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尘埃落定

太子手腕中箭,鲜血顺着银甲滴落下去。

太子却顾不上手腕上的伤势,难以置信地回头望着抵在咽喉的霸王枪。

枪尖的寒光映出他扭曲的脸,太子的目光里满是仇恨与不解交织在一起的怨念。

太子恶狠狠的盯着苏离。

“你……你怎么下来的?”太子的声音带着颤抖。

他明明看着苏离在城楼之上,不过转瞬的功夫,对方竟如鬼魅般出现在身后。

苏离轻笑一声,枪尖微微用力,刺破太子脖颈的皮肤。

这钻心的疼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让太子惊呼一声:“且慢!”

“太子莫慌,还没刺进去呢。”

面对苏离调侃的话,太子恨不得立刻咬断苏离的脖子。

太子暗道一声大意,他刚才真的没有看到这老六是何时下来的。

苏离一脸戏谑的开口道:“二哥忘了?我这‘假皇子’,最擅长的就是钻空子。”

苏离瞥向那些倒戈的将士,然后沉声道:“诸位看清了,这就是想夺你们军饷、勾结影麟卫的太子!你们还要助纣为虐吗?”

将士们面面相觑,终究是有人率先跪倒:“我等愿归顺六皇子!”

这还怎么玩儿,一开始就让人将了军。

但其实真正导致这些人没有怎么反抗的真正原因是,这些日子以来,六皇子监国,三大诸侯鼎力相助。

大秦王朝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就连城中的难民和乞丐都少了大半了。

要不是他们一直受制于太子,或者说根本没有得选择。

今天过来跟着太子一起造反的人,恐怕还会少一半。

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三万兵马竟有大半跪倒在地,兵器掷地的脆响连成一片。

太子看着这一幕,眼中最后一丝希冀也化为灰烬。

但太子依旧不甘心的怒吼道:“起来,都给我滚起来。”

“杀了他,给我杀了他。”

然而,这时候白倾城和小妖女带着五万兵马赶来,将这里彻底团团围住。

这下子,就是个傻子也明白,太子已经不可能了……

转眼间,太子一党通通跪了下来。

太子面如死灰的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一种力气被抽空的感觉。

瞬间瘫软在地。

苏离收回长枪,对身旁的侍卫道:“把他带回宗人府,好生‘照看’。”

侍卫们上前拖拽太子,他忽然疯笑起来:“老六,你别得意!父皇的影麟卫还有余党,他们不会放过你的!”

苏离眼神一冷,抬脚将他踹翻:“那便让他们来试试。”

处理完城外的乱局,苏离回到皇宫时,天空已经破晓。

朱月灵与白倾城正守在太和殿外,见他归来,皆是松了口气。

“都解决了?”朱月灵上前替他擦拭脸颊的血污,指尖带着微颤。

“还没。”苏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夜的寒凉。

苏离呵呵笑道:“三皇子还在宫里等着看戏呢。”

朱月灵莞尔:“那我们得快点回去,别让他等急了。”

两人回到皇宫时,三皇子果然还在太和殿外徘徊,手里攥着那卷伪造的遗诏,脸上满是焦躁。看到苏离回来,他眼睛一亮,连忙上前:“六弟,太子谋反被抓了?”

苏离挑眉:“怎么?三皇兄很失望?”

三皇子脸色一僵,随即笑道:“怎么会?我是替六弟高兴。”

三皇子将遗诏递过来,“这东西留着也是祸害,不如烧了吧。”

“别急着烧。”苏离接过遗诏,展开看了两眼,忽然对身后的侍卫道。

“把三皇子拿下。”

三皇子大惊:“老六,你干什么?我可是帮你……”

“帮我?”苏离冷笑一声。

“帮我伪造遗诏,帮我拉拢御史,还是帮我和太子平分江山?”他抖了抖手中的信纸。

“这封密信,三皇兄还有印象吗?”

三皇子看到信纸的刹那,双腿一软,竟直接跪倒在地:“六弟饶命!我也是被太子逼的!他说若我不配合,就杀了我母妃……”

“事到如今,还在狡辩。”苏离懒得听他废话。

“把他和太子关在一起,让他们兄弟俩好好‘叙叙旧’。”

侍卫押走三皇子时,他还在哭喊着求饶,声音凄厉得像杀猪。

苏离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之前这位三皇兄,他还装作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如今想来,真是可笑。

“接下来怎么办?”朱月灵问道。

“该清算了。”苏离转身走向养心殿。

“影麟卫的余党、通天派的残渣,还有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都该见见光了。”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苏离下令彻查影麟卫旧部,凡是参与过迫害六皇子、勾结通天派的人,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

一时间,朝堂上人人自危,不少曾依附太子和三皇子的官员纷纷自首,只求能从轻发落。

苏樱拿着厚厚的卷宗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公子,都查清楚了。”

“影麟卫的余党除了被当场斩杀的,其余的都已打入天牢。”

“通天派在京城的据点也被端了,抓获了二十多个邪蛊师。”

“辛苦你了。”苏离接过卷宗,翻了两页,忽然指着一个名字问道。

“这个无尘和尚怎么处理的?”“他说愿意皈依佛门,永世不踏出寺庙一步。”苏樱答道。

“皈依佛门?”苏离冷笑。

“他手上沾了那么多鲜血,佛门可容不下他。”他提笔在卷宗上批了个“斩”字。

“这种人,留着也是祸害。”

苏樱点点头,收起卷宗:“还有一事,太后让你有空去趟慈宁宫。”

又是三日后,朝堂之上,苏离将太子与三皇子的罪证公之于众。

文武百官无不哗然,那些曾依附二人的官员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倒请罪。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之中已经少了很多人了。

“诸位不必惊慌。”苏离坐在临时的监国之位上,目光平静。

“本王对过去之事可以既往不咎,但往后若有人再敢贪赃枉法、通敌叛国,休怪本王无情。”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少人多是松了一口气。

百官齐齐应诺,再无人敢有异议。

苏离其实知道,真要追究起来的话,这整个朝堂恐怕就留不下几个人了。

如今除了那些必死之人,这些人倒是可以缓一缓。

等什么时候这朝堂注入新鲜血液的时候,再翻旧账也不迟。

有时候,上位者就是如此,要学习睁只眼闭只眼。

退朝后,苏离来到慈宁宫。

苏离来到慈宁宫时,太后正坐在窗前捻佛珠。

看到他进来,太后放下佛珠,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

“皇祖母找我有事?”

“也没什么大事。”太后先是笑了笑,然后又叹了口气。

“就是想问问你,打算怎么处置太子和三皇子。”

“按律当斩。”苏离直言不讳。

太后沉默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苏离,“这是先皇留下的东西,你收着吧。”

苏离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小小的玉玺,上面刻着“传国之宝”四个字。

“这是……”

“传国玉玺!”

太后沉声说道:,“先皇说,若有朝一日,大秦出现一位贤明的君主,就把这个给他。”

太后看着苏离,眼神里满是期待,“哀家知道你不是皇室血脉,但哀家相信,你能比任何人都做得好。”

苏离握着玉玺,只觉得沉甸甸的。

这枚小小的玉玺,承载的是一个王朝的命运,是万千百姓的期望。

“皇祖母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只是皇祖母不打算为太子和三皇子求情了?”

闻言,太后悠悠长叹一声。

“能做的哀家已经做了,大皇子已经走了,说是随意找一寺庙修行去了。”

“临走时,他告诉哀家,既然这江山都已经交给你了,那又岂能左右一国之君的决定!”

苏离有些诧异,这大皇子还真是让他刮目相看。

离开慈宁宫,苏离直奔天牢。

太子和三皇子被关在相邻的牢房里,看到苏离进来,两人同时站了起来。

“老六,你想干什么?”太子质问道。

“不干什么。”苏离靠在牢门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就是来送你们最后一程。”

“你敢杀我们?”三皇子色厉内荏。

“有何不敢?”苏离拿出那枚传国玉玺,在他们面前晃了晃。

“看到了吗?这是传国玉玺。”

“从今日起,我便是大秦的新皇。”

“杀你们两个乱臣贼子,易如反掌。”

太子和三皇子看着那枚玉玺,脸上满是绝望。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再无翻盘的可能。

“我恨啊……”太子猛地撞向牢门,额头撞出一道血痕。

“我不甘心!我才是嫡子!这皇位本该是我的!”

苏离冷漠地看着他:“不甘心也没用。”

“这天下,从来不是靠身份得来的,而是靠民心。”

“你失了民心,自然不配坐这个位置。”

接着苏离扭头对三皇子说道:“你也一样。”

随即苏离转身对狱卒道:“明日午时,处斩。”

说完,苏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天牢。

身后传来太子和三皇子的嘶吼,但他充耳不闻。

有些债,总要还清。有些路,总要有人走下去。

其实苏离也还真想给太后一个面子,苏离也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

只是可惜,这二人根本不知珍惜。

从二人的表现上不难看出,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放虎归山的道理苏离不是不懂,既然如此,苏离也只能斩草除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