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盛世开端

三个月后。

秋意渐浓时,京城的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

百姓们奔走相告,只因监国六皇子要在重阳佳节举办秋猎,邀请文武百官与寻常百姓同欢。

这是大秦开国以来头一遭,皇室秋猎向百姓开放。

消息传开,连江南的商人都赶来看热闹,大街上的客栈早已爆满。

苏离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朱月灵递给他一件披风:“风大,披上吧。”

“还是你细心。”苏离接过披风,顺势将她揽入怀中。

“你说,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胡闹?”

“怎么会。”朱月灵靠在他肩头。

“百姓们盼的不就是这个吗?没有森严的等级,没有猜忌的权谋,只是简单的热闹。”

白倾城走上城楼,手里拿着一份名册:“秋猎的名单拟好了,除了百官和世家子弟,还有一百名百姓代表。”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促狭,“其中有个叫王老汉的,说是你大婚时送过母鸡的那位。”

苏离失笑:“他倒是记得清楚。”

三人正说着,忽然看到远处一阵骚动。

朱玲珑骑着一匹小马,身后跟着十几个孩子,手里都拿着糖葫芦,笑得格外灿烂。

“姐夫!你看我带谁来了?”朱玲珑翻身下马,指着身后的孩子。

“这些都是孤儿院里的孩子,我带他们来看看热闹。”

苏离心中一动,这些孩子的父母多是在战乱中丧生,他让人修建孤儿院,本是想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却未料朱玲珑竟带他们来参加秋猎。

“好啊。”苏离笑道。

“让他们也试试射箭,中了靶心有奖励。”

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簇拥着朱玲珑往校场跑去。

白倾城望着他们的背影,轻声道:“玲珑倒是比我们都懂你。”

苏离握住她的手:“或许吧。有时候我觉得,这江山不需要太多的规矩,只需要多几分人情味。”

秋猎当日,校场上人山人海。

苏离身着常服,与百姓们一同坐在看台上。

身边是朱月灵与白倾城,身后站着阿狸与苏樱。

“陛下有旨,秋猎开始!”太监的尖声通报响起,校场中央的鼓声骤然擂动。

先是武将们上场,马术精湛,箭术如神,引得阵阵欢呼。

接着是百姓代表,虽技艺生疏,却格外认真,偶尔有人射中靶心,看台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轮到王老汉上场时,他骑着一匹老马,手抖得几乎拉不开弓。

苏离忽然起身道:“王大爷,我来帮你。”

他走到马前,手把手教王老汉拉弓瞄准。

在众人的注视下,箭矢稳稳射中靶心,红布飘落的瞬间,全场沸腾。

“六皇子千岁!”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千岁”声传遍校场。

苏离望着下方激动的百姓,忽然明白了太祖留下四象令牌的真正用意。

所谓的镇国神器,从来不是冰冷的权力,而是百姓的民心。

秋猎过半时,苏樱忽然匆匆走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苏离脸色微变,对朱月灵道:“北境传来急报,蛮族异动。”

朱月灵点头:“我去安排,你继续主持秋猎。”

她与白倾城起身离去,苏离望着她们的背影,心中一片安定。

日落时分,秋猎结束。苏离站在领奖台上,亲自为获胜者颁发奖品。

当他将最大的彩头,一柄镶嵌宝石的弯刀,递给一个十岁的少年时,少年忽然跪下:“草民愿从军,保卫大秦!”

苏离扶起他,目光扫过全场:“大秦的安宁,不是靠一人一剑,而是靠我们每一个人。”

“若有一日外敌来犯,你们敢随我出征吗?”

“敢!”全场百姓齐声呐喊,声震云霄。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场上,将每个人的脸都染成金色。

苏离忽然觉得,这万里江山,或许真的值得他守护。

回到皇宫时,朱月灵与白倾城已在书房等候。

见他进来,白倾城递上一份军报:“蛮族集结了十万大军,屯兵边境,看样子是想趁秋收劫掠。”

“他们倒是会选时机。”苏离冷笑。

“传我命令,命朱雀侯率领五万兵马驰援北境,再让云姬侯从商会调运粮草,务必保证后勤。”

“已经安排好了。”朱月灵道。

“另外,太后让人送来一封信,说是老九在江南适应得很好,还认了个教书先生做义父。”

苏离松了口气:“那就好。”

半年后,北境传来大捷。

朝堂振奋,百姓沸腾。

而这一次,百官齐刷刷的跪下,恭请六皇子正式登基。

如今可是没有人不服这位皇帝的。

大乾王朝真正的盛世已然显露端倪。

三日后,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百姓们挤满了大街小巷,都想亲眼目睹新皇的风采。

苏离身着龙袍,一步步走上龙椅,接过太监手中的传国玉玺,接受百官的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苏离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来自大乾的假皇子,竟会成为大秦的皇帝。

别说这种受人膜拜敬畏的感觉,着实让人轻飘飘的。

登基大典结束后,苏离在御花园设宴款待文武百官。

席间,众人纷纷向他敬酒,祝贺他登基为帝。

苏离一一回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却丝毫不敢懈怠。

宴席过半,苏离起身道:“诸位大人,朕今日有几件事要宣布。”

众人纷纷放下酒杯,看向苏离。

“第一,减免全国赋税三年。”苏离的话音刚落,广场上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跪地磕头,感谢皇恩浩荡。

“第二,整顿吏治。”

“凡是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苏离的目光扫过众臣,带着一丝威严。

“朕希望诸位大人能以身作则,为百姓谋福利。”

众臣纷纷躬身道:“臣等遵旨。”

“第三,与大乾、倭国建立友好邦交,互通有无。”苏离道。

“朕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战争之苦。”

这个决定让不少大臣感到意外,但看到苏离坚定的眼神,他们还是选择了支持。

“还有一点,即日起,朕要休一个月的假期,朕不在时,由皇后朱月灵监国!”

“云姬候辅佐。”

此话一出,大臣们无不是震惊。

“陛下万万不可啊,哪有天子告假的啊?”

苏离当即一拍桌子,“天子就要一直干活,劳心劳力,然后活活累死吗?”

“朕已决定,以后每年告假一个月。”

“不,还是三个月吧。”

“即日起,成立中书省,所有国之大事,由中书省共同商议。”

“有了结果只后再向朕禀报。”

“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来烦朕,朝廷养你们可不是干吃饭的。”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不服者,找朕来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