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片刻安稳
小
大
晨雾裹着药香漫过营地时,沈芋正用竹片刮拭青石板。
昨夜签到的"疫病防治全典"在脑海中翻页,她蘸着晨露写下防疫要诀,石板上渐渐浮现淡绿色的字迹——系统将现代医学知识转化成了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草药方。
"夫人,西棚又倒下了三个。"飞流单膝点地,玄色劲装沾着露水,"症状与昨日不同,这次是浑身红斑。"
沈芋指尖一顿,竹片在"金盏菊"三个字上划出凹痕。
晨风送来炊烟,本该清甜的米香里混着一丝腐腥,像陈年蛛网黏住喉咙。
她突然抓起捣药杵,将晾在苇席上的干花碾成粉末:"让霍祁封住西门,今日送来的救济粮全部用银针试毒。"
话音未落,营地北角突然爆出哭喊。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撞开栅栏,领头的老妇抱着婴儿直冲粥锅:"行行好!孩子三天没吃奶了!"
沈芋瞳孔骤缩。
那襁褓中伸出的"婴儿"手臂布满青斑,指甲缝里还沾着观音土的粉末。
她抄起灶台边的长柄木勺,在铁锅边缘重重一敲:"既是哺乳,该去医棚领羊乳羹!"
清脆的撞击声惊起飞鸟,暗处寒光应声而现。
伪装成灾民的刺客刚要动作,忽觉膝窝刺痛——飞流的袖箭精准钉入麻筋,箭尾系着的药包瞬间炸开,淡紫色烟雾笼住整个粥棚。
"闭气!"沈芋甩出浸过药汁的面巾。
混乱中瞥见老妇袖口翻出的短刀,刀刃泛着熟悉的幽蓝——与那日桂花糕中的铁屑如出一辙。
霍祁的铁枪破空而至,将人钉在灶台前。枪杆震动间,襁褓里滚出个陶罐,腥臭液体泼在将熄的灶火上,腾起妖异的绿焰。
"是尸油。"沈芋用火钳夹起块未燃尽的布片,"他们在传播疫病。"
"这病症像是古籍记载的"鬼面疮"。"
杜大人颤抖着捧起药典,"前朝永昌年间的瘟疫,便是从皮下渗铁屑开始......"**
沈芋将艾草灰撒入沸水,蒸汽裹着药香漫过临时搭建的隔离帐。
她看着木架上二十八个陶罐,每个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布条——今早签到获得的"病原检测试剂"在古人眼中,不过是些彩色药水。
"劳烦大人将这句话刻成木牌。"她蘸着药汁写下防疫歌谣,"热水要沸三息,面巾需过药蒸,死者须用石灰裹,活人要喝金银藤。"
帐外忽然传来孩童嬉闹。
小安和四个弟妹穿梭在药架间,沈米抱着捣药罐,沈麦数着晾晒的草药,最小的沈豆踮脚往香囊里塞艾叶。林峰举着刚做好的竹制听诊器追过来:"长姐说要找中空的节杆......"
沈芋眼眶发热。
这些本该在书院习字的孩子,如今耳濡目染的都是救人之术。
她接过听诊器贴在病人胸口,兽骨磨制的听筒传来微弱心跳,像是废墟下挣扎求生的幼芽。
"夫人!周家车队堵在官道!"护卫撞翻药篓,"他们运来二十车石灰,说要帮我们处理尸体。"
霍祁冷笑擦亮火折,跳动的火苗映出眉间褶皱:"石灰遇水则沸,若混入硫磺......"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惊起飞鸟撞碎晚霞,漫天都是血色的羽。
沈芋握紧突然出现在掌心的玻璃试管——这是系统预支的奖励,标签上写着"青霉素提取教程"。
琉璃管中晃动的青霉孢子,正在余晖中泛起温柔的金光。
暮色吞没最后一丝天光时,沈芋在废墟深处点亮了酒精灯。
飞流抱来前日截获的密信,火漆印着周家图腾。
信纸浸过药水显出暗纹,竟是张水利图——标注红点的位置,正是他们埋尸的乱葬岗。
"原来如此。"霍祁用枪尖挑起地图,"周家要借瘟疫之名焚城,那些石灰车......"
"是助燃剂。"
沈芋将蒸馏出的药液注入竹筒,"但他们的算盘要落空了。"
她晃了晃手中琉璃瓶,荧光流转的液体里沉浮着奇异孢子,"明日开始,所有尸体用此药水擦身后再深埋。"
更鼓声穿透夜幕,瞭望塔突然亮起三盏红灯。
沈芋望向北方天际,系统提示音与夜枭啼鸣同时响起:
【签到奖励:简易防毒面具制作图谱(附赠活性炭过滤装置)】
她摸出袖中那枚青铜钥匙,齿痕与周家密室拓印完全吻合。
药田深处新立的石碑突然泛起微光,碑文在月色下扭曲重组,竟浮现出与现代防疫手册相同的图示。
"娘亲看!"小安举着块发光石头从地窖钻出,"下面有好多画着人脸的陶罐!"
沈芋接过石头,荧光照出地窖壁画的真容——戴口罩的古人正在熬制药剂,壁画角落的落款,赫然是她昨日刚签到的"天工开物"印章。
沈芋盯着琉璃瓶里浮沉的青霉孢子,指尖摩挲着试管标签上“青霉素”三个字。忽闻身后传来奶声奶气的拽衣角声:“娘亲,小安饿饿。”
她转身看见自家三岁小团子正踮脚扒拉药柜,发间还沾着半片晒干的金银花。
霍祁不知何时倚在帐外,玄色披风沾着星点石灰,手里却稳稳端着个粗陶食盒。
“今日灶上煮了粟米粥。”他掀开盒盖,蒸腾热气里浮出几颗蜜渍梅子,“小安闹着要给你添菜,翻出了之前腌的果脯。”
沈芋眼眶微暖,捏起梅子塞进儿子嘴里,看那圆鼓鼓的腮帮像只偷藏粮食的小兽。
帐外忽然传来捣药声,原是流民里的老妇带着孙女在学磨蒲公英——自前日她教众人用艾草熏帐后,越来越多人主动来医棚帮手。
“夫人,西棚的张婶能喝米汤了!”小丫头举着空碗跑进来,发辫上系着沈芋给的红绳,“她说等病好了,要给您编草席!”
霍祁往火塘里添了块干柴,火星子溅在他泛青的下颌,倒比平日多了几分烟火气。
沈芋舀了勺粥吹凉,忽觉袖中钥匙硌得生疼——那是今早从刺客靴底搜出的,刻着周家暗纹的铜钥匙。
“明日去周家老宅。”她将钥匙拍在霍祁掌心,“你带飞流去搜地窖,我带孩子们制口罩。”
话音未落,小安突然指着食盒里的梅子咿呀:“爹爹喂!”
霍祁挑眉接过木勺,却在递到沈芋唇边时突然顿住。
帐外夜风卷着零星细雨,他眸色微沉:“昨夜你只睡了两个时辰。”
沈芋刚要开口,忽闻帐外传来孩童笑闹。
抬眼望去,沈米正追着沈麦跑过药田,手里举着用荷叶包的糯米团子——定是霍祁偷偷让厨房做的。
最小的沈豆蹲在石臼旁,正往香囊里塞晒干的薄荷叶,小脸红扑扑的像颗熟草莓。
“先吃饭。”霍祁用食盒压下她手边的琉璃瓶,“青霉素跑不了,可你再这么熬下去,为夫要去系统那告御状了。”
沈芋被逗笑,接过勺子时指尖擦过他掌心的茧。
这些日子他既要护着营地安全,又要帮她熬药搬石灰,掌心早磨出了新伤。
她忽然想起昨夜签到的“金疮药配方”,刚要开口,却见小安举着梅子往霍祁嘴边送:
“爹爹啊——”
昨夜签到的"疫病防治全典"在脑海中翻页,她蘸着晨露写下防疫要诀,石板上渐渐浮现淡绿色的字迹——系统将现代医学知识转化成了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草药方。
"夫人,西棚又倒下了三个。"飞流单膝点地,玄色劲装沾着露水,"症状与昨日不同,这次是浑身红斑。"
沈芋指尖一顿,竹片在"金盏菊"三个字上划出凹痕。
晨风送来炊烟,本该清甜的米香里混着一丝腐腥,像陈年蛛网黏住喉咙。
她突然抓起捣药杵,将晾在苇席上的干花碾成粉末:"让霍祁封住西门,今日送来的救济粮全部用银针试毒。"
话音未落,营地北角突然爆出哭喊。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撞开栅栏,领头的老妇抱着婴儿直冲粥锅:"行行好!孩子三天没吃奶了!"
沈芋瞳孔骤缩。
那襁褓中伸出的"婴儿"手臂布满青斑,指甲缝里还沾着观音土的粉末。
她抄起灶台边的长柄木勺,在铁锅边缘重重一敲:"既是哺乳,该去医棚领羊乳羹!"
清脆的撞击声惊起飞鸟,暗处寒光应声而现。
伪装成灾民的刺客刚要动作,忽觉膝窝刺痛——飞流的袖箭精准钉入麻筋,箭尾系着的药包瞬间炸开,淡紫色烟雾笼住整个粥棚。
"闭气!"沈芋甩出浸过药汁的面巾。
混乱中瞥见老妇袖口翻出的短刀,刀刃泛着熟悉的幽蓝——与那日桂花糕中的铁屑如出一辙。
霍祁的铁枪破空而至,将人钉在灶台前。枪杆震动间,襁褓里滚出个陶罐,腥臭液体泼在将熄的灶火上,腾起妖异的绿焰。
"是尸油。"沈芋用火钳夹起块未燃尽的布片,"他们在传播疫病。"
"这病症像是古籍记载的"鬼面疮"。"
杜大人颤抖着捧起药典,"前朝永昌年间的瘟疫,便是从皮下渗铁屑开始......"**
沈芋将艾草灰撒入沸水,蒸汽裹着药香漫过临时搭建的隔离帐。
她看着木架上二十八个陶罐,每个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布条——今早签到获得的"病原检测试剂"在古人眼中,不过是些彩色药水。
"劳烦大人将这句话刻成木牌。"她蘸着药汁写下防疫歌谣,"热水要沸三息,面巾需过药蒸,死者须用石灰裹,活人要喝金银藤。"
帐外忽然传来孩童嬉闹。
小安和四个弟妹穿梭在药架间,沈米抱着捣药罐,沈麦数着晾晒的草药,最小的沈豆踮脚往香囊里塞艾叶。林峰举着刚做好的竹制听诊器追过来:"长姐说要找中空的节杆......"
沈芋眼眶发热。
这些本该在书院习字的孩子,如今耳濡目染的都是救人之术。
她接过听诊器贴在病人胸口,兽骨磨制的听筒传来微弱心跳,像是废墟下挣扎求生的幼芽。
"夫人!周家车队堵在官道!"护卫撞翻药篓,"他们运来二十车石灰,说要帮我们处理尸体。"
霍祁冷笑擦亮火折,跳动的火苗映出眉间褶皱:"石灰遇水则沸,若混入硫磺......"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惊起飞鸟撞碎晚霞,漫天都是血色的羽。
沈芋握紧突然出现在掌心的玻璃试管——这是系统预支的奖励,标签上写着"青霉素提取教程"。
琉璃管中晃动的青霉孢子,正在余晖中泛起温柔的金光。
暮色吞没最后一丝天光时,沈芋在废墟深处点亮了酒精灯。
飞流抱来前日截获的密信,火漆印着周家图腾。
信纸浸过药水显出暗纹,竟是张水利图——标注红点的位置,正是他们埋尸的乱葬岗。
"原来如此。"霍祁用枪尖挑起地图,"周家要借瘟疫之名焚城,那些石灰车......"
"是助燃剂。"
沈芋将蒸馏出的药液注入竹筒,"但他们的算盘要落空了。"
她晃了晃手中琉璃瓶,荧光流转的液体里沉浮着奇异孢子,"明日开始,所有尸体用此药水擦身后再深埋。"
更鼓声穿透夜幕,瞭望塔突然亮起三盏红灯。
沈芋望向北方天际,系统提示音与夜枭啼鸣同时响起:
【签到奖励:简易防毒面具制作图谱(附赠活性炭过滤装置)】
她摸出袖中那枚青铜钥匙,齿痕与周家密室拓印完全吻合。
药田深处新立的石碑突然泛起微光,碑文在月色下扭曲重组,竟浮现出与现代防疫手册相同的图示。
"娘亲看!"小安举着块发光石头从地窖钻出,"下面有好多画着人脸的陶罐!"
沈芋接过石头,荧光照出地窖壁画的真容——戴口罩的古人正在熬制药剂,壁画角落的落款,赫然是她昨日刚签到的"天工开物"印章。
沈芋盯着琉璃瓶里浮沉的青霉孢子,指尖摩挲着试管标签上“青霉素”三个字。忽闻身后传来奶声奶气的拽衣角声:“娘亲,小安饿饿。”
她转身看见自家三岁小团子正踮脚扒拉药柜,发间还沾着半片晒干的金银花。
霍祁不知何时倚在帐外,玄色披风沾着星点石灰,手里却稳稳端着个粗陶食盒。
“今日灶上煮了粟米粥。”他掀开盒盖,蒸腾热气里浮出几颗蜜渍梅子,“小安闹着要给你添菜,翻出了之前腌的果脯。”
沈芋眼眶微暖,捏起梅子塞进儿子嘴里,看那圆鼓鼓的腮帮像只偷藏粮食的小兽。
帐外忽然传来捣药声,原是流民里的老妇带着孙女在学磨蒲公英——自前日她教众人用艾草熏帐后,越来越多人主动来医棚帮手。
“夫人,西棚的张婶能喝米汤了!”小丫头举着空碗跑进来,发辫上系着沈芋给的红绳,“她说等病好了,要给您编草席!”
霍祁往火塘里添了块干柴,火星子溅在他泛青的下颌,倒比平日多了几分烟火气。
沈芋舀了勺粥吹凉,忽觉袖中钥匙硌得生疼——那是今早从刺客靴底搜出的,刻着周家暗纹的铜钥匙。
“明日去周家老宅。”她将钥匙拍在霍祁掌心,“你带飞流去搜地窖,我带孩子们制口罩。”
话音未落,小安突然指着食盒里的梅子咿呀:“爹爹喂!”
霍祁挑眉接过木勺,却在递到沈芋唇边时突然顿住。
帐外夜风卷着零星细雨,他眸色微沉:“昨夜你只睡了两个时辰。”
沈芋刚要开口,忽闻帐外传来孩童笑闹。
抬眼望去,沈米正追着沈麦跑过药田,手里举着用荷叶包的糯米团子——定是霍祁偷偷让厨房做的。
最小的沈豆蹲在石臼旁,正往香囊里塞晒干的薄荷叶,小脸红扑扑的像颗熟草莓。
“先吃饭。”霍祁用食盒压下她手边的琉璃瓶,“青霉素跑不了,可你再这么熬下去,为夫要去系统那告御状了。”
沈芋被逗笑,接过勺子时指尖擦过他掌心的茧。
这些日子他既要护着营地安全,又要帮她熬药搬石灰,掌心早磨出了新伤。
她忽然想起昨夜签到的“金疮药配方”,刚要开口,却见小安举着梅子往霍祁嘴边送:
“爹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