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触犯了什么禁忌

昌平君听到这话,脸色立刻变得苍白。

对于一个愿意为楚国付出一切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世纪最残酷的惩罚。

嬴政,真是冷酷无情!

就在这时,一直跟随在昌平君身后,被嬴政揭露身份的田光,突然做出了决定。

嬴政是如何得知昌平君所做的事情的,虽然让他们感到困惑,但目前,这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随着嬴政的知情,随着嬴政主动与昌平君对峙,局势对昌平君来说,已经到了最坏的地步。

现在,只有一个打破僵局的方法。

那就是他亲自出手,俘虏嬴政,通过威胁嬴政,为昌平君争取到一丝逃离这里的机会。

只要昌平君能够逃离这里,回到楚国,凭借昌平君的智慧,未必没有机会重振旗鼓。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否会牺牲?田光并不在乎。

士为知己者死!

昌平君对农家有大恩,对他个人更是有知遇之恩,为了昌平君,他愿意付出一切。

在短暂的瞬间,田光做出了决定。

在昌平君沉默之际,他的身影如同闪电般迅速出击,直扑嬴政。

作为农家的领袖,田光的实力极为强大,嬴政只感到一股强烈的气流袭来,下意识地,他的心中也是猛然一紧。

就在田光即将接近嬴政,准备俘虏他的时候。

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禁止!”

瞬间,无形的力量席卷而来,时间仿佛也停滞了,田光的动作更是在第一时间被极大地减慢,一道气流袭来,他的身体被狠狠地击飞到一旁,一口鲜红的血液从他的口中喷出。

仅仅一个回合,他就受到了重伤。

感受到身体内的伤势,田光脸上露出苦涩的表情,勉强支撑着最后一丝力量,看向林天的方向,“这……就是你的力量吗?”

他甚至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经败下阵来。

田光逐渐有些明白六大长老伏击林天为什么会失败。

林天的实力,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你作为农家的领袖,我真的不明白,安安静静地做农家的领袖不好吗?你为什么要帮助昌平君,让农家卷入这场天下的动荡之中?”林天感受到田光的目光,低头,看着田光轻声问道。

“就像你作为阴阳家的掌教,选择帮助嬴政一样,我们农家,想要在天下的纷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出选择!”田光的声音沉重。

“所以,你选择了昌平君?”

林天嘴角浮现一抹不屑,“若想在世间纷争中生存,你应选择秦国,我不信你作为农家领袖,看不清大局!”

田光默然,他自然明白天下的大局。

如今天下,秦国独霸,其余六国,不过是待宰的羔羊。

即便农家曾刺杀白起,引发秦国的打压,但那件事后,农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秦国的力量。

若要农家继续存在,像公输家、阴阳家、墨家那样依附秦国,确实是一条道路。

但田光不愿顺从于大局。

“昌平君对我有恩,对农家有再造之恩,他的愿望,就是我农家不惜一切也要实现的目标!”

田光终于吐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为了助昌平君,不惜将整个农家拖入泥潭,你这农家领袖,真是讲义气!”林天先是赞扬了田光,随即语气一变,“可惜,讲义气,也改变不了农家即将灭亡的命运!”

田光目光一紧,“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林天平静地说:“昌平君关心楚国,所以王上打算让昌平君亲眼看到楚国的毁灭,你作为农家领袖,我认为,让你目睹农家因你而灭亡,想必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哪里有趣了?

这分明是残忍!

田光听到这话,立刻感到焦急,随即对林天说:“有什么事尽管冲着我来,与农家无关!”

“我倒是想冲着你来,可惜,在你派农家毒杀六指黑侠,说服农家六大长老刺杀我,让农家之人助昌平君之后,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农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清白!”

林天不理会田光难看的脸色,转身走到一边,不再说话。

因为嬴政想让昌平君目睹楚国的毁灭,因为林天想让田光见证农家的灭亡,所以没有杀害这两个人,而是将他们俘虏、囚禁。

又因为昌平君身份非凡。

在这次会议后,嬴政又发布了一道诏书。

“经查开府丞相熊启违反秦国法律,经大朝公议,罢免熊启丞相职位,保留昌平君爵位,又考虑到熊启身患重病,允许其暂留咸阳府中养病!”

熊启作为当朝左丞相,一直是嬴政的心腹、亲信,谁也没想到,有一天嬴政会罢免熊启的丞相职位,熊启竟然会违反秦国法律。

他究竟犯了什么法?许多人好奇不已。

又有人得知熊启身患重病,在府中休养后,准备去探望他,却发现熊启的府邸周围多了许多陌生的守卫,他们根本无法进入。

这样的态度,让许多人产生了别的想法。

“表面上是休养,实则是软禁,昌平君,你究竟触犯了什么禁忌呢?”

韩非智慧过人,观察到昌平君府邸周围新增了一群生面孔的守卫,且严禁任何人前去探视昌平君,他立刻洞察到了一些隐情。

昌平君可能并未生病。

嬴政所发的诏书中声称昌平君病重,不过是随便找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诏书的前半部分,昌平君触犯了法律。

自从韩非来到秦国任职,与昌平君同朝为官多年,对于熊启的品性也算是有所了解,确实是位才智出众之人。

韩非颇为好奇,昌平君熊启究竟触犯了什么禁忌。

同样感到好奇的还有其他人。

一声清脆的童音在韩非面前响起,“太傅,父王为何不许我去看望舅父呢?”

这声音将韩非的思绪拉回现实,韩非低头,看向面前的少年。

少年名为“扶林”,是秦国的太子,他的母亲是楚国的公主,尽管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王的女儿,在秦国这边,论起辈分,比嬴政要高出一辈,但在嬴政迎娶了他的异母妹妹之后,按照楚国那边的辈分,两人又回到了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