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这个班长不能当了
校园里的“社教”活动持续发酵,王小北并没有参与暑假的下乡实践。
开学后,校园氛围更是热烈了几分。
学生们情绪高涨,由四六八中青年团领头,声援四六中青年团,表达对两校校委会的不满。
因为六中校委会找了宣传部门投诉,对于之前的报导事件极为不满,处理了一批较为激进学生。
好在眼下的学生还算理智,行事有所分寸。
教室内。
“小北,我们学校要声援六中,你去吗?中午去,不影响下午上课。”
袁国庆向王小北征询意见。
王小北想了想,最终颔了颔首。
自“社教”活动兴起,各类集会与活动纷至沓来。
他也有选择地参与其中,并非逢场必到。
不过,他也在观察时局的动向。
那天下午,王小北夹在一群学生中间,朝六中进发。
校教学楼前,已经聚拢了不少同龄人。
领头的那位正慷慨激昂地呼喊着。
内容无非是对校领导思路的质疑,还有对一些不当决策的批评。
王小北在一旁默默观察,这场面虽热烈,倒也还算有序。
毕竟,学业不能荒废,更不能给学校抓住逃课的小辫子,因此中午的“活动”时间很短暂。
这是王小北头一回目睹如此激情澎湃的学生运动,而学校方面竟没人出面干涉,似乎也有几分忌惮。
直到上课铃声即将敲响,学生们才陆续散去,各回各校。
此事迅速成为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
王小北心里清楚,这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当天行动未得到官方认可,反而促使四中与其他学校的联络更为频繁。
这群年轻人心中还藏着更大的计划。
比如,罢课、罢考等。
目前,这些活动主要围绕四中跟六中展开,八中亦积极响应,多数学生则选择旁观。
连续数日,学生们密切关注着兄弟学校的一举一动。
某天,王小北在校内时,突然被贾智渊召进了办公室。
面对一脸苦笑的贾老师,王小北心中生疑:“贾老师,啥事儿啊?”
王小北知道准没好事。
贾智渊叹了一声,缓缓道:“那个……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王小北一听这话,心下更觉蹊跷,沉默着等贾老师继续。
“那个,学校今天开会让我们传达,高三学生快毕业了,就不作变动,但高一高二的学生,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校方打算重组班委队伍……”
此话一出,王小北顿时一愣。贾老师说得含蓄,但他立刻明白了其中含义。
自己和其他班干部的“任期”,包括柯秋露的文艺委员……都将结束。
接替者将是像袁国庆这样根正苗红的学生。
这股风潮,根源还是六中跟四中的交锋。
两校突发性地更换了非干部身份的班长及班委,而且不止一二。
八中应该也受到了影响,有所动作。
贾智渊接着解释:“学校这样做,主要是想让其他同学有机会锻炼,你们别有心理压力……”
随后,他浅笑道:“你做了这么久的班长,我们很想听听你的看法。如果班级要调整班委,你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提出来,我也会考虑。”
王小北反应过来,淡笑:“没关系,总得给别的同学一个展示机会嘛。”
见贾老师放松了些,他接着说:“我推荐赵景龙当班长,雷霏当文艺委员,袁国庆当劳动委员……”
他一口气提名了几位有背景的学生。
赵景龙虽然成绩一般,但积极性高,又是“大院子弟”,跟他关系挺好。
由他接手班长,王小北还能接受。
他可不想看到裴宇航那家伙当上班长。
贾智渊听完,轻轻颔首,并没有立即给出反馈。
“行,我会考虑你的推荐。你先回去吧,但是关于柯秋露等同学的思想工作,希望你也能适当做做,毕竟是班长,要做好榜样。”
“好,我明白的。”
王小北颔首,对话至此结束,他转身离开。
下午没老贾的课,看来得等到明天才会宣布。
王小北回到教室,悄悄把柯秋露几个拉到一旁,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透露给他们。
“为啥?我们又没犯错。”
柯秋露不满地嘟囔着。
范冠也是一脸的不痛快,只是没开口。
王小北心里明白大家心知肚明,可不便直说,于是便借着贾智渊的话头给大伙解释了一番。
讲完后,他浅笑道:“好啦,反正是轮流嘛,他们也没法一直干,咱们还是得听老师的。而且不止咱们班,全校都得遵守。”
大家听了,虽然心里多少还有点别扭,但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嘟嘟囔囔地散开各自忙活。
柯秋露回到座位上,心里还是憋屈,趴在桌上闷不作声。
王小北瞅见这一幕,没再去多劝。
“王小北。”
正想着,门口响起周翰墨的呼唤。
王小北抬头望过去,随即起身走出教室:“咋了?”
“嘿,放学后有个共青团发展大会,团员都得参加……”
“所有人?”
王小北眉毛一挑,“之前不都是派代表吗?今天怎么全员出动了?”
周翰墨满脸兴奋:“这是咱团努力的结果,发展大会上要投票决定一些事,每个团员都有一票权利。”
王小北若有所思,估摸着这跟班委改选有关。
“成,我明白了,待会儿我去告诉大家。”
“好,我去通知别人。”
说完,周翰墨挥挥手离开。
望着他的背影走向其他班级,王小北想了一下,转身回自己班,把周翰墨的话传达给了大家。
一听这消息,全班同学都激动不已。
从今天起,共青团的发展不再只是校领导说了算,他们也能发声了。
放学后,班级众人汇聚在学校礼堂。
6个班,近80号人坐满了台下,台上则坐着4位,2位老师,2位学生代表。
学生代表是周翰墨和与王小北同级的副支书方威。
方威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航教授,本人则随母住在城里,是六班的同学。
“王小北,这儿。”
刚到地方,周翰墨就朝他招手。
王小北跟柯秋露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往台上走去。
甚为副支书,自然是要上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