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你没有资格提出要求

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这门法术是——“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是天罡三十六法之一,也是一项至高无上的神术。

修炼到极致,可以使死者复活,让白骨生肉,使死者的灵魂回归身体,实现涅槃重生,展现出生死的奥秘。

这是一项无上的复活死者的法术。

林天从未想过,自己在参悟黄石天书时,会突然点亮半颗代表天罡三十六法的星辰。

没错,只有半颗。

尽管他获得了一些代表“起死回生”法术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晦涩难懂,不完整,似乎不足以完全点亮他脑海中的那颗星辰。

至于为什么会是“起死回生”这门法术,林天稍微推测了一下,也猜到了大概的原因。

“是因为九天玄女最后那一滴泪水,包含了至强至纯的生命力,当它落下后,万物重新获得生命……大地恢复生机,正好蕴含了起死回生的真义吗?”

说实话,这种事情,林天还是第一次经历。

以往,他掌握地煞法术,最初的几门法术,都是随机获得的,之后,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渐点亮脑海中的星辰。

九息服气,是他掌握的第一门天罡法术,那时他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像以往获得地煞法术一样,初步达到了九息服气的门槛,因此自然而然地获得了这门法术。

但“起死回生”则不同,他的实力确实比当初获得九息服气时要进步了许多,然而自己尚未实现长生,显然没有达到领悟生死之道的门槛,却偏偏获得了一部分关于“起死回生”法术的信息,显然,这是黄石天书的影响。

九天玄女最后的举动,可能与“起死回生”法术有关,那一举动仿佛楔子,直接触动了林天脑海中的某颗星辰。

“尽管仅是片段信息,但其内含的深奥,已超越了地煞之术,真不愧是被誉为大神通的天罡法门!”

林天稍加领悟脑海中的信息,立刻察觉到了非凡之处。

即便并非真正的“死而复生”之技,仅是完整法门的一隅,依旧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同时,这次的经历,也让林天不禁再次遐想。

若能彻底领悟“九天玄女”最终动作中蕴含的哲理,是否能够掌握完整的“死而复生”之术?

黄石天书,这部天书,已经给林天带来了无数惊喜。

最初他从东皇太一手中夺走这部天书,只因为它与九天玄女有所关联,而九天玄女,乃是传说中的仙神级存在,如今,在真正领悟天书之后,林天更加确信九天玄女的非凡,连带着这部天书,在他心中的地位,也变得价值连城。

暂时将黄石天书搁置一旁。

林天又回想起了之前所见画面中的另一位存在。

龙神!

玄女乘龙降临凡间,在传说中,龙神的存在,也是一个巨大的背景。

巧合的是,早前在楚国的行程中,林天恰好在随侯珠中获得了一丝龙力,那丝龙力被他用法力封印在体内,现在,终于有时间,去深入探究一番。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阴阳家中,林天因为想要领悟的东西太多,于是又一次进入了闭关状态。

在闭关期间,他对外界的事务几乎不闻不问。

在这段时间里,王翦的大军,终于押解着楚国的俘虏,凯旋而归。

随着楚国的君臣被陆续押解至咸阳,经历了早先四国所经历的一切,楚国,也彻底宣告灭亡。

至此,曾经与秦国并驾齐驱的山东六国,已经先后覆灭了五个,只剩下一个齐国。

秦国统一天下,已经触手可及。

剩下的齐国,显然无法阻挡秦国的前进步伐。

昌平君的府邸中。

白发苍苍的昌平君见到了嬴政。

这是他被软禁以来,第一次见到嬴政。

自从他的事情败露,嬴政解除了他的相位之后,他被软禁在府邸,就再也没有见过嬴政,倒是林天的话,还见过几次。

“如果你留着我,是想让我见证楚国的覆灭,你已经做到了!”看着嬴政,昌平君沉声说道。

在最初的时候,嬴政还限制他获取外界的消息,但后来,因为林天的原因,他的女儿芈涟可以前来探望他,他便多了一条获取外界消息的途径。

当楚国覆灭的消息传开之后,芈涟第一时间来到他这里,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昌平君很难形容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但他确实感到非常痛苦。

除了痛苦之外,最终,还产生了一丝释然之感。

在目睹项燕父子沦为俘虏的那一刻,他便领悟到楚国难以抗衡秦国的铁骑,终将湮灭于秦的统治之下。

起初,每当他思及此事,便深感自责,痛恨自己行事不够谨慎,不仅自身暴露,还牵连了项燕父子。

若他们父子平安,楚国或许还能多撑一时半刻。

然而,随着光阴的流转,他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

特别是在与女儿芈涟重逢后,他仿佛在一夜之间豁然开朗。

既然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那就坦然面对一切的降临。

对于嬴政今日的召见,他也是早有预感。

嬴政凝视着昌平君,语气平淡地问道:“既然你明白寡人此行的目的,那么,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所谓的准备,自然是指从容就义的准备。

“我尚有一个请求!”昌平君沉声说道。

嬴政冷冷回应:“你没有资格提出要求!”

昌平君坦言:“我明白,我罪孽深重,确实无权在你面前有所要求,但如果这与扶林,与芈季有关呢?”

嬴政听到此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扶林,乃是他的嫡长子,秦国的太子,而芈季,则是昌平君的胞妹,楚国的王女,也是扶林的生母。

经过长时间的沉默,嬴政终于开口,“你有何要求?”

嬴政或许可以对昌平君的生死漠不关心,但他对扶林却极为在意。

扶林不仅是他的长子,对嬴政而言,更有着非凡的意义。

嬴政至今还记得扶林降生的那一刻。

他是如此的激动,如此的喜悦,因此,他对扶林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从他任命韩非为扶林的导师,便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