚承乾到人头山上去面壁,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

“恕微臣直言,陛下这件事做得确实有点过分了些。

太子收复了吐谷浑是多么大的功劳啊,你不予奖赏也就罢了,却还要惩罚他。你这样做岂不是寒了太子的心?”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

其实,他早有悔意。

但是,他作为皇帝,总是要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的。

“爱卿,照你这么说,朕可以下诏让承乾回到东宫来了。”

“陛下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他们君臣二人正在聊着,此时,李泰从外面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磕头,口称:“父皇!”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起来吧!”

李泰哼哧哼哧从地上爬了起来,也没给魏征行礼。

李世民就问:“你来见朕有什么事吗?”

“回父皇的话,儿臣有事情回禀。”

“说吧。”

“这——。”李泰转过脸来看了看魏征,那意思有点碍口。

“有什么话就直说。”

“皇兄在终南山开矿,炼铁,种田。

终南山也不是他的,他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这天下所有的土地不都是父皇的吗?”

李泰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也听说了李承乾最近炼铁,种田挣了不少钱,他眼红了。

“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承乾已经把赚来的钱一半上交给了国库。”

“儿臣以为,即使是那样,也不行。

他是太子,如果他一定要开矿炼铁的话,就应该把所有的钱上缴国库。

另外,儿臣还听说了一件事。

虽然他本人在人头山上面壁,但是,他却让苏婉在朱雀大街开了一家苏家连锁超市。

那超市的规模可真够大的,上下两层加一起,有上万平米,经营各种各样物品,日进斗金啊。

父皇请想,太子和太子妃怎么可以经商呢?

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为卑贱的,他们这不是在乱弹琴吗?

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哪有太子去做生意的?”

“哦,有这等事儿?”

这件事李世民倒还未曾听说。

“是啊,皇兄这样做,不但有失皇家体面,也不合规矩啊。”

“你说的这件事属实吗?”

“千真万确啊,我们已经打听清楚了,名义上是苏皖在经营,实际上就是皇兄干的。

苏婉作为太子妃,去做这件事,也不合适啊。

因此,儿臣建议将他的连锁超市关闭,没收所有的物品,并且将李承乾和太子妃下狱,交给大理寺审理,该判什么罪,就判什么罪。”

此时,魏征说话了:“陛下,微臣有不同看法。”

魏征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

“爱卿,你说。”

“就拿太子在终南山炼铁和种田这件事来说,太子并没有动用国库里一两银子,却把挣来的钱,拿出一半上交给国库,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如果越王有什么意见的话,那么,荒山多的是,越王可以随便挑几座山去开矿、炼铁,只要越王能把一半的利润上交给国库,微臣以为也没什么不可。”

“你!”李泰一听,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魏征摇头晃脑,手捻须髯,继续道:“再说太子妃在朱雀大街开连锁超市的事,微臣认为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长安日渐繁华,百姓的生活需求是多方面的,眼前的那些店铺已经不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了。

而苏家连锁超市是综合型的,为长安的百姓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极其便利。

而且,据微臣所知,太子也把所得的一半利润上交给了国库,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虽然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经商这件事不太赞成,因为,在大唐,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卑贱的,太子去做这件事,似乎有点不太合适,但是,这也没花多少时间,李承乾就上交给国库三十万两银子。

估计连锁超市的利润也很可观,也就是说国库又会有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如今,国库空虚,因为攻打东突厥,消灭吐谷浑都花费了很多钱财。

而李承乾炼铁、种田和开连锁超市将会为国库提供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这笔账李世民不得不算,后来,李世民说:“这样吧,朕允许你到人头山去开矿、种田,如果你想开连锁超市的话,也行!

朕可以给你提供本钱和农具。

你只要上缴30%的利润给国库就行了。”

这就已经给李泰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而且比李承乾少上缴20%。

可是,李泰听了,一咧嘴,心想本来是想告李承乾一状的,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自己哪里会开山炼铁、种田和做生意呢?

但是,他见父皇已经说话了,他也不能说别的,只好说:“儿臣领旨!”

东宫。

李承乾终于被赦免无罪了,李世民不让他面壁思过了,叫他搬回东宫居住。

无敌大将仍然在那山洞里,不过,他有时会飞到东宫,来找李承乾。

东宫的婢女云娟和小月也很喜欢无敌大将,拿出了很多肉给它吃。

崇文馆的那些人见李承乾回来了,而且,他们发现太子变得更加意气风发,神采奕奕了。

杜正伦把李承乾仔细地打量了番,就说:“殿下,你越发光彩照人了,把微臣的眼睛都看花了。

你的脚疾怎么会康复的呢?”

李承乾也没隐瞒,便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了,都目瞪口呆。

“什么样的鸟,可以日行万里?”

“那是一只高山兀鹫,孤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无敌大将军。”

杜正伦又说:“殿下,你是真的去了蓬莱仙岛吗?

那个地方可是秦始皇一直想去都没有去成的地方呀。”

“是啊,那里桃花盛开,真是人间的仙境。”

“你见到神仙了吗?”

“那倒没有,”李承乾一笑,“这世上哪里有什么神仙?

孤没有见到神仙,却见到了神医孙思邈,在孤看来,他和神仙也差不了多少。”

“微臣觉得你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孙思邈可真是当代神医呀,像你的脚上那样的顽疾居然都能治得好。”

此时,孔颖达迈着方步过来了,问道:“承乾,你的脚能够恢复如常,为师替你感到高兴。

不过,这段时间,你在山上面壁,学问有没有落下?”

李承乾躬身施礼:“老师,你放心,孤在山上面壁之时,每日读书,同时,撰写了《资治通鉴》数卷,以及《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书。”

“是吗?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李承乾便把那四大名著拿出来让众人观看。

众人看了之后,啧啧称奇!

“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杜正伦不知道怎样拍太子的马屁才好了,“你这学问太大了,已经超过了你的老师了啊。”

“你说的也太夸张了些,孤还差得远呢!

孤准备把这些书让人抄写,然后,放到苏家连锁超市里去卖!”

杜正伦一听,竖起了大拇指:“哎呀,这个点子真是太好了。

这样吧,我们崇文馆最近招收了一些学员,就让他们抄写吧,也能多学点东西。”

要知道能到崇文馆来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大多都是皇室成员和朝中重要官员的子弟。

“好吧,那就辛苦大家了。”

杜正伦说:“殿下,有一件事不知你是否听说了。”

“什么事?”

“越王曾经在你的父皇面前告了你的御状。”

“哦,他告了孤什么状?”

“他告了你在终南山开矿、种田,在朱雀大街开苏家连锁超市,他向你的父皇建议,要没收你所有的资产,然后,把你和太子妃下到大理寺的狱中,交付大理寺审理。

闻言,李承乾心想这青雀果然还是和自己过不去,总是喜欢在背后使绊子。

“既然他想告,就让他去告好了,孤已经习惯了。”

杜正伦向前紧走了两步:“殿下,微臣只是觉得越王这样做,太过分了。

你屡次宽容他,原谅他,不和他计较,他却总是在背后落井下石。

记得你当初要出使党项,他抢了去;

你要出征吐谷浑,他也抢了去。

在他出征之时,你到长安城外去送他,并赠送他青釭剑,这份情谊是何等的深重啊。

可是,他又是怎么样对待你的呢?

以微臣看,他处心积虑要和你争夺太子之位,请殿下一定要提防着他呀。”

虽然李承乾听了之后也很生气,但是,他不想把他和李泰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你们不用想太多,孤和越王乃同胞兄弟,他不会把孤怎么样的。”

“殿下……。”杜正伦还想继续往下说。

李承乾把手一挥,制止了他:“你什么也不用说了,孤要去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