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有人趁机发难
听到嬴政的话后,昌平君露出了预料之中的表情,同时心中也感到一丝安慰。
嬴政既然还关心扶林,关心芈季,这说明即使他死去,他们也会平安无事。
思绪一闪而过,昌平君接着说出了接下来的话。
随着楚国的覆灭。
山东六国,秦国已经征服了五国。
此时此刻,再无人怀疑秦国统一天下的能力。
秦王嬴政,在秦国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正当秦国君臣为楚国的灭亡而欢庆之际。
总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悲剧在此时发生。
昌平君,因病去世了!
昌平君熊启,作为楚国的外戚,他是秦昭王的外孙,妹妹又是嬴政的宠妃,是太子的舅舅,因为身份的特殊,他与嬴政的关系极为密切,也深受嬴政的信任和重用。
当初,嬴政曾任命他为左丞相。
他才华横溢,曾担任秦国的丞相,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嬴政竟有一日解除了他的丞相之职。
昌平君因此长期因病卧床,他的健康状况成谜,因为嬴政严禁任何人前去探望,直至他去世的消息传出……许多朝臣这才重新记起昌平君。
当初嬴政解除昌平君丞相之职,并将他软禁时,人们便开始揣测昌平君究竟犯了何罪,但嬴政缄默不语,无人知晓真相。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昌平君失去了君王的宠爱。
但在昌平君去世后,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判断错了。
嬴政似乎非常重视昌平君,对他的葬礼给予了极高的规格,甚至亲自主持了葬礼。
葬礼上,长公子扶林、昌平君之女芈涟、嬴政的宠妃,即昌平君的妹妹芈季,均到场参加。
嬴政对昌平君生前和死后的态度截然不同,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
那么……昌平君究竟犯了何罪?
韩非也出席了昌平君的葬礼。
回到自己的府邸后,他开始暗自揣测。
嬴政并未向他透露昌平君的罪行,但他机智过人,从嬴政之前的一系列行为中,便能窥见一些线索。
“昌平君所犯之事必定重大,否则秦王不会如此对待他,还禁止长公子扶林去探望他,禁止扶林探望的原因,是担心昌平君的事情牵连到扶林?”
“秦国灭楚不久,昌平君便去世,无论他的死是否正常,都表明,他的死可能与楚国有关联!”
“没错,昌平君是楚国人!”
“那么,为何秦王对昌平君生前和死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呢?”韩非继续深思。
很快,他找到了答案。
还是之前的猜测,嬴政不想让昌平君的事情影响到扶林。
正是因为昌平君所犯之事极为严重。
因此,在昌平君生前,他不希望扶林与昌平君有太多牵连。
昌平君去世后,他甚至不惜暂时放下对昌平君的怨恨,也要伪装一番,以免昌平君的罪行被揭露。
如果昌平君的罪行被揭露。
即便扶林与昌平君并无太多牵连,仅凭昌平君是其舅父这一身份,扶林,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牵涉其中。
“真是耐人寻味!”
韩非想通了这一切后,不禁感叹。
当然,嬴政之所以会暂时放下对昌平君的怨恨,选择隐瞒昌平君所犯的罪行。
按照他的推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楚国已经灭亡了!
昌平君之死,引发的后续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由于嬴政对昌平君的态度变化,终究引起了众多人的注目。
罗网的主宰,赵高,也是其中一员。
“你对长公子扶林真是另眼相看啊!”
在昏暗的密室里,光线不明,赵高隐匿于阴影之中,嘴角浮现出一抹奇异的微笑。
在被林天束缚,并向嬴政告状却遭到斥责后,他领悟了一个真理。
不论他如何努力、做了多少,始终无法获得嬴政的完全信任。
嬴政最信赖的,始终是林天。
归根结底,是因为林天最早出现在嬴政身边,协助嬴政度过了多次危机,而他,尽管在察觉嫪毒谋反后,立即出卖了嫪毒,但在嬴政眼中,他的行为,终究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尽管嬴政将罗网交给他管理。
但如果他和林天同时出现,嬴政依然只会相信林天的话。
在那次事件之后,赵高似乎有所成长。
既然嬴政这位秦王无法完全信任他,那么,他不介意培养出一个完全信任他的……君主!
首先,他排除了长公子扶林。
长公子扶林是嬴政最看重的子嗣,他没有机会影响长公子,既然长公子不可行,那么,就换一个人选。
比如,最年轻的公子——胡亥!
赵高萌生了野心,并且选定了目标。
阴阳家。
林天此次闭关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
当他出关后,他也得知了昌平君的事情。
昌平君之死,林天并不感到意外。
嬴政之所以保留他,只是为了让他目睹楚国的灭亡,当楚国灭亡时,也是他命丧之际。
倒是嬴政在昌平君死后所采取的行动,出乎他的预料。
竟然选择协助昌平君掩盖罪行。
林天稍作思考,也理解了其中的苦心。
在原著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
那就是,嬴政在主持春日大典时,遭遇了刺客的袭击,而刺客所喊的口号,是为了昌平君复仇。
在那件事之后,即使长公子扶林没有任何过错,仍然被嬴政贬至边疆守卫。
只因为昌平君是扶林的舅舅。
扶林虽然无辜,但昌平君并不无辜,受他牵连,扶林也不再无辜,如果当时的扶林继续留在咸阳,只会有人趁机发难。
因此,为了保护扶林,嬴政只能让扶林暂时前往边疆。
看似是守卫边疆,但实际上,是在培养扶林,要知道,驻守边疆的大军数量不少,尤其是主将还是蒙恬。
如果扶林能在军中有所建树,等到将来继位时,自然而然,就会拥有强大的军方支持。
遗憾的是,秦王嬴政未曾预见到两桩意外。
其一,他未曾料到自己会因病而终,死后遗诏被赵高和李斯篡夺;其二,他未曾想到扶苏竟如此固执,接到诏书后,未辨真伪便直接遵命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