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秦英:张仲坚,听说你玩弄女人有一手!
“我们希望大唐和焉耆两国能够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从两国百姓的角度出发,尽量平息此事。”肆叶护可汗说。
苏婉眼神犀利地看向屈利啜:“可是,我听说昨日屈利啜率领一万骑兵去支援焉耆了,不知可有此事?”
肆叶护可汗和屈利啜听苏婉这么一说,都有点抹不开。
肆叶护可汗说:“我们并非去支援焉耆,而是去调停你们双方啊。”
“是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可汗可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
苏婉心想你说得倒好听,调停有像你们那样调停的吗?直接把军队开过去了,还和我们太子交了手,若不是唐军的援军及时赶到,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尊贵的大唐使者,请你从中斡旋,把屈利通给释放回来,他是无辜的呀。”
“这个不劳你操心,只要你们西突厥不派遣军队参与此事,等到两国罢兵之后,我们会完好无损地把屈利通放回来的。”
屈利啜担心弟弟的安全,迫切地说道:“希望尊贵的大唐使者现在就能写信让平西大都督把我弟弟放回来。”
苏婉想了想,道:“那样也行,但是,你们西突厥必须和我们大唐签订和平协议,你们不得派军参与这件事情。
只要你们把这份协议签了,我立马写信给平西大都督,让他把屈利通给释放回来。”
“你说的是真的吗?”
“既然我作为大唐使者,那么,我说话就算数!”
“这——。”肆叶护可汗也很为难,如果他说不同意签这份协议的话,那岂不是得罪了龙珠和屈利啜?
可是如果签了这份协议,他又心有不甘。
“你们西突厥向来很强势。
在隋朝时期,东突厥被你们逼得没有地方去。
后来,东突厥启民可汗去向隋文帝求救。
隋文帝同情他,把义城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兵支援东突厥,他们才有了立足之地。
我也知道你们军队的战斗力很强。
不久前,你们还打败了薛延陀汗国。
那一次,李泰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吐谷浑的时候,你们也派兵支援了吐谷浑,并且打败了李泰。
不过,这些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既往不咎。
这一次,焉耆实在是太过分了,让人忍无可忍。
我们唐军被迫还击,这是大唐与焉耆之间的恩怨,与你们西突厥毫无关系。
你们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呀。”
龙珠现在心里也很矛盾,因为她既要救自己的父亲,也要救自己的夫君。
如果她建议肆叶护可汗与大唐签订和平协议的话,那岂不是孤立了焉耆?
那么,自己的父皇不就是有危险了吗?
可是,如果不让他们签订协议的话,自己的夫君屈利通现在还在李承乾的掌握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呀,这可怎么办呢?
龙柱的心真是如油喷的一般。
只听苏婉接着说:“肆叶护可汗,只要你把这份协议签了,你放心,我们绝不会为难你们的。
可以把屈利通放回,另外,我还可以告诉你。
只要焉耆有诚意投降,赔礼道歉,并且包赔一切损失,我们可以既往不咎,大唐向来都是宽容的。
但是,如果焉耆王不听良言相劝,非要顽抗到底,我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后悔的。”
肆叶护可汗心里寻思着,苏婉说的也不算夸张,因为唐军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
“尊敬的唐朝使者,如果我们西突厥和你们唐朝签订下这个和平协议以后,你们真的不会为难焉耆吗?”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要他们诚心悔改,投降大唐,不再犯我大唐边境,按时朝贡即可。
不过,首恶必除,焉耆王突骑支必须把栗婆准交给我们,其他的人,可以不追究他们的责任!”
其实,屈利啜对栗婆准也没什么太好的印象。
因为他知道栗婆准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一旦将来做了焉耆王的话,估计很难和西突厥搞好关系。
如果把栗婆准给舍出去,能够维持和平的局面,倒也未尝不可。
不管怎么说,先把自己的弟弟救回来再说。
屈利啜想到这里,于是,他建议道:“可汗,微臣认为这份协议可以签!”
肆叶护可汗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手捻须髯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把这份协议签了吧!”
于是,苏婉把那封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协议递了上去。
肆叶护看了之后,大笔一挥把字给签了,又盖上了大印。
双方各执一份,那么,这个协议从此刻开始,就生效了。
苏婉也就是等于没白来,她把这份协议收拾起来,揣入怀中。
“你们放心吧,等我们回到唐军的营地之后,立马把屈利的给释放回来。”
肆叶护可汗道:“希望尊敬的唐朝使者说话算数!”
“请你放心!
”
“既然你们已经来到了这里,请允许我尽地主之谊招待你们。”
苏婉也没客气,就在这大帐之中,肆叶护可汗让人端上来牛、羊、马肉和美酒。
苏婉谈笑自若。
肆叶护可汗和屈利啜都十分佩服苏婉。
一个弱女子竟然有如此胆识,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呀。
苏婉吃完了酒宴之后,把龙珠带到了他们住的客栈中。
她对龙珠说:“请你写一封信给你父王,劝他退兵!
龙珠被迫无奈,只好给她的父王突骑支写了一封信,劝他父王不要再与大唐作对了,而是要向大唐赔礼道歉,与大唐和睦相处,并且包赔大唐朝一切损失。
苏婉和苏瑰带着龙珠回到了李承乾的军营。
李承乾得知苏婉此次出使西突厥,不但让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签下了和平协议,而且,把龙珠给带来了,真是大喜过望!
因为龙珠是焉耆突骑支的女儿就等于是人质啊。
李承乾让人把龙珠和屈利通暂时关押在一起。
苏婉详细地向李承乾讲述了出使西突厥的经过。
李承乾听了也是心惊肉跳:“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得了?”
苏婉嘴角上扬:“我不是说过吗?
我乃福将,托你的洪福,我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每次总能化险为夷,遇难成祥!”
李承乾又对苏婉夸赞了一番。
“如果说西突厥真的能保持中立,不干预此事的话,那么,咱们就又少了一个对手,搞定了西突厥和高昌,咱们下一步可就好办多了。”
苏婉听了之后,神情忧虑:“虽说如此,可是,焉耆王突骑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以我观之,他不会因为他的女儿而撤军的。
他那个人心里只有权力,哪里还有亲情?”
李承乾听了苏婉的分析之后,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呀:“龙突骑支那个人够狠呐,栗婆准的狠是表面的,而突骑支的狠却是发自内心的。”
“这场战争可能会旷日持久,不会那么快就结束的,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
焉耆那边颉鼻叶护,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给争取过来。
颉鼻叶护和他的女儿颉鼻娜都是亲善大唐的。”
“你说得没错,上一次就是颉鼻叶护救了咱俩的命啊。”
苏婉就问:“秦英呢?
怎么没看到他?”
“他一个人去了吐蕃。”
“为什么?”
李承乾就把派秦英出使楚国的原因讲述了一遍。
苏婉听了之后,也认为李承乾考虑得有道理。
李承乾双臂抱于胸前:“因为尺尊公主那个人表面和善,内心对大唐很有敌意。
也许,她就是怕将来松赞干布娶了大唐的公主,把她冷落在一边,也可以说,她是一个守护爱的人,也是个可怜人!”
苏婉又摇了摇头道:“秦英太过鲁莽了,你怎么能放心地让他去干这件事呢?”
“他在孤的面前打了保票了。”
苏婉一笑:“他哪一次不打保票?
他不打保票,你能派他去吗?”
李承乾想了想,道:“那倒也是,不过,秦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已经懂得动脑筋了。
就拿他这次出使高昌来说,事情干得就很漂亮!
他不但把麹智湛给抓来了,而且把屈利通也抓来了。”
苏婉眯着眼睛听着,道:“殿下,不是吧?我听说麹智丽也来了,你怎么不说呢?”
“这——,”李承乾顿了顿,“他来与不来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能没关系呢?
麹智丽到咱们军营中来,是什么目的?
她是来做人质的呀,还是来看自己的心上人啊?”
李承乾听她这么一说,脸上一红:“你不要瞎说,什么心上人不心上人的?”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从你们第一次相见,我就预感到那姑娘对你有意思了。
要不然,我把太子妃的位置让给她吧!”
李承乾听她说这话,也是哭笑不得,心想这太子妃还带让的吗?
李承乾用双手把苏婉抱在自己的怀中:“你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你是孤的太子妃,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麹智丽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
李承乾很少拥抱苏婉的,苏婉感觉到一种温度。
苏婉很喜欢这种被拥抱着的感觉,喃喃地说道:“那咱俩可说好了,我也不是那么霸道的女人。
我做太子妃,其他的女人你随便好了。”
李承乾一笑:“没想到,你还挺大度的。
你不吃醋吗?”
苏婉的语气略带幽怨:“我吃醋,我敢吗?
你是大唐的太子呀,将来是要当皇帝的。
自古以来,哪个皇帝只有一个女人?
除非他有毛病。
我可不敢那
么贪心。
就拿你的母后来说吧,和你父皇的感情那么好,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可以说是同生共死。”
“现在你父皇不也移情别恋了吗?喜欢上那个徐惠了吗?女人的美貌终究是要逝去的。
徐惠多年轻,多好看呀,皮肤又白又嫩,用手一掐,都能掐出水来。
你父皇当然喜欢那样的了。”
“这辈子孤有你一人足矣。”
“你就不要再给我说这种肉麻的话了。
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子了,将来你要是做了皇帝,你能够对我以礼相待,能像你父皇对待你母后那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还贪心让你专宠我一个人,这怎么可能?
我也会老的。”
李承乾把双手松开,道:“这种制度是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一夫一妻制,凭什么一个男人可以拥有那么多的女人?
反过来,如果一个女人拥有很多的男人,行不行?”
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当然知道,大唐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迎来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做了皇帝之后,也想效仿男人一样,拥有很多的妃嫔,只不过那些妃嫔是男人罢了。
苏婉听了,笑道:“你的思想很超前,一个女人有很多男人,你说的是谁呀?
你说的是义成公主吗?
据我所知,隋朝有一位义成公主。
她先是嫁给了东突厥的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老死了之后,她便嫁给了其长子,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死了,他的弟弟处罗可汗继承了可汗之位;
义成公主又嫁给了处罗可汗,到后来,处罗可汗也死了;
她又嫁给了楚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
义成公主的经历真是传奇呀。
她一生嫁给了父子四个人,但是,不知道她是怎么能够承受得了的。
若换做是我,我的心里是转不过来这个弯的。
我宁愿去死,也不愿这样做。”
“义成公主的一生很不容易呀,可是,李靖也太狠了点儿,竟然把她给杀了,何必对一个女人那么狠心呢?”
闻言,苏婉却说:“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确实从义成公主的经历来看,她作为一个女人,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她也很无奈。
但是,后来,她做了颉利可汗的妻子之后,居然唆使颉利可汗不停地向大唐用兵。
她说大唐侵占了他们的隋朝,他要为大隋报仇!
这就不对了,她不去思考隋炀帝为什么会失去江山,惹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所以,才会爆发了瓦岗起义。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体恤百姓,不拿百姓当人啊,仅开凿大运河、修建洛阳就死了几百万人。
他为了打造战船征讨高句丽,把那些工匠都赶到了海水里,腰部以下都腐烂了,还逼着人家在水里干活,
像这样的帝王,他不灭亡才怪呢!”
李承乾听了之后,感触很深。
他来到桌边,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是啊,作为一位君主,要时时刻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而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不顾及百姓的生命。”
“你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可不能像隋炀帝那样巡游无度,穷奢极欲,他修建那个江都宫有什么用?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民工啊,到最后还不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你说得太对了,将来有你在孤的身边,孤要是犯了什么错误,你给孤指正出来,孤一定改正!”
苏婉的一双美眸看向李承乾,笑道:“你现在这么说,等你到时候一旦当上了皇帝,掌握了实权,野心膨胀,恐怕到时候谁的话你都听不进去了。
我就是做得再好,能比得上你的母后吗?
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即便如此,有时候你父皇不也不听她的吗?
现在不说别的了,就连你的母后想见你父皇一面都很难,就像当年的卫子夫见不到汉武帝一样。
难道卫子夫不漂亮吗?
在她年轻的时候,她生活在平阳公主的府上,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一头乌发,简直是太美了!
被人称作乌发美人!
汉武帝对她一见倾心,当天就宠幸了她,并且把她带进了宫中。
可是,到了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卫子夫年老色衰,他想见汉武帝一面,也见不着呀。
后来,她的儿子太子刘据死了,卫子夫也上吊自杀了,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等到我老的时候,还不知道你会怎样对待我呢?”
李承乾哈哈一笑:“你想的可真多!”
“难道不是吗?
人都是会变的,现在你说的都好听,可是,将来就不一定了,”苏婉然说到这里,叹息了一声,“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咱们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要把剧利通放回去吗?”
李承乾想了想,道:“可以,既然咱们西突厥已经和咱们大唐签订了和平协议,可以把屈利通释放回去,但是,龙珠暂时不能放。
龙珠身份特殊,她是焉耆王突骑支的女儿,我们可以拿她做人质。
这是咱们手里的一张牌。”
苏婉听了点了点头:“可是把屈利通放回去,龙珠一个人留在这里合适吗?”
“如果屈利通愿意留下的话,他可以留下。”
“这可不好说,屈利通如果真的留下了,那真的说明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了。
说明他爱龙珠爱得很深,要不咱俩打个赌吧,我认为屈利通不会愿意留下来的。”
“如果是孤,你在哪里,孤就愿意待在哪里,和你在一起!”
“哎呀,你们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哟,男人说话要能相信,猪都能上树!”苏婉顿了顿,“这样吧,让人把屈利通和龙珠带过来,我要当堂审讯。”
“好,孤也想看看你怎么审。”
他们二人落座之后,派人去提审屈利通和龙珠。
时间不长,二人被带了过来。
两个人来到了李承乾的大帐,跪伏在地上,苏婉和李承乾正襟危坐。
苏婉板着脸说:“本来我是想把你们都放了的,可是,圣上有旨,只能放一人,杀一人!”
剧利通听了,脸色苍白:“不要杀我!”
龙珠看着屈利通说:“如果你们一定要杀的话,就请让我去死吧!”
“很好,今天我就成全你!”苏婉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来一个白色的葫芦状的小瓶,展示给他们两个人看,“你们看到这个小瓶没有?这里面有一颗红色的丹药,称之为七步断肠散。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你吃了这颗药之后,只要走出去七步,就会七窍流血而死。
现在你们两个人,只有一个人能活,另外一个人必须死!
你们俩到底谁愿意吃这颗药?”
屈利通一听,吓得额头上的汗如黄豆般大小不停地往下滚落着。
他说:“我……我还年轻,我不想死!”
龙珠看着浑身发抖的屈里利道:“夫君,你我有缘能够结成夫妻,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了。
如今,我们为鱼肉,人家为刀俎,只好任人宰割。
如果说用我的性命能够换得你的性命,我觉得这也值了。”
龙珠说到这里向前跪爬了几步,对苏婉说:“太子妃,我知道你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你也想把我们都释放了,但是,既然皇上有旨,你没有办法,我完全理解。
既然如此,这颗毒药就给我吃了吧。”
苏婉把那颗药倒了出来,是一个红色的药丸,托在手心里,道:“龙珠,你可要想清楚了,吃下去,再想吐出来了,可就吐不出来了!”
“我已经想清楚了,不用再考虑了。”龙珠语气坚定。
“那好吧,你把嘴巴张开!”
龙珠想都没想,真的把嘴巴张开了!
“龙珠,你不要吃啊!”屈利通在旁边看着,吓得浑身瘫软,头发尽湿!
李承乾目光冷峻,阴沉着脸看着他们。
苏婉说:“龙珠,我给你最后一次考虑的机会,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你看到没有?
屈利通并不在意你的生死,你要不要再重新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但是,你们说话要算数,我吃下这颗药,死了之后,你们一定要把屈利通放回去!”
“那是自然。”
只见龙珠把眼睛闭上,张大了嘴巴,身体挺直。
龙珠想也没想,便把那颗红色的药丸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吞了下去。
屈利通把龙珠抱在自己的怀里,喊道:“龙珠,你怎么这么傻,你死了我怎么办?”
“我死了,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要不然这颗药我不是白吃了吗?”
屈利通说不出话来。
可是,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龙珠只觉得体内十分顺畅、安然,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发生。
她问苏婉:“你给我吃的到底是什么药?”
“你真是个痴情的女子啊,我怎么能忍心杀你呢?
我给你吃的是安胎的药!”
原来,龙珠已经怀孕了。
那怀的孩子自然是屈利通的了。
屈利通就问:“你怀孕了?”
“是啊。”
“你怎么早没和我说?”
“你那么粗心,只知道风流快活,哪里会知道这些呢?”
苏婉听了,和李承乾对看了一眼。
真是生死关头见真情啊!
苏婉又说:“屈利通,我说话是算数的,我现在可以把你放回去。
但是,龙珠不能放!
你是离开,还是留下来?”
屈利通想也不想,道:“我哥还在家等着我呢,我当然要回去了。”
“那么,他们母子在这里,你放心吗?”
“龙珠有你们照顾,我很放心!”
苏婉叹息了一声,对龙珠说:“你听到了没有?这就是你的夫君,你愿意为他去死,可是,他却只知
道为自己着想,哪里顾得上你们母子呢?”
虽然龙珠的心里也很失落,可是事已至此,她也希望屈利通能够平安无事。
两个人能活一个人,也是好的嘛。
于是,李承乾让手下人给了屈利通一匹马:“你现在自由了,你可以走了!”
屈利通头也不回,真的翻身上马走了。
龙珠瘫坐在地上,眼泪流了下来。
“你暂且在这里受点委屈,我们给你安排一个单独的营帐,你别想着逃跑就行了。”苏婉把龙珠从地上扶了起来。
龙珠说:“怎么可能会逃跑呢?”
苏婉安慰她说:“你也不要难过,世上的男人都是这样,只顾着自己风流快活,哪里管女人的死活?
只顾着自己逃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呢?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别人追杀的时候,夏侯婴赶着车,车上有刘邦和他的一双儿女。
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了,刘邦急了。
他觉得儿子和女儿在车上加重了车的重量,车跑得太慢了,于是,他用脚把两个孩子踹了下去。
夏侯婴一看,赶紧跳下车去,把两个孩子又抱上了车,如此反复几次。
你看到没有,男人的心就是这么样的狠呐!
那是活生生的孩子,你这孩子还没出生呢,所以,你也不要怪他,也不必伤心难过。”
龙珠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希望将来你们能够放过我父王。”
“我们也想呀,可是,你写去的信还没有回音呢。看来,你父皇也不会听你的劝告的。”
吐蕃,逻些。
秦英到达这里之后,先是在街市上转了几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和道路交通情况。
他发现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昔日,他去过高昌、焉耆,觉得吐蕃和那里的风景不太一样,这里属于高原地带,虽然空气少了点,阳光却很灿灿。
秦英心想太子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我亲自交给松赞干布,那么,我要不要先去见见松赞干布呢?
他又想起松赞干布有一个宠幸的大臣,名叫大相尚囊,听说那个人很不错,不如先去拜访他吧。
于是,秦英打定了主意。
晚上二更。
风呼呼地吹着。
秦英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身上带上了应用之物去大相尚囊的府上去拜访他。
他心想我还是不要走正门的好。
我先探路。
他一纵身,跃上了墙头,远远地看见有一间房间里亮着灯。
他悄悄地摸了过去,从墙头上飘然落下,摸到了那个房间的后面,用手捅破窗户纸,偷眼向里面观看。
只见房间里有一个男人被捆绑着,跪在了地上。
在那个男人的左边,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
在他的正面,有一位女子正在说话,只听那女子说:“大相尚囊,我不想这样对待你,可是,这都是被你逼的呀。
如果照你们这样搞下去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吐蕃就要被大唐所灭了。”
跪在地上的那个人正是大相尚囊。
只听他说:“公主,请你们一定要冷静,不要和大唐为敌。
如果你们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将来后悔晚矣。”
原来,西突厥和焉耆都派出使者来,向吐蕃求援。
吐蕃内部意见不一致。
松赞干布和大相尚囊主张与唐朝联盟,夹击焉耆。
他们认为焉耆的所作所为太不道义了。
可是,尺尊公主和松赞干部的叔叔论科耳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吐蕃真正的敌人并非焉耆,也不是西突厥,而是李唐,支援焉耆,就等于救自己。
他们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尺尊公主是个有魄力的女人,他打算让论科耳率兵一万支援焉耆。
恰巧这件事被大相尚囊知道了。
大相尚囊苦劝,可是尺尊公主不听,执意要这么做。
“如果你们要真的这样做的话,我必须报告给松赞干布。”
为此,尺尊公主十分恼火,带领手下的侍卫径直来到大相尚囊的府上,把大相尚囊给捆绑了起来。
尺尊公主说道:“你和松赞干布都是糊涂人。
李唐最是狡猾不过,他们对于我们西域诸国,表面上是平等友好的对待,其实,并非平等,也并非友好!
他们采用的策略是稳住,然后进行各个击破!
去年,他们消灭了东突厥,今年又消灭了吐谷浑,紧接着又去攻打焉耆,难道都是他们的理吗?
人家国家强大了,怎么说都有理。
李唐就相当于当年的秦国,咱们西域诸国就相当于当年的六国,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怎么你们就看不明白呢?
如今,西域诸国之中,比较有实力的就是我们和西突厥了,相对来说,我们的版图最大!
虽然焉耆的面积小了一点儿,但是,突骑支挺有胆量。
这一点倒是值得肯定的!
人家的
葡萄酒卖得好,赚了很多钱!
国家有一定的实力。
如今大唐兴不义之师去攻打焉耆,我们当趁此机会支援焉耆。
这样把战场放在焉耆不是更好吗?”
大相尚囊苦劝:“尺尊公主,你说错了!
焉耆的所作所为,不用我多说,你们比我心里清楚!
像这样不道义的国家,就活该挨揍!
天可汗派兵去攻打焉耆,是理所应当的。
有史以来,凡是和中原大国对抗的,都没有好结果。
最厉害的就是东突厥和匈奴!
想当年,匈奴多么厉害,冒顿曾经率领四十万骑兵把汉高祖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上。
可是,数十年之后,又怎么样呢?
匈奴被汉武帝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最终,匈奴还是被汉朝所灭!
东突厥也曾经有上百万的兵力,甚至有吞并中原的野心,但是,最终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还是被李靖灭了。
吐谷浑曾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民族,出了很多英雄。
可是他们侵犯大唐的边境多达二十余次,要诛杀唐朝的使者,最终惹恼了天可汗,也被唐军所灭!
纵观历史,凡是和中原大国对抗的,无论是汉朝、隋朝还是唐朝,咱们都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尽尊公主听了这话,冷笑了一声:“你说的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想当年,隋炀帝是多么的厉害!
他率领一百多万的军队去攻打高句丽,结果怎么样呢?
被人家高句丽打得大败而归,死伤了数十万人马。
高句丽不过是一个小国,他们隋军都不是高句丽的对手!”
大相尚囊摇了摇头:”公主,你说错了。
隋炀帝是隋炀帝,李世民是李世民,他们两个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李世民平定天下的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了。
那些诸侯割据的势力像薛举,薛仁杲,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等人,哪一个不是带甲几十万?
到最后,还不是被李世民所灭?
隋炀帝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
虽然说他平定了南陈,但是,平定南陈的真正的统帅是高颎,并非他呀,
李世民用兵如神。
虽然李承乾还很年轻,但是初露锋芒,人家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吐谷浑。
我们只有和大唐友好相处,才能换来长久的安宁。
如果因为焉耆,和大唐闹翻的话,那将是得不偿失!
而且,据哨探来报,高昌和西突厥都已经和大唐签订了协议,不再派兵支援焉耆了。
单凭我们吐蕃单方面的力量去支援焉耆,那能行吗?
你们再往深处想一想,为什么人家都和大唐签订了协议,不愿意支持焉耆呢?
尤其是西突厥,西突厥和焉耆可是联了姻的。
龙突骑支的女儿龙珠嫁给了屈利啜的弟弟屈利通。
这样的关系是多么的牢固,但是,人家西突厥都不出兵了。”
论科耳咳嗽了一声:“我作为松赞干布的叔叔,我自然希望我们吐蕃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若是将来我们吐蕃能够统一整个天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可是,现在看来,松赞干部是一个糊涂人。
他根本就看不清楚形势啊。
他因个人的小义而忘记了国家的大义。
不错,上一次,李承乾和苏婉来到我们吐蕃,帮着咱们报了仇。
但是,这属于个人之间的小义啊,不是国家大义。
咱们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忘记了整个吐蕃的利益呀。
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初楚汉相争之时,项羽发现刘邦已经有点儿蠢蠢欲动,不安好心了,所以,项羽打算第二天早上发兵灭了刘邦。
那时,刘邦有十万兵力驻扎在霸上,项羽有四十万军队驻扎在鸿门。
如果项羽顺利地实施了这个军事打击的计划,那么,刘邦就彻底完了。
可是,遗憾的是,那一天的晚上,项伯居然骑着马来到了刘邦的军营。”
“他为什么要去刘邦的军营呢?”
“因为他和张良的关系非常好,张良曾经救过他的命,所以,他不忍心看着张良去死,
项伯去给张良送信,让张良赶紧逃跑,可是,这么一来,张良又怎么可能一个人独自逃跑呢?
于是,张良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刘邦。
刘邦善于演戏,说什么要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把项伯给忽悠住了。
又给项伯送了礼,让项伯回去以后,向项羽讲情。
说刘邦没有野心,也没有异心。
于是,项伯真的回来了,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讲好话。
项羽竟然取消了军事打击计划。
第二天,项羽设了鸿门宴,让刘邦过来参加,把事情解释清楚。
你们说,这项伯是不是个糊涂虫啊?
他因为个人的小义而忘记了
国家的大义。
如果他不给张良送信的话,刘邦还蒙在鼓里,等到第二天拂晓,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开过去,刘邦立即土崩瓦解。
所以,项羽之败就败在他叔叔是个糊涂虫的份上。
而我作为松赞干布的叔叔,你说我能重蹈项伯的覆辙吗?
无论如何,我也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能再受大唐的蒙骗了。
可是,遗憾的是,松赞干布也很固执,我已经劝说他很多次了,他听不进去呀。”
大相尚囊说:“论科耳将军,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咱们现在和大唐的关系与当初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并不一样。
项羽和刘邦同时隶属于楚怀王,他们都是楚怀王手下的将领。
当他们共同灭了秦国之后,开始争夺天下,
而我们吐蕃和大唐是平等的,我们之间本来也没有矛盾。
可不像刘邦和项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那种关系。
咱们完全可以友好地相处,开通互市,发展贸易,咱们吐蕃人喜欢大唐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大唐也喜欢咱们的一些特产,这样不是很好吗?
干嘛要刀剑相向呢?”
尺尊公主叹息了一声:“再次说道,就拿秦和六国来说,六国之间必须要相互团结才能击退秦军。
曾经信陵君两次把秦军打入函谷关,再也不敢出来了。
而遗憾的是赵国在遭受了长平之战的重创之后,仍然多次和燕国发生战争。
你说他这不是自毁根基,自取灭亡吗?
如果赵国能明白这个道理,和燕国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话,他们也不会那么快被灭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