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东宫。

李承乾正在思考着他母后对他说的话,好像自己是有点儿锋芒太露了。

他倒背着双手在厅堂内走来走去。

难道说自己的结局将来也会像刘据一样悲惨吗?

李承乾心念所动之处,只见战略模拟器的屏幕上显示:【宿主,你不用担心,你和刘据不一样。】

“孤与刘据,谁更有优势呢?”

【这可不好说,你们俩各有千秋;】

“那你说说看。”

【刘据是皇长子,是太子,这一点与你相同。

卫子夫得宠,你的母后也很得宠;

卫青身为大将军,而你的舅舅长孙无忌立下的功劳也不小,虽然他目前闲居在家,但是,随时都有可能返回朝堂,重掌权力;

不过,区别在于,卫青力挺刘据;

长孙无忌对你似乎没有卫青对刘据那么好啊;

长孙无忌更加偏爱李治;】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言之有理,接着往下说。”

【卫子夫出身只是一名歌女,而你的母后却是来自关陇贵族;

从出身来说,你的母后更为高贵;

卫子夫只有刘据一个儿子,而你的母后却有你、李泰和李治三个儿子;】

【刘据刚出生时,汉武帝非常高兴,汉武帝对他的宠爱无以复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据逐渐长大了,很多政见和汉武帝不同,这让汉武帝十分恼火。

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宠信江充,信奉神仙,渐渐地疏远了刘据;

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又喜欢上别的女人了;】

“还有别的吗?”

【如今你父皇如日中天,他喜欢徐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但是,你父皇还没有昏聩到是非不分的程度;

汉武帝只喜欢刘据,不喜欢其他儿子,至于刘弗陵,是他六十二岁时才得到的儿子。

而你父皇却是十分宠爱李泰的;】

“刘据身为太子,早晚要做皇帝,为什么要造反?”李承乾十分不解。

【因为刘据与江充之间有隙,被江充陷害,被逼得无路可走。

江充事先在东宫之中埋下了桐木人,然后,又派人去搜查。

那自然能搜查出桐木人来。

刘据难以自明,诛杀了江充,然后起兵反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汉武帝和刘据之间产生了隔阂。

汉武帝对刘据不太信任,再加上江充和苏文等人的陷害,汉武帝便真的以为刘据要造反了。

于是,汉武帝派朝廷的军队围剿太子。

太子没有兵权,那些家丁、奴仆和民工等,哪里是朝廷正规军的对手呢?

最终,刘据兵败,上吊自杀。】

李承乾听了之后,心里明白了,与其说刘据是被江冲逼反的,不如说是,因为刘据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如果他们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的话,又怎么会有后来的那些事呢?

同时,这也让李承乾感到拥有自己的独立军队的重要性。

如果当时刘据手里有一支正规军或者万人骑兵,朝廷的军队想要打败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李承乾不由得十分感慨,心想太子难当,有时想不造反都不行。

就在此时,苏婉从外面走了进来,一双美眸看向李承乾。

“殿下,你怎么了?好像心事重重似的。”苏婉关心地问道。

“哦,孤没事儿。”李承乾有点儿心神不定。

“是不是你父皇要处置你了?”苏婉问道。

“目前还没有听说。”

苏婉双手抱于胸前,略带幽怨地说道:“有时候,真的没法说,你父皇那样英明神武,可是,有时,他也会偏听偏信,明明咱们此次出使高昌和焉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起码和高昌签下了协议,高昌也答应不出兵支援焉耆了,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你父皇却让青雀去把你替换回来,还要治你的罪,我真想不明白你有什么罪。

而且,我们和焉耆王突骑支也已经进行了谈判。

如果不是那个者力在突骑支的面前进谗言,或许结局不会是那样。

而且,颉鼻叶护也已经被我们争取过来了,诚心实意地要投降大唐。

这样一来,不等于把我们所取得的成果白白地让给李泰了吗?

凭什么他每次都能捡着便宜?

比如,招降党项的事,明明是咱们谈好了的,他却去捡个现成的。”

李承乾眼看着窗外,手托着下巴,缓缓道:“这样也好,有人说,孤锋芒太露了,已经给父皇的心理造成了压力。”

苏婉一听这话,皱起了双眉:“啥意思?难道你父皇不希望你变得更加优秀吗?”

李承乾苦笑了一声:“或许父皇心里是希望孤变得越来越优秀,不过,可能他并不希望孤将来会超过他。

这段时间,孤不在长安,朝中有很多的大

臣给父皇上疏,弹劾孤。”

苏婉一听,更加气愤:“你在高昌和焉耆出生入死,差点死在了焉耆的后山的山洞之中,那些大臣一天到晚没事干,却在父皇的面前诋毁你,真是可恨!

下次就让他们到高昌和焉耆去试试,看看是不是那么好出使的。”

“听说徐惠还不错,在父皇的面前替孤说了很多好话。

要不是他,或许父皇就要治孤的罪了。”

苏婉又想了想,道:“看来这个徐惠不简单呀。

她,极有可能会成为你母后强劲的对手。

听说她刚进宫,就由才人提拔成了婕妤。”

“是的。”

“看来,这后宫也要热闹起来了,”苏婉说到这里顿了顿,“有一件事,我要对你说。”

“什么事?”

“阎婉已经把他们的那个超市转让给我们了。”

“哦,他们不是干得挺好的嘛?”李承乾感到很意外,“这么快,就不干了吗?”

“他们那个店的生意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经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关键她遇到了我这样的对手啊!”

李承乾一笑:“看来,你对于经商还是很有思路的。”

“我只给了她一成的钱,便把她的店面给收购过来了。”

“一成的钱?”

“是的,他们那个店总价在一百万两银子左右,我只给了她十万两银子。”

“那你是不是太狠了点儿?”

“他们富得流油,不宰他们宰谁?

这段时间,我们不在家,雪儿替我们挣了十多万两银子。

等于这段时间,雪儿把他们那个店给挣来了。”

“是吗?如此说来,雪儿也很能干啊,得好好奖赏她。”

“强将手下无弱兵,那是当然了,”苏婉面露得意之色,“我已经赏她一千两银子了,她也不是特别在乎钱。

将来我给她物色一个好男人就行了。”

“人家给咱们挣了十万两银子,挣了一个店,你就奖赏她一千两银子,是不是太少了点儿?”

“那是我和她之间的事儿,你就甭管了。

再说了,我省钱还不是为了你吗?

你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我打算把这个店面重新装修一下,然后,门头改为苏家超市连锁二店,咱们苏家超市在长安已经形成了品牌。”

“这倒可行。”

苏婉沉思了片刻,又说:“我觉得我们仅种田、炼铁、开超市还是不够的,来钱仍然慢。”

李承乾看着她,问道:“那你想怎样?”

“我听说当初你父皇起兵的时候起于晋阳。”

“是啊。”

“晋阳是个好地方啊,那里地理位置特殊,北边可以遏制住突厥南下,南边可以进取中原,地处黄河流域的正中部,也是塞北与中原的交通要道,并且与上党,崤函,河东,河洛形成了争衡的局势。

另外,晋阳产煤甚多!

我想这也是你父皇最终能够夺取长安,建立大唐的主要原因之一。”

听苏婉这么一说,李承乾眼前为之一亮:“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也去开矿挖煤?”

“正是。”

“难道说,我们也到晋阳去挖煤吗?”

苏婉摇了摇头:“晋阳,你父皇对那里太了解了。

一年大概能挖出来多少煤,他是了如指掌。”

“嗯,你说的也是。

可是,如果我们不到晋阳去挖煤,又到哪里去挖煤呢?”

苏婉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走动,沉吟了片刻,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只要是淮南王就容易造反。

比如说,汉高祖时期的黥布就被封为淮南王。

但是,他反了。

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黥布,将他平定。

后来,刘长也做了淮南王。

由于刘长是刘邦的最小的儿子,汉文帝对他十分关照。

没想到这样却滋长了刘长的野心。

刘长逐渐变得无法无天,造起反来了。

汉文帝没忍心杀他,把他流放了,他却死在了流放的途中。

再后来,刘安也做了淮南王。

刘安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啊。

可是,他也不甘寂寞,造起反来了。

汉武帝略施小计,便把他给灭了。”

李承乾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好像苏婉说的也有道理:“那么,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深层的原因呢?

为什么淮南王都会造反呢?”

苏婉说:“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淮南产煤呀。

那里煤的储藏量大,而且质量特别好,经久耐烧。

所以,只要是淮南王,到了淮南以后,就会挖煤去卖。

那可真是财源滚滚。

因此,我的意思是,我们就到淮南去挖煤,把挖出来的煤赚取的利润一般上交给国库,一半我们自己留着。”

承乾觉得苏婉的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可是,我父皇能答应吗?”

“我觉得你父皇应该能答应的。

他给了李泰二十三个州,而你不过是到淮南开矿罢了。”

“好吧,明天早上,孤去面见父皇,和他商量这件事儿。”

“我觉得你最好不要这样做。”苏婉阻止说。

“为什么?”

“你想一想,因为你父皇接到了很多弹劾你的奏章,对你现在很有成见。

所以,才把咱们从焉耆给招回来。

我想你父皇之所以没有处置你,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考虑好怎样处置你,你现在去找他要淮南开矿挖煤,那不是自找没趣吗?”

李承乾皱起了眉头,往椅子上一靠:“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不妨如此这般。”

李承乾听了之后,频频点头。

第二天早上。

徐惠正在房中读书,读的是《群书治要》。

这本书是李世民最爱读的书。

李世民喜欢和她谈论一些问题,其中有很多,都是出自这本书。

此时,有婢女向徐惠禀报说:“太子妃苏婉求见。”

徐慧听了,也是一愣,因为她早就听说过苏婉的大名,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

徐惠正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去结识于苏婉。

没想到苏婉却主动来拜访她了,这倒是让她感到很意外。

徐惠赶紧把手里的书放下,出门相迎。

只见苏婉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一双珍珠般的大眼睛,灵动有神。

苏婉施礼道:“苏婉拜见徐婕妤。”

徐惠以礼相还:“太子妃,不必客气。

早就听说太子妃美若天仙,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苏婉嫣然一笑:“我也听说徐婕妤国色天香,容貌出众,今日得见,深感荣幸。

只是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太子妃说笑了。”

“我这里有新鲜的绿茶,特地带来一盒,请你品尝。”

徐惠十分高兴,把那盒绿茶接过,拉着苏婉的手进了厅堂。

徐惠果然命婢女泡了一壶绿茶。

顿时,空气中茶香扑鼻,香气四溢。

那茶叶泡开了之后,茶水泛着淡绿色,看上去十分清澈。

徐惠浅尝了一口绿茶,只觉得入喉甘甜、圆润,连声称赞:“果然是好茶,多谢了!”

其实,茶叶是次要的,关键是苏婉没有小看她呀。

“徐婕妤,我今天来,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其一,是来看看你,一睹你的容颜和风采;

其二,我也有一事相求,希望你能从中帮忙。”苏婉开门见山。

“哦,这宫中还有什么事是你太子妃摆不平的吗?”徐惠感到很意外。

“话可不能那么说,我做不到的事也有很多。”

“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都是一句话。”

苏婉笑了笑:“这事儿你肯定能帮上忙。”

“什么事?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