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来自晋王府的“善意”

高阳公主,变了。

彻底地,变了。

不再是那个,终日在深宫之中,郁郁寡欢的“问题少女”。

而是成了,格物院“女子师范堂”,最勤奋,也最令人瞩目的……明星学员。

她将所有的骄傲与精力,都投入到了那,充满了无穷魅力的“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的海洋之中。

她展现出了一种,近乎“妖孽”般的学习天赋。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她不仅将那本教材,给啃得滚瓜烂熟。

更是能举一反三,开始对太子大哥,所建立的,“皇家农商银行”的账目,提出一些,极其刁钻,却又一针见血的……优化建议。

其,展现出的,对“数字”和“资本”的敏锐嗅觉,让即便是亲自教导她的武顺,都感到暗暗心惊。

而李承乾,在看到妹妹,已经初步“学成出山”之后。

他便毫不犹豫地,给了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任务。

——审计,“天下粮行”!

“天下粮行”,这个,由王玄策,一手操盘的“商业巨兽”,在经历了“南粮北运”和“平抑蝗灾”之后,其业务,已经遍布大唐的数十个州府,其每日的资金流水,更是高达数万贯。

其账目之复杂,其利益之纠葛,早已超出了,寻常户部官吏的想象。

而李承乾,交给高阳的任务,就是带领一支,由她和女子师范堂的优秀学员们,组成的“皇家审计小组”,去将“天下粮行”,这半年来的所有账目,都梳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既是,对高阳能力的“考验”。

更是,李承乾,在向全天下,宣告——我东宫的女子,同样能堪当大用!

……

这个消息一出,再次在长安城,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让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公主,去审计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像是一场……儿戏。

大多数人,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看这位“娇贵”的公主殿下,是如何被那些,老奸巨猾的商人们,给耍得团团转的。

然而,三天后。

当,高阳公主,将第一份关于“天下粮行河北道分行”的“审计报告”,呈送到李承乾面前时。

所有,轻视她的人,都闭上了嘴。

报告中,高阳用一种,极其清晰,极其专业的角度(皆是李承乾所教),将河北道分行,那数万笔,错综复杂的账目,梳理得,一清二楚!

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三个,极其隐蔽的……财务漏洞!

“其一,‘运输损耗’科目,虚报三成,疑似,有地方管事,监守自盗。”

“其二,‘采购成本’科目,有多笔,与市场价,严重不符之大额支出,疑似,与当地供应商,存在,利益输送。”

“其三,‘库存’与‘现金流’,严重倒挂,存在,巨大风险。若不及时调整,一旦遭遇市场波动,极有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之危机!”

其分析之精准,其措辞之专业,让即便是,远在河北的王玄策,在看到这份报告的抄本时,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立刻飞鸽传书,向太子“请罪”,并表示,将立刻按照“公主殿下”的审计意见,进行整改!

一战成名!

高阳公主,用她那无可辩驳的“专业能力”,彻底征服了所有,曾经轻视她的人!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深宫中,撒娇置气的“金丝雀”。

而是真正成为了太子殿下手中,那最锋利,也最值得信赖的……“账房总管”!

她也第一次,从这种掌控“数字”与“财富”的权力之中,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快乐。

这种快乐,远比任何华美的衣服和珠宝,都更让她感到满足。

而就在高阳公主,在格物院,大放异彩,逐渐蜕变为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之时。

一个她最不想见到,也最厌恶的“客人”,却不请自来了。

——晋王,李治。

这一日,李治,以“探望皇妹”的名义,带着大量的礼物,亲自来到了格物院。

他的脸上,依旧挂着那温润如玉的,人畜无害的笑容。

“皇妹,”李治,看着那个穿着一身干练女官服,英姿飒爽,与之前在宫宴上,判若两人,甚至连看都,不愿看自己一眼的高阳,笑着说道,“……听闻,你近日,在格物院,学有所成,为大哥,分担了不少辛劳。为兄特来向你道贺。”

“不敢当。”

高阳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便要转身离去。

她,对这个在江南,掀起血雨腥风,又在长安,与大哥,明争暗斗的九弟,没有半分好感。

“皇妹,且慢。”

李治,却叫住了她。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个,极其精美的,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首饰盒,递了过去。

“……此物,乃是,前几日西域,新进贡的‘夜明珠’。价值千金,璀璨无比。”

李治的语气,充满了“兄长”的关爱。

“为兄知你素喜这些奇珍异宝。特向父皇求了来,赠予你。权当是为兄祝贺你,学有所成的一份……贺礼。”

高阳,看着那颗,在白日里,依旧,散发着,幽幽光芒的夜明珠,眉头却皱得更深了。

“无功不受禄。”

高阳的声音,依旧冰冷,“晋王殿下,有话不妨直说。”

“呵呵。”李治,笑了。

他,知道,对付高阳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必须用更巧妙的方式。

他,收起首饰盒,脸上露出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苦涩”与“无奈”。

“也罢。”

“既然,皇妹快人快语。那为兄,也就不,绕弯子了。”

“为兄今日前来,确实是有,一事相求。”

他看着高阳,那双,充满了警惕的眼睛,缓缓说道:

“为兄,想请皇妹,在太子大哥面前,为为兄美言几句。”

“美言?”高阳,更加不解了。

“是啊。”李治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副模样,像极了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小可怜”。

“……皇妹,你也知道。自江南之事后,父皇便对为兄,多有误解。而太子大哥,对我更是心有芥蒂。”

“如今,为兄在长安城内,几乎是寸步难行,人人敬而远之。”

“为兄知道错了。为兄不该与大哥相争。为兄只想安安分分地,当一个太平王爷。”

“可,人言可畏啊。”

“所以,为兄斗胆,恳请皇妹。能否看在你我同为兄妹份上。在太子大哥面前,替为兄,解释一二?”

“就说,为兄,对大哥,绝无半分不敬之心!只愿能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他这番话说得,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可怜”,那么的……“人畜无害”。

高阳听着他这番“哭诉”,虽然心中依旧抱有戒备。

但她终究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少女。

她看着自己这个,一向心高气傲的九弟,如今竟落魄到,需要来求自己这个妹妹的地步。

心中的那份“厌恶”,也不由得,消散了许多。

甚至还生出了一丝……同情。

“此事,我,知道了。”

良久,高阳才缓缓地,点了点头。

“我会,寻个机会,与大哥,说一说的。”

“但,大哥听与不听。便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她,终究,还是心软了。

“好!好!好!”

李治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感激涕零”的笑容!

他,对着高阳,深深一揖!

“……多谢皇妹!多谢皇妹!此等恩情,为兄永世不忘!”

说完,他便不再多做纠缠,仿佛真的只是来“求情”一般,匆匆地,告辞离去了。

高阳,看着李治,那略显“落寞”的背影。

心中那最后的一丝戒备,也渐渐地放下了。

她,或许觉得,自己这个九弟,也并非是传说中那般,阴险狡诈。

然而,她没有看到。

在,走出格物院大门,坐上那返回晋王府的马车的瞬间。

李治,那张“感激涕零”的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如同万年寒冰般的……阴冷!

“……殿下,如何了?”

马车之内,武顺,早已,等候多时。

“……她,上钩了。”

李治,冷冷地,吐出了这四个字。

他的手中,把玩着那颗,被高阳拒绝了的“夜明珠”,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算计的光芒。

“高阳,虽然被大哥教得聪明了些。但其骨子里,依旧是那个骄傲,而又容易心软的……蠢女人。”

“接下来,该如何做?”武顺,轻声问道。

“不急。”

李治,笑了。

那笑容,让整个本还温暖的车厢,都瞬间变得,冰冷了起来。

“我今日,送去的,这第一份‘善意’,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孤会让她,以及她那位,自以为是的‘恩师’,房玄龄,都,亲眼看看。”

“什么才叫,真正的……‘阳谋’。”

“也,会让他们,亲身体会一下。”

“当一个,你最信任,也最想保护的人,因为你自己的‘愚蠢’,而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时……”

“……那是一种,何等美妙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