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长孙无忌献策
当初,汉武帝和陈阿娇之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叫做金屋藏娇。
后来汉武帝果真娶了陈阿娇,做自己的第一任皇后。
可是,陈阿娇也是肚皮不争气呀,
他们成了亲许久,
陈阿娇都没有怀孕。
为此,陈阿娇遍访天下的名医,据说,他为治这个不育之症,花费了9000万钱啊,
当时,国库一年的收入才51个亿,仅她一人便花去了那么多的钱。
最终,也没有治好陈阿娇的病。
所以,他也没有逃脱被汉武帝废掉的命运。
苏婉只好在旁边劝说道:“徐婕妤,你不必过于悲观。
因为陈阿娇和汉武帝之间只是一场政治联姻,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
而你和皇上之间就不一样了,你们两个人感情甚笃啊。
我想用不了多久,你便会怀上龙子的。”
“但愿如此吧。”
苏婉当即拿出纸笔写了一封书信,然后,从笼子里取出了一只信鸽。
苏婉把那份书信卷好,系在信鸽的腿上。
徐惠看了之后,不解地问道:“太子妃,你这是做什么?”
“这只信鸽是太子喂养的,它随时可以找到太子所在的位置。
而此时,卢照邻和太子他们在一起。
我想太子看了这封信之后,会让卢照邻骑着无大将先飞回来的。”
“无敌大将?”
“啊,就是那一只神鸟,高山兀鹫,你还别说,那只鸟真能吃,自从认识了太子之后,又长高长大了不少。”
“是吗?你们这也太神奇了吧,怪不得你们可以到万里之外的蓬莱仙岛去溜达呢。”
果然,第二天下午,卢照邻骑着无敌大将空降在长安城中。
而且,他事先,已从别的地方采购了很多的药材。
卢照邻来不及休息,当即赶往军营之中,为将士们医治。
卢照邻也是隶属于太医署,
太医署里面的很多医官都认识他,觉得他是一个年轻人,并没有把他当回事儿。
但是,卢照邻的医术却让他们惊叹不已,那些受伤的或者是得了瘟疫的军士,在得到卢照邻的护理之后,伤势很快好转。
不过,这也把卢照邻给累坏了。
晚上。
李元景的府上。
高阳公主把劝说李世民投降的事,如实地向李元景讲述了一遍。
李元景听了之后,冷笑了一声:“如此说来,你父皇还是那个执拗的脾气!
他对于当前的形势还是没看明白呀。
你已经劝说他投降了,他听不进去,那就没有办法了。”
高阳公主神情紧张地问道:“皇叔,难道说,我们长安城真的保不住了吗?”
“肯定是保不住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李元景语气坚定。
“难道你就没有办法帮助父皇渡过难关吗?”高阳公主神情忧虑。
李元景听了之后,哈哈一笑:“高阳,皇叔让你回去劝说你父皇投降,这就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他执意不听,皇叔又有什么办法呢?
你父皇如此固执,到时候会害死很多人的。”
高阳公主听了,也是无计可施。
从李元景所说的话来看,高阳公主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李元景和父皇也不是一条心。
高阳公主叹息了一声:“只是房遗爱跟随太子李承乾在西域,与焉耆的军队作战,此时也不在城中。”
“房遗爱虽然勇猛,但只是匹夫之勇,城中有那么多的大将都没有办法,就算他在城中又能怎么样呢?”
高阳公主心想自己和辩机之间的事一旦被父皇知道的话,父皇非把她和辩机杀了不可呀。
所以,她想到这里心里也很害怕,另外,从感情上来说,她感觉到父皇对自己没有皇叔对自己好。
而且,这一次,他又惹恼了父皇。
于是,她心里闪过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但是,随即又否认了。
她感觉到自己很罪恶。
紫宸殿。
到目前为止,各路救驾的援兵都没来。
李世民急得背着手在厅堂里来回直溜。
他想到杨妃劝说李恪不要回来救驾,心里很生气。
这让李世民觉得自己在杨妃的心目中,还是没有儿子重要。
难道说杨妃是怪自己夺了隋炀帝的江山吗?
可是,隋炀帝也不是自己杀的呀,
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可气的是李承乾,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他的影子。
正如房玄龄所说的那样,李承乾明明可以早一点回来,却故意不回来,有意看自己的哈哈笑。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从外面走了进来,跪伏于地,口称:“万岁!”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赶紧用双手把他搀扶了起来:“辅机,不必多礼,咱们自家人何必如此?赐座!”
太监王德给长孙无忌搬来了一把椅子。
“有陛下在这里,哪有微臣的座?”
“咱们自家人不必据于常理,坐下来好说话。”
长孙无忌这才坐下:“陛下,如今长安的形势如何?”
李世民叹息了一声:“形势十分危急呀。”
李世民并把长安的现状向长孙无忌介绍了一遍。
长生无忌听完了之后,问道:“陛下有退敌之策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路援兵来到长安,朕深感失望啊。”
“微臣来给你献两条计策,以退敌军。”
李世民听了,眼前为之一亮:“哦,你有什么好计策?”
“其一,你可如此这般。”
李世民点了点头:“那么,第二条计策呢?”
长生无忌缓缓道:“你还得委屈一下,去找你的父皇啊,让你父皇登上城头,与李元礼面对面的谈话,劝他退兵。
听说李元礼还是个孝子,我想你父皇所说的话,他应该不会不听吧。”
李世民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就是一皱眉:“朕宁愿丢掉长安城,也不会去找父皇的。”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他察言观色,便知道李世民和李渊之间有了隔阂,这件事的根源来源于玄武门之变。
如果李世民没有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话,或许李渊也不会那么生气和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