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风雪送归人

苏定方紧紧地握住程咬金的手,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根稻草,他的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里面打转,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他的声音略微颤抖着,像是风中的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老将军,都怪末将愚笨,未能识破王文度的奸计啊!”

这句话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苏定方的心上,让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懊悔。

他觉得自己辜负了程咬金的信任和期望,自己的无能和愚蠢让他们陷入了如此艰难的境地。

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让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一切,不再被王文度的表象所迷惑。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和悔恨。

程咬金看着苏定方痛苦的样子,心中也不禁一阵酸楚。

他轻轻地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想要给他一些安慰,

“这与你无关,孩子。这官场的水太深,那些弯弯绕绕的手段,俺老程确实比不上这些后生啊。”

他的声音沙哑而低沉,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程咬金一生征战沙场,杀敌无数,却在这官场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他不禁感叹,这世间的事情真是难以预料,明明自己一片赤诚之心,却还是被人算计。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王文度的愤恨,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

程咬金缓缓解下腰间的鱼袋,这是他跟随太宗皇帝征战时所获得的赏赐。

他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鱼袋上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辉煌的岁月。

然而,如今这鱼袋却显得有些沉重,他竟有些舍不得放下。

离开军营的那一天,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

士兵们自发地站在营门口,默默地为程咬金送行。

他们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将,牵着马,一步一步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漫天的风雪之中。

苏定方站在营垒之上,极目远眺,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上。

那个身影在冰天雪地中显得如此渺小,但却又如此坚定。

突然间,苏定方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寒光一闪,他的剑尖直直地指向西方。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决绝:“今日之败,我苏定方必百倍奉还!”

寒风呼啸着卷过冰封的鹰娑川,似乎也被他的誓言所震撼,发出阵阵哀鸣。

这声音如同沉重的叹息,为这场尚未结束的战事,更为这位蒙冤受屈的老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以惊人的速度飞回了长安。这个消息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平静的天空,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的李治,正端坐在宫中的龙椅上,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奏章。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这些奏章中的某些内容感到不满。

然而,当他看到那份关于“程咬金免官”的奏报时,他的动作突然僵住了。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份奏报,仿佛要透过纸张看到背后的真相。

手中握着朱笔的动作也在一瞬间停止了,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李治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显庆元年正月时的情景。

那时,程咬金奉命出征,临行前,他信心满满地拍着胸脯对李治说:

“定擒敌酋献于陛下!”

那时候的程咬金,意气风发,英姿飒爽,让人不禁对他充满了期待。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这样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却不期而至。

李治听闻后,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和失望。

他不禁回想起程咬金往昔的赫赫战功以及对朝廷的赤胆忠心,这一切在他脑海中不断交织,让他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沉默良久,李治终究还是缓缓地拿起笔,在那诏书之上,用颤抖的手批下了一个“准”字。

这个字虽然写得很轻,轻得几乎让人难以察觉,但在李治的心中,它却仿佛有千斤之重,沉甸甸地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窗外,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天地间的精灵在翩翩起舞。

它们轻轻地覆盖在紫微宫那琉璃瓦上,发出簌簌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宫廷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带着那遥远战场上的风霜雨雪,如泣如诉地传来。

它似乎在讲述着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士兵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他们的铠甲上,冰冷的雨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

然而,这声音又不仅仅是在诉说着战场上的苦难,它更像是在暗暗揭示着朝堂之上那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权力的争夺、阴谋的算计、明争暗斗的较量,都被隐藏在华丽的外表之下。

这声音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破了那层虚伪的面纱,让人们看到了背后的真相。

李治听着这声音,只觉得自己的额头有些嗡嗡作响,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里面飞舞。

同时,一股酸痛感也从额头蔓延开来,让他感到十分不适。他忍不住用手揉了揉额头,希望能缓解一下这种难受的感觉。

一旁的张瑜看到李治的样子,心中不禁一紧。

她连忙快步走到立政殿的柜子前,打开柜门,取出了临川长公主前段时间放在里面的现代止疼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这种药对于缓解头痛和身体酸痛有着很好的效果,张瑜希望它能帮助李治减轻痛苦。

张瑜迅速将药拿过来,倒了一杯温水,然后把药递给李治,温柔地说道:

“圣人,快把药吃了吧,吃了药会舒服一些。”李治感激地看了张瑜一眼,接过药和水,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一个神色慌张的小内侍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立政殿。

他的脚步显得有些匆忙,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禀报。

一进入殿内,小内侍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圣人!大事不好了!据边境探子传来的消息,吐蕃现在正派遣大量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攻打白兰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