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找到了行动的理由

“你只想用和平的手段去改变罗网,却不知,罗网的成员,本身就不是一群仁慈的人,正派人士谁会加入罗网啊,能够加入罗网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不良记录。”

“他们既然喜欢桀骜不驯,不遵守秦法,不认同秦皇,你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客气,直接将他们按照叛乱分子处理就好了,等到你处理完那些不服从秦皇命令的底层罗网成员,再重新招募一批新的成员加入,等到这些新成员逐步成长,成为罗网的高层,将现有的罗网中高层成员全部替换,那么整个罗网也算是完成了自下而上的更新过程。”

“欲使罗网这一巨构易形,非易事,然细流汇海,若君愿从微末处着手,逐步改造罗网,终有一日,罗网将焕然一新。”

盖聂面露深思之色。

林天之言,既无情,亦冷漠。

罗网既违皇命,其众不识秦皇,留之何益?然细思之下,盖聂又觉林天之言颇有道理。

罗网,本秦之官署,其属岂不知此?秦皇乃秦之主,亦天下之主,自是罗网之主。

罗网之属明知此理,却宁从上命,不从帝命。

除罗网之属本无法无天外,更因,其思仍滞于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之门客、士人,皆如此,依主君,为主君效死,主君之主非其主,但主君一令,可为万事。

昔日战国四公子麾下之门客皆此辈。

若溯更古,春秋末之豫让,更一语道破真相。

士为知己者死!

于罗网之人而言,其入罗网前,皆因诸因无路可走,罗网乃其主君,可为罗网效死,因罗网赐其生机。

然为罗网效死,非愿为秦皇效死。

秦皇虽天下之主,虽罗网之主,然距其甚远。

然其终忘一事。

即今非春秋战国之时矣。

春秋时,自三家分晋后已终,战国时,亦不久前落幕,今乃秦之时,大秦之时。

罗网之人,若不识今世,亦只能随旧世同埋。

随林天之言,盖聂渐定决心。

令其速决之因,首在罗网中无善人。

无善人,故无愧,无忧害之。

另有一因,即其亦恶罗网。

昔随嬴政侧,亲见罗网如何为人所用,谋害嬴政。

嬴政为大局,不得不留罗网。

而盖聂,既为罗网新主,嬴政予此机,他不介意彻底变革罗网。

盖聂生此意,亦与其早感怀才不遇有关。

为鬼谷纵横一派之弟子,本应左右天下风云,如鬼谷前辈庞涓孙膑、张仪林秦等人,互为敌手,以天下为棋,与同门对弈。

然而,不论是他,还是同门的卫庄,都未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导者。

若不顺应潮流,抓住机遇,鬼谷纵横这一派,可能就会在时代的洪流中消失。

盖聂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现在,他面前确实有一些机遇。

这些机遇,指的是林天所说的秦国计划对境外异族发动战争,同时,改变并控制罗网也是一个机遇。

罗网组织,虽然一直潜藏在幕后,但多年来,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世界的风云变幻。在咸阳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赵高最终还是踏上了前往九原郡的旅程。

越是远离咸阳,越是接近九原郡,沿途的景象就越是荒凉,人迹也越稀少。

赵高未曾踏足九原郡,但他通过情报和沿途所见,大致能够推测出九原郡的情形,估计比沿途所见还要荒凉。

“我一定会回来的!”

赵高在心中默念,他对此深信不疑,九原郡不会是他生命的终点,只是一个暂时的停留之地,他迟早会回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在那时之前,罗网,就先让他们保管吧。

同时,他也很好奇,盖聂会如何控制罗网。

虽然他已离开罗网,但还是给盖聂设置了不少障碍。

那些罗网中地位较高的成员,他不敢去暗示,但对于基层成员,他就不那么顾忌了。

大人物容易避开,小人物却难以对付。

魑魅魍魉,都是小人物。

盖聂想要控制罗网,也需要有人听从他的话。

在前往九原郡的路上,赵高一直是这么想的。

盖聂,无法控制罗网。

即使他不再是罗网的领袖,罗网仍然因他而动。

直到,他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用纸写的,自从纸被发明以来,墨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如今纸的成本越来越低,质量却越来越好,甚至墨家还研制出了造纸的机关兽,直接实现了纸张生产的机械化,这无疑连人力成本都省去了,机械的效率极高,使得纸的产量也日益增加。

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纸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现在,已经快要完全取代竹简和木简了,同样,随着纸的流行,布帛这类昂贵的书写材料,除了圣旨等重要文件还需要用它书写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使用了。

还是那句话,布帛太贵了。

打开信后,看清信上的内容,赵高立刻勃然大怒。

“他怎么敢,他如何敢?”

赵高怎么也没想到盖聂会做出这种事。

自盖聂执掌罗网大权,他便运用自身在组织内的影响力,给盖聂自身制造难题。

原本预期盖聂会束手无策,却未料到盖聂一掌握罗网,即刻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罗网内部污秽横生,鲜有清白之人。

昔日赵高掌管罗网,对此不以为意,只要某人有利用价值,他便不问过往,直接吸纳其加入罗网。

正因罗网为众多被各国追捕的罪犯提供了避风港,这些人方愿意为赵高效力。

可以说,罗网虽属秦国,却非嬴政所有。

若将赵高比作战国四公子,那么罗网成员便是他的门客。

赵高为秦国效力,接到嬴政命令后,便能指挥这些门客,即罗网成员,为嬴政办事,但这些人真正的忠诚对象实际上是赵高,而非他的上司嬴政。

赵高以往便是利用这种手段,不断侵蚀罗网。

但他未曾料到,他不问过往的招募方式,却为盖聂清洗罗网提供了借口。

这些被赵高纳入罗网的人,皆非善类,期待他们遵守法纪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盖聂找到了行动的理由。

罗网成员同样是秦国子民,怎能置身法外?昔日商鞅变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