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长孙皇后:陛下,承乾定有难言之隐啊!(万更求订阅,叩谢!)

苏婉气得面红耳赤:“不知道太子如果得知这些消息的话,会怎样想。

他在前方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没想到这些人,不但不给他提供一兵一卒,一粒粮食,却在背后给他下套,太子要是知道了,估计气也气死了。”

魏征也是愁眉不展:“关键的问题是,殿下这一次私自募兵的事情,陛下已经察觉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朝廷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私自募兵。

募兵如同造反,当年司马懿驻扎在雍凉地区,正好恰逢诸葛亮引兵来犯,于是,司马懿为了节约时间就地募兵。

后来,诸葛亮果然率领蜀兵来攻打雍凉,由于司马懿事先募了兵,顽强抵抗,大魏才免遭遇难。

但是,即便如此,曹睿也非常恼火,亲自赶赴雍凉,差一点斩杀了司马懿和司马昭。

如果不是手下人替他求情的话,司马懿和司马昭是必死无疑呀。

后来,曹睿将司马懿和司马昭的官职一撸到底,赶回老家去了。

所以说,自古以来,私自募兵都不是一件小事儿。

殿下,为什么在刚开始募兵的时候不和陛下说呢?”

“这件事说来话长,当时阿史那社尔率领两千禁军去找薛延陀部报仇,得了三千俘虏。

有人建议把这些俘虏全部杀了,但是,阿史那社尔没有这样做。

李承乾就让这些俘虏一边种田,一边训练。”

魏征摇了摇头,道:“太子还是太年轻了呀,像这么大的事应该先向陛下汇报,请陛下做主啊,

太子怎么可以和阿史那社尔自己做主呢?”

苏婉双手放于腹前,缓缓道:“太子为了震慑高昌、吐谷浑和焉耆等国,就又多募了一些兵,后来,人马扩充到一万来人。

但是,太子并没有自己的私心啊。”

魏征手捻须髯:“太子妃,你说这样的话,我完全相信,可是陛下会相信吗?

在本朝,陛下请太上皇让了位;

在隋朝,杨广杀了他的父皇隋文帝呀。

这些往事历历在目,陛下怎能不多想呢?”

苏婉听了,也有点儿后怕了起来:“魏大人,那你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魏征叹息了半天:“能有什么办法?

让太子好好用兵,先把焉耆打败,然后回来向他的父皇承认错误,祈求他父皇的原谅。”

“到时候,万一他父皇不原谅他又怎么办呢?”

“虎毒不食子,应该不会的。”

苏婉心想这太子也太难做人了呀,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太子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

也有的人无所建树,

这确实也太难了。

苏婉神情黯然:“此次太子在军营之中,昏死了过去,差点没醒过来。

要不是卢照邻在身边,后果都很难预料。”

魏征听苏婉这么一说,也是一惊:“太子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张仲坚和我们签订了协议,他说要支援我们唐军攻打焉耆,

然而,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他非但没有支援咱们,反而帮着焉耆攻打咱们唐军。

那一次,咱们唐军腹背受敌,太子气得当场昏死了过去。”

“有这样的事儿?”

“可不是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三人号称‘风尘三侠’,所做的事情都是行侠仗义之举。

可是,现在看来,我们可能想错了。

那虬髯客看上去和张飞差不多少,是个粗人,实则不然,他是个枭雄,甚至可以说是个奸雄,他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签订的协议根本不当一回事儿。”苏婉语气幽怨。

魏征倒背着双手,迈着方步在厅堂里来回走动。

他摇头晃脑地说道:“虬髯客这个人,老臣早就听说过了。

此人的志向可不小,曾经有夺取天下之志。

后来,有一次,他和陛下在汾阳相会。

当时,他觉得陛下乃人中龙凤,将来必为天下的英主,所以,他便主动放弃了那个念头,离开了中原。

不过,不管怎么说,张仲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到了扶余国之后,竟然当上了扶余国的国王,带甲十万,很有实力。

人的欲望随着自己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见陛下果然做了大唐之主。

他心中肯定是不平衡的呀。

那么,我们站在张仲坚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就很简单了。

他定然会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来对抗大唐。

西域那一块,咱们唐军正在和焉耆的军队作战。

虬髯客知道咱们唐军兵少,焉耆的兵多,本来我们唐军就处于劣势。

如果他再率军和焉耆的军队一起夹击唐军的话,按理说,他们的胜算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不排除虬髯客联合了焉耆,甚至还有可能联合了高昌、西突厥、吐蕃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联合了我们大唐境内的其他诸侯王,或者刺史等地方上的军事力量。”

苏婉不由地问道:“那么,你觉得他会联合李元礼吗?

李元礼的儿子李茂可是被他用绣花银针给打死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再说了,李元礼会认为他儿子死于那两枚银针吗?

我怎么听说,他认为他的儿子死于腹痛,说李茂吃了你给他的药,腹部疼痛而死。”

“我的确是给他药吃了,他肚子也痛了,但是,那个药不至于有性命之忧。”苏婉的双臂抱于胸前。

“你说的话我完全相信,也表示理解,但是,人若是怀疑一个人,怎么都会觉得像,

既然李元礼已经怀疑上你了,你想洗刷罪名是很难的。

如果说李云礼认为李茂是被你的毒药毒死的,那么,他就会认为这是太子李承乾的意思,甚至认为是陛下的意思。

而且,老臣听说,对于淮南挖煤一事,他十分不满呀。

他提出他要收取八成的利润啊,我们给他开的条件是,他和太子共同分五成的利润。

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么一来,李元礼和虬髯客联起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魏征分析道。

“太子人在焉耆,心里惦记着长安的安全,所以让我回来看看。

没想到长安竟然发现了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好在目前长安还没有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苏皖向魏正再三表示称谢,因为他知道魏征对朝廷忠诚,性情耿直,对太子也很关照,有好几次,如果不是魏征在李世民的面前说好话的话,太子可能都要遭殃了。

李靖府上。

李靖有事出去了。

红拂女正坐在文案内读《红楼梦》。

她感觉到那本书写得真是太好了,林黛玉寄人篱下,好像和自己的身世也有几分相似。

自己当年在杨素的府上,也就是一名普通的歌妓。

杨素爱喝酒。

她就学习酿酒的技术,酿给他喝。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有几分乖巧,恐怕永远都是个卑贱之人,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而自己与虬髯客十分相爱,可是造化弄人,两个人最终没有在一起。

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不也是一样吗?

两个人爱得那么深,最终还是南柯一梦啊。

红拂女又想到了李靖,李靖对大唐忠心耿耿,深受李世民的倚重。

可是,虬髯客现在坐上了扶余国的国王,跃跃欲试,想要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红拂女多次劝说,可是虬髯客执意不听。

他听说虬髯客已经率兵前往西域攻打太子,这可怎么办呢?

如果有一天虬髯客和李靖在战场上相见,那么,她又该怎么办呢?

红拂女想到这里,心情变得忧虑了起来。

她的心思正沉浸在书中,婢女海月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她报告说:“苏婉前来求见!”

“哦?你是说太子妃来了?”

“正是。”

“不是听说她在前方的军营之中吗?

怎么突然到了这里?”

“这我就不清楚了。”

“待我亲自迎接!”

红拂女说着亲自出门相迎。

苏婉飘飘万福,口中说道:“一品夫人,苏婉这厢有礼了。”

红拂女拉住她的手,笑问道:“太子妃,我不是听说你和太子一起到前线去了吗?

怎么突然回来了?”

苏婉一笑:“回一品夫人的话,我此次回来,是因为军营之中有的将士受伤了,所以,要回来筹集一些药材,顺便来看看你。”

红拂女笑了:“原来是这样啊,太子妃你可真是有心了。

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那倒没有。”

两个人寒暄了一番之后,进了厅堂,分宾主落坐,海月献茶。

苏婉问道:“一品夫人,那一次我们和虬髯客签订协议的事,你还记得吗?”

红拂女听苏晚提到了那件事,脸上一红。

这让她想起那天晚上,如果不是因为秦英和苏婉突然出现的话,她和虬髯客之间可能已经成就了好事。

因为当时虬髯客吃了那颗所谓的仙丹,其实是春药,药力发作,痛不欲生,红拂女为了解救虬髯客,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后来,秦英赶到了现场,阻止了原本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天晚上,如果不是我给虬髯客解药的话,他恐怕熬不过那天晚上吧。”苏婉说。

红拂女知道苏婉说的是实话,这个情谊不能忘呀。

“太子妃,你就是大慈大悲的女菩萨,救人于危难之际。”

苏婉说到这里,把脸沉下了:“可是,我感觉我好像救错了人。

虬髯客恩将仇报呀。”

红拂女听苏婉这么一说,就

预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子妃,请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张仲坚可是答应我们和太子一起联合起来攻击焉耆的。

现在好了,他率领五万骑兵、五千铁浮屠和焉耆勾结了起来,攻打我们太子的营地,他这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言而无信,是什么?”苏婉十分生气。

红拂女也是半信半疑:“你说的是真的吗?”

“这么大的事,我能和你开玩笑吗?”

红拂女也感到很震惊,心想最害怕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只是虬髯客这胆子也太大了,这不是公开和大唐作对吗?

你就那么有把握能斗得过李世民吗?

不要说李世民了,就是李承乾也够你喝一壶的了。

红拂女不由地问道:“后来呢?”

“后来,唐军来了援军,把虬髯客和焉耆的军队打退了。”

“张仲坚有没有受伤?”红拂女关心地问道。

“有没有受伤,我不清楚,反正他是跑了。”

红拂女听苏婉这么一说,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她现在时常在佛堂里诵经,一心向佛,但求张仲坚平安无事。

只听苏婉接着说:“一品夫人,既然咱们当初已经签订了这个协议,可是,虬髯客转过脸来,就把协议给撕了,你说这笔账,咱们该怎么算?”

红拂女无言以对。

她叹息了半晌,缓缓道:“我已经劝说他很多次了,但是,他那个人,现在性情大变,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说的话,有时他也不听了。

叫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苏婉一听,心想红拂女你可真是好样的,虬髯客是你的心上人,难怪你向着他啊,哦,你这么一说,这事儿就完了?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你既然毁约了,就要承担毁约的责任。

“一品夫人,当初你可是在这份协议上签了字,画了押的。

难道说你没有责任吗?”

红拂女一听,可不是吗?

那份协议,不但虬髯客在上面签了字,而且,自己作为保人也在上面签了字,画了押。

红拂女心里也是一阵慌乱,但是,她表面上强装镇定。

她稳了稳心神问道:“太子妃,那么,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件事呢?”

“虬髯客那一次来到长安,陛下对他可不错呀。

他身为扶余国的国王,竟然跑到了高阳公主的房中,他的这种行径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这哪里像是个国王,倒像是个采花贼呢。”

红拂女听了,脸上也是一红,说:“他那个人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也不考虑后果和影响,想到什么干什么。”

苏婉却不以为然地说:“不是吧,他这个人心眼儿多得很呢,但是,陛下也没有计较那么多,仍然请他喝酒。

那天晚上,他在酒宴之上,可是没给咱们陛下留什么情面,说话直来直去的,

根本不顾及陛下的颜面即使如此,陛下也没有和他计较是也不是?”

红拂女也是一个明辨事理的人,她自然懂得李世民的宽宏大量。

她也觉得虬髯客做事和说话有一点过分。

那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他这次竟然和唐军交战,让自己如何交代?

自己岂不是有了通敌之嫌?

苏婉看出了红拂女的囧样:“一品夫人,你不必多想,你和李靖都是大唐的功臣,我们绝对相信你的忠诚。

只是虬髯客这件事办得太过分了。

陛下和太子对他那样礼遇,他却反过来勾结外人来攻打咱们唐军,这是合适的吗?”

红拂女沉吟半晌,只好说:“他可能是受小人挑拨,一时糊涂,做出了傻事!

等有合适的机会,我再劝劝他。

但是,这件事与虬天娇没有关系,你们千万不要怀疑她。”

苏婉端起茶碗,浅尝了一口,眼神犀利地看向红拂女:“按理说,虬髯客做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咱们就得拿她的女儿开刀,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但是,咱们不愿意那样做呀。

我们知道虬天娇是个好姑娘,是无辜的,这事儿和她没有关系。

那么,请你再写一封信给虬髯客,让他不要一错再错下去了。

这次的事情,他必须要赔礼道歉,包赔损失,把我们唐军死去的将士安葬,给他们的家属足够抚恤金,

而且他本人必须披麻戴孝。

如果他有诚意悔改的话,我向李承乾和皇上替张仲坚求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一意孤行,就这样一错到底,执迷不悟,甚至干出更出格的行为的话,到那时,可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苏婉提出的解决方案,应该算是比较大度和宽容的了。

“我可以写信劝他,把你的要求提出来,但是,他能不能听我的话,我真的没有把握。”

“只要你尽力就好。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扶余国应

该和我们大唐和睦相处,怎么可以刀剑相向呢?

张仲坚不是经常把百姓挂在嘴上吗?

让我们的皇上怎样体恤百姓,减轻百姓的负担吗?

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无端率兵攻打咱们大唐,这岂不是有意挑起战端,给咱们大唐的百姓带来灾难吗?

难道他就是这样体恤百姓的吗?”

红拂女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一旦双方开战,最遭殃的还是两国的百姓。

红拂女叹息了一声:“他那个人一直以来都把百姓放在心上,生怕给百姓带来灾难。

当初,他之所以说要推翻大隋,那也是因为看到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他想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所以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君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