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掩盖痕迹

新来的老师并不专心于正课授课任务上,反而整天组织孩子们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个大儿子成绩优异、懂事知礼,并牢记着他亡父对他的期盼——那就是考进京城里最好的学府学习。

可现如今即使再勤奋努力也没意义了。

听完这件事后,赵广德陷入了深沉的思绪当中。

他知道这种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很快第二天早上,许久未见的陈大勇急匆匆找到了赵广德,神情焦虑疲惫,“老赵,咱们摊上大事儿了!我岳父被捕了!我老婆还被迫停了课!”

赵广德眉头紧皱询问详情,预感情况会糟糕。

“我去求了一些做领导的朋友,他们说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前往农村地区教书几年等局势平稳些再返回。”陈大勇语气悲痛说道。

赵广德点头同意这种观点合理,在前世的经历里就是这么做成功的。

即便生活艰辛一些,但人还是平安度过那个难关了。

“你怎么想?”赵广德问向陈大勇。

“我不知道……”陈大勇满脸困惑。

“什么意思?你们可是领了结婚证啊!这是真家伙呢。”赵广德提高嗓音质问。

然而,赵广德试图给予劝慰时意识到自己立场不足。

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试炼人心的时候。

最初把这两年轻人撮合到一起的时候赵广德就觉得陈大勇个性憨厚朴实,在关键时刻应当会选择站在妻子一边支持她共同面对困难。

不过现在真正面临着抉择时,赵广德开始犹豫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赵广德摆出几个菜来,陪着陈大勇喝了起来。

这种苦闷,除了本人没人能真正帮得上忙。

“赵哥,你觉得我该咋弄呢?”

“我不知道。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的。

你不要问我。

你应该去问问秋叶自己的想法才是。” 赵广德手指着隔壁的王芳。

陈大勇将目光投射过去盯着王芳看。

这一阵盯视,引得赵广德调侃道:“嘿嘿,只准瞧一下哈,再瞅下去可就没底线咯。”

一位老者听完,觉得张清风确实是个值得栽培的人才。

这太极推手的应用果然精妙。

本来是刘大强在犹豫要不要跟随别人一起行动,被张清风这么一劝说,刘大强反而成了这件事情中的被动方,像是被苏梅抛弃的那一个。

每个人都会追求心灵上的舒适区,刘大强也是如此。

张清风的话似乎正好契合了他当前的心理需求。

但想了想之后,刘大强说道:“可是我们已经结婚登记了,已经是正经夫妻关系。

如果我现在抛下她,让她独自承受痛苦,我心里……唉!”

“柱子,你不必烦恼。

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总不能让苏家人受灾难的时候再把你牵扯进去吧?

你去和苏家好好沟通,告诉他们他们去了农村,你留在城市里,以后还能在生活中给他们提供帮助。

要是全都去了农村,那才是真正陷入了绝境!”

刘大强听了,觉得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

他想,或许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张清风和那位长辈看到劝解成功,便各自回屋休息了。

第二天,刘大强大概越是回想昨天那位长者的言辞就更加感到有理,于是又跑去找到自己的妻子。

“苏梅,你父亲的动向确定了吗?”

“定了,要前往草原深处的一个煤矿。”苏梅的情绪十分低落,因为那里环境艰苦,她担心父亲的身体很难适应那边恶劣的条件。

“苏梅,那你呢?安排下来没有?”刘大强紧张地询问道。

“已经下来了。”苏梅十分失落,她热爱的教学岗位无法再继续了,而她被分配去扫街道。

听到消息的刘大强松了一口气,无论怎样,他不在乎。

然而他在乎,但苏梅却接受不了这种安排。

现在各种彷徨、恐惧和委屈堆积在心头,这让她的精神变得异常脆弱且敏感。

“大强,你会永远陪着我吗?”苏梅紧握住刘大强的手,战战兢兢地问道。

“当然了,无论遇见什么困难,咱们都是一家人!”刘大强的回答一下子给苏梅增加了不少勇气。

她不想待在这里,希望和父母一同离开这里。

在这个地方,在她心里总是充满了压抑和惶恐,她急于逃脱这样的生活环境。

“大强,你好!感谢你。”苏梅说完靠在刘大强的肩头,此刻,她为自己选择了正确的人倍感欣慰——这个人能给她带来安全感和期望。

恐惧与压迫感总是需要释放出口的。

平静下来之后,苏梅躺在刘大强的怀抱里开始诉说自己的想法。

“大强,咱们走吧。

我不想留在这儿了。

我们一起前往草原,甚至农村,全家人在一起。

我想只要我们一家人同心协力,无论多少困难都能克服。”

“嗯,好。”刘大强答这句话时也不知该做何思考。

苏家作出决定后,开始积极筹备。

随着这一切的发生,刘大强内心越发恐慌迷茫。

突然间他感觉自己的无助,不知所措。

这几日,他都未曾回去那处四合院,因为他害怕进这个院子会丧失陪伴爱人同行的胆量。

这边是他最熟悉安适的生活环境,他舍不得放下。

另一面是心爱的人和曾经承诺的责任以及充满变数的世界。

走还是不走成为一个严峻的心理考验证件,让他苦痛万分。

---

某天下午三点半。

孙明刚正在家整理废品站回收的各类物件,忽然看到刘大强提着两瓶酒步入废品站的院子内。

“老明,陪我喝一杯吧!”刘大强语气闷闷不乐,神情格外凝重。

“这是怎么了?这也不是喝酒的时候啊。

这个时候怎么想要喝酒了?”孙明刚完全摸不着头脑,此时正值午后而非饮酒时机。

“哎呀,喝就喝呗,还挑时候。

哥们我心中堵得很,就想找个人聊聊天喝酒!陪我不陪?”

“那好吧,走,上我家!” 孙明刚虽然疑惑但也领着他走进家中。

小九和他的妻子忙着准备两个凉菜然后便离席出去。

但见刘大强根本不理会饭菜,连看一眼都不愿,自己举起杯一杯接一杯狂饮起来!

“你这是怎么啦?怎么这般狂饮法?” 孙明刚觉得有些异样,看来这小子是要借酒浇愁直至酩酊大醉啊。

“老明,什么都别说别问。

我今天就想单纯地喝酒,在这院中也就你能让我找来倾诉了。”

“大强兄,先别提喝酒的事。

能否告诉我今天怎么回事?” 孙明刚觉得今天刘大强反常至

王婷的婆婆因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

李建国去看望时,觉得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家。

家中几个孩子表现不错,只是稍显羞涩。

老太太虽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但她心里非常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儿子考上了大学,让她对此更加坚定。

她总是告诫孙子们要好好学习,这种态度在家里的隔代亲中并不多见。

李建国现在几乎不再四处奔波,每天的生活简单规律,在修理铺或者废品站之间往返。

最近,废品站的业务特别红火,收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多。

各类书籍、字画和古玩杂件应有尽有,当然这类精品很少,更多的是桌椅板凳,还有各种青铜器。

陶器瓷器也会出现,但数量不多,且大多损坏。

这让李建国察觉到一个重要时刻即将来临。

这一变故打破了他原有的平凡生活愿景。

他把废品站的工作委托给小陈和王婷负责,自己则骑着三轮车不断外出巡查。

他想方设法保存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如何储存成了问题。

毕竟这并不是一两件的小事,而是一个庞大的收藏工程!他急需一处秘密而宽敞的库房。

建个地下储藏室是个办法,可惜空间受限。

百十件东西还能应付,再多了就无能为力。

李建国只能反复将宝贝运往大山深处存放。

在那里情况要简单很多,利用自身特异功能开凿山洞十分便利,而且无需损毁山脉表面,就能在内部挖掘出巨大空间。

如此半年时间,他的日子始终在忙碌与隐秘间度过。

到底收集了多少物件,他自己也说不清。

每日只是机械般接收和搬运,去向却只有他知道。

为了掩盖痕迹,他还做了不少手脚,比如大量复制家禽牲畜送人等。

时间久了难免引人怀疑。

当他发觉隔壁四叔有所关注时,立刻收起之前的频繁动作,生活再度归于平淡自然。

目前废品站内堆放最多的仍是各类书籍、字画和青铜器之类,家具同样存在但不是主流。

四叔觉得奇怪,以前李建国经常外出奔波,每次离开废品站都要关门闭户;现在非但不出门了,大门也不锁,这显然有些异常。

但他又无法获取确切证据。

意识到有人开始留意后,李建国展开了善后清理工作。

账目数据必须对平,货物也得安排合理下落。

因此他按计划逐项处理。

青铜器具由其他废弃物替代,数量对应即可销毁炉处置;书籍送往造纸厂再利用;字画主要进入工艺市场远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