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远远超过了人力的极限
荀子听到林天后面的话,回应道:“军功制的存在,确实让秦国拥有了超越六国的强大军队,但要知道,它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必须不断有战争。”
“六国灭亡后,哪里还有那么多战争呢?”林天之前提到曾劝秦王改革,让荀子感到惊讶,但听到林天说秦国不可能轻易废除吏治和军功制,他又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只要秦国继续实行军功制,秦国迟早会灭亡。
“荀子认为六国灭亡就意味着结束了吗?”林天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荀子眉头微挑,“你想说什么?”
“南方有百越,北方有匈奴!”
“六国灭亡,统一天下,只能说明秦国解决了内部问题,但外部威胁并未消除。
即使征服了百越,消灭了匈奴,这个世界也比荀子想象的要大,九州之外,还有九州,军功制始终有其存在的空间!”
“这是邹衍的大九州理论吗?”
荀卿听闻林天提及九州之外另有九州,立刻联想到了邹衍的大九州论,便说:“这似乎是你们阴阳家的一贯言论。”
邹衍,乃阴阳家一位杰出人物。
他的年龄略长于荀卿,曾与荀卿一同在稷下学宫学习,而荀卿曾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因此两人有过一段交往。
“难道荀卿认为大九州论是无稽之谈?”林天询问荀卿。
荀卿严肃地回答:“或许,九州之外的确有其他土地,也有人居住,但绝非如邹衍所言,在赤县神州之外,还有九州……”
林天解释道:“邹衍的言论,不过是他根据《禹贡》、《周礼》等古籍中记载的九州,所作的一个推测罢了。”
“九州之外的世界,虽非邹衍所描述,但也非荒凉之地,荀卿可知,九州之外,有能与秦国匹敌的帝国,他们所辖的领土,甚至超过了秦国的疆域。”
“哦?”
尽管从对话开始,林天与荀卿的观点并不一致,但荀卿并未像过去那样斥责百家,毕竟他年岁已高,不再是当年那个激进的辩论者。
此刻,听到林天关于九州之外的言论,他不禁产生了好奇。
“你是如何得知九州之外的情况?”
林天嘴角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我的能力与所知之事,远超荀卿的想象!”
荀卿不以为然,阴阳家虽有独到之处,但终究摆脱不了故弄玄虚的习惯。
林天轻笑,随即轻轻挥手,一道清光闪现,停在荀卿面前,随后凝聚成一面明镜。
荀卿原以为林天会因言不和而动手,但在看到清光凝聚之物后,意识到自己误会了。
紧接着,清光之上显现出一张地图。
“荀卿请看,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地图!”
林天如同在嬴政面前一样,开始向荀卿传授一些地理知识。
荀卿起初以为林天在故弄玄虚,但当他真正看到地图,尤其是林天指着地图上的某些地方,讲解得头头是道时,荀卿也不由得愣住了。
“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荀卿开始有些怀疑,心中有些不确定。
世界的广阔让他感到意外。
随后,他也明白了林天为何说九州之外,还有能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帝国。
如果按照林天的说法,那么波斯帝国、孔雀王朝,确实可以与秦国相提并论。
“没想到,在中原之外,竟有如此宽广的世界。”听完林天讲述的世界格局后,荀卿感慨地说。
只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位年轻的阴阳家掌教,确实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这就是您认为军功制仍有其立足之地的原因吗?若依您之见,九州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确实可以不断向外拓展疆域。”
“先征服百越,再攻打匈奴,待这两者被消灭后,更可以直接向您所说的欧洲大陆进发,但您是否考虑过一个问题,连绵不断的战争,虽然让军功制得以延续,但这又会给天下百姓带来何种重负?”
对于战争来说,后勤是至关重要的支持。
秦朝重视刑罚和治理,对国内民众的日常生活行为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禁止娱乐、按时劳作,按时服役,缴纳税款,正是因为这些严苛法律的限制,秦朝才能在战争时保持后勤的供应,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已经给秦朝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消灭六国后,选择让百姓休养生息也就罢了。
但听眼前林天的言论,似乎是准备让战争继续下去。
荀子似乎已经预见到了秦朝统一天下后,那个民生凋敝的景象。
“如果依靠传统的方法,持续不断的战争,确实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我想强调的是,时代已经不同了!”
林天看着荀子严肃的表情,继续说道:“荀子是否了解近几年秦朝的粮食产量?”荀子摇了摇头。 林天告诉了荀子答案,“与几年前相比,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多,而且明年还会继续增加!”
“怎么可能……”荀子非常惊讶。
即使秦朝因为法律严酷,百姓不敢不劳作,但这绝不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关键因素。
“郑国渠建成后,关中地区增加了万顷良田,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还是墨家制造的农业机械,机械的力量,远远超过了人力的极限,一台机械全力运作,足以抵得上几十人全力劳作!”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轻易获得以往数倍的收成,到了这个时候,荀子还认为继续征战会给百姓带来负担吗?”
荀子沉默了,过了许久,他再次开口道:“或许,秦朝有办法解决战争的后勤问题,但我仍然不认为,秦朝这种重视刑罚而轻视仁德的制度能够长久。”
“所以,这就需要儒家来改变这一切!”林天说得理所应当。
“荀子既然看到了秦朝的缺陷,那就去改变它吧,墨家为了民生,制造了许多农业机械,现在使得秦朝的粮食产量提高了数倍,那么儒家呢?作为当代另一大学派的儒家又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