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风评两极,决心整顿开始
这一场推演让所有亲眼目睹之人都大感意外,第一次观看的人更是被惊的难以自拔。
长安之外的百姓们都害怕的说不出话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官场的恐怖。
那些个官员明明也和他们一样,都是承国人。
而且还是作为地方父母官的存在。
可是在关键时刻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来。
原本他们以为这场冲突最终的结果,不过就是一死一伤一胜一败罢了。
不管是谁输谁赢至少其他人还能留有一条生路。
但是在看到那些节度使和其他岭南道官员居然为了抵抗陈怀信的大军,将无辜百姓当做人质压在手里,而且还将手中的屠刀伸向了这些个普通人,都不能再淡定了。
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这是什么官?一道节度使,一方最大的官,居然用这样的手段对付老百姓。”
“他们自己作下的恶果,最终居然还是要百姓来偿还!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没错,真是毫无人性!”
“难道我承国官员都是这副模样么!”
“你们没看到之前么?那节度使说要用钱打通关系,在长安谋个差事,想要晋升帝都权臣,这很明显就是有朝廷授意啊。”
这是一部分普通的承国百姓的看法。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则是站在了对立面上。
他们言语刻薄,而且是冲着陈怀信来的。
对于节度使等官员的所作所为,他们自然也瞧不起。
但是陈怀信这种表现也让他们深感怀疑。
毕竟建立人教的目的一开始只是为了自保。
这是陈怀信亲口说的。
后来大张旗鼓的对当地的官员出手,并且一举策划了这一场颠覆政权的作战行动。
这分明就是一个野心家的表现。
在这些普通人看来,他们过得十分困难是不假,国家吏治腐败,光景难熬也是事实,但并不代表会彻底饿死……
尽管现如今世道不复从前,但并不代表一条活路都没有。
反观陈怀信的逆反,让矛盾冲突都加剧升级。
甚至最后逼到普通人都要当炮灰的地步。
若是这一次没能救下来,那就是一地横尸。
至于这些惨死之人要如何处理,想必那陈怀信也不会有所顾忌。
毕竟对方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
夺下了整个岭南道的统治权!
从今往后放眼岭南道,他陈怀信和自助扶持的人教恐怕就能只手遮天了。
这样一个利欲熏心之徒又怎会在意普通人的生死?
说到底激化矛盾,让战争开始充斥承国江山。
这就是不对的!
即便陈怀信一开始的道理很对,许下的承诺也没问题,但最终谋的还是一己之私罢了。
曾经有许多兴兵作乱的人都如陈怀信一样。
一开始信誓旦旦为苍生开太平,为人间谋福祉,但最后全部成为了被野心所驱使的工具。
还说什么为天下人谋太平?
安稳人间的太平军!
倘若仅以这些,实在是有些难以服众。
于是乎两种声音争吵在了一起。
不只是现如今岭南道一带,还有江南道,剑南道,甘凉道,流沙道等其他区域的百姓也都划分为了两派。
分别是支持陈怀信的和质疑陈怀信的,双方为此没少费口舌之争。
“依我看,这天下就需要陈怀信这样的救世主来终结,将咱们从这苦日子当中救出去,过往的光景那是人过的吗?”
“这叫什么话?他除了挑起战乱还干什么了!”
“不过是看了几幕推演罢了,你们怎么都向着一个兴风作浪的乱成贼子说话?”
“他是乱臣贼子?咱们老百姓都快没活路了,你也想去岭南道过那种生活吗?”
“那又怎样?至少我死不了啊!”
“你们看看他们闹的事态何其之大!”
“那些个狗官不顾普通人的生命,拿刀架在脖子上推到两军阵前做人质。”
“这不就是恶果吗!”
“什么恶果!逆来顺受才会有恶果!”
“继续着由那些个狗官祸害下去,我们迟早有一天也会步那些人的后尘,难道真的要等着人教来拯救么!”
“打仗有什么好的?你们又怎么认定陈怀信就是为民着想?就算这小子以后靠着南征北战当上了一国之君,坐了江山,他还会记得我们这些个支持他的百姓么?”
“这叫什么话?帮咱们苦命人申冤还有错了!”
“依我看,他就是为了一己之私,现在的装模作样只是为了收获民心罢了。”
“比起那些明着盘剥咱们的官员恶人,他说不定更虚伪!”
“怎可如此恶意揣测那人教教主?”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番对抗从南到北,一路传递。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因为陈怀信推演当中的所作所为而争执不休的人。
民间为此吵的十分激烈,两派人各执一词。
也是使得陈怀信本人的风评两极分化。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承国当下的吏治问题已经摆在了台面上,百姓们无法再接受如此糊弄。
遮羞布被扯下,因果已经呈现出来。
所以各地方的官员都开始人人自危。
这普天之下都能够看到的推演,皇宫之内也能够看到,所以先前独霸一方的封疆大吏现如今也是如坐针毡,每日惴惴不安。
他们看着陈怀信惊为天人的操作也是心神不宁。
对方白手起家,长安杀人,岭南起事,最终一路直捣黄龙,将那些岭南道高官全部干掉。
亲眼目睹者无不心有余悸。
生怕下一天自己的辖地内也会出现这样的人教群体,那时候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随着消息随风去,长安之中有了耳闻。
那些世家官员一脸得意。
他们没有想到被这件事情一闹,还有了意外收获。
因为陈怀信先前的操作让许多的百姓都感觉有些不安,所以出于对战争的抵触,他们选择站在了人教和太平军的对立面上。
普天之下分成了两方阵营,彼此对立。
这也让众多世家官员看到了机会。
先前他们一直认为,若是这推演被公示出去,万众一心都会支持这个把他们搅的鸡犬不宁的小子。
但现在看来,在事态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之前,不知真相者还是有不少的。
这倒是个好兆头!
因此之前一直都感到不安的这些世家代表脸上甚至露出了笑意。
前方算计到最后居然是民意帮了他们大忙。
只要反抗陈怀信的人也不少,那就好办了。
毕竟陈怀信的所作所为,对那些想要求安稳并且长期被奴役习惯的普通百姓而言确实有些添乱的嫌疑。
先前姬清珞一意孤行要以陈怀信作为救国的机会。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只要他们这位女帝还在乎名义,还在乎这天下百姓,就不能再继续执着下去了。
若是让那些不知情的百姓知道他们当今圣上会任用一个企图通过立教而颠覆国家政权引发战乱的祸根,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
这种代价别说姬清珞一个人背不住。
就算是将先皇以及承国的历代国君都请出来也不好解决。
“霍龙广呢?”
“赵百昌呢!”
“他们怎么还没回来!”
此时的姬清珞已经有些愤怒了。
等了这么久还没有消息,她一度怀疑那吏部尚书霍龙广会不会已经被收买了,最终手下留情没有用上方剑斩去赵百昌的人头。
若真是这样,那自己可算是功亏一篑了。
所以当下自己急于要等一个结果。
派去岭南道办差的官员,怎么看也该回来了。
只要能带来那里的消息,一切就都可以解决,进而推行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从这一次推演开始,她就已经准备了对付这些世家的连环手段。
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再加上对于如今全国各地的情报掌握,完全有机会将这些世家的权力再度打压下去。
但是现在霍龙广他们迟迟没有消息,这才是让当下的局势最为焦灼的关键一点。
“怎么回事?还没有回来么!”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太监的传唤声。
“吏部尚书霍龙广,吏部考功司文书赵百昌,回朝!”
“宣!”
姬清珞此时大为震惊。
对于这一趟岭南派出的钦差之行,她想过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霍龙广在事成之后果断斩了赵百昌,最后一个人回来复命。
以对方勾结当地的官员之名掩人耳目。
这样一来,自己也算是除掉了一个心腹大患。
同时还削弱了这些个世家的势力。
一举两得!
第二种情况就是霍龙广没能抵得住诱惑,被赵百昌收买,成为了那些世家中的一员。
这样一来,就算回朝也只是他一个人也够了。
赵百昌可以不知鬼不觉的活下去,换一个名字继续潜藏在承国之中,或是换取一份后半辈子都可以享受的荣华富贵……
但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两个人会一同回来。
不只是姬清珞想不到,在场的这些世家官员和保皇党也都瞪大了眼睛。
全部失算了!
他们先前就已经预料到皇帝赐下尚方剑和第二道圣旨就是为了让霍龙广斩草除根的。
只要这一切按照既定方向发展,那么最后基本可以肯定,赵百昌是活不成的。
或者是根本无法出现在朝堂之上……
但听太监所说,两人一同回来!
这里面可太有文章了。
“臣等参见陛下。”
霍龙广率先下跪,赵百昌紧随其后,两人入殿之后先后行礼,全然没注意到姬长兮脸上神色阴沉。
不过接下来的霍龙广的话却救了场。
“臣等不辱使命,前去岭南道肃清不公之事,以钦差行事办案,如今回朝交旨。”
紧接着对方解释了他们此行前去遇到的事。
还有节度使等一众涉事官员被斩之事。
一旁的世家官员听闻都面露难色。
因为他们其中不少都和岭南道节度使有过勾结,不止是在行贿方面的关系,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甚至就连走私这样的大罪牵连在这其中。
所以听到霍龙广提到已经成功除恶,明正典刑的时候,很多人都到吸一口凉气。
最后关于岭南道一行的述职报告是赵百昌来做。
这位曾经的世家代表之一此刻语气严肃,铿锵有力,几乎是把那些肮脏腌臜的行为全部说出,毫无保留,看样子似乎是完全真实。
姬清珞眉目一动。
她瞬间想到了这里面的可能性……
“好,两位辛苦了,入列吧。”
姬清珞摆手示意他们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曾想接下来赵百昌居然跟着霍龙广站到了保皇党那一边。
这一幕让她大为吃惊。
虽然自己安排群臣在此和自己一起观望推演,但大致站位不做要求。
因此保皇党和世家官员以及极少数中立党的区域都有着明显的划分,就像党派之别。
现如今赵百昌的位置就很有争议了。
身处保皇党众人之间,而且还站在霍龙广后面,好像这一趟事情办完之后立场都变了。
在另一边那一群人眼里,这就是叛卖,这就是最为可恶的临阵倒戈。
这群人就是世家群体。
如果眼神之中有刀,目光能杀人,赵百昌已经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
姬清珞微微一笑。
这确实是意外收获啊!
接下来就是自己重要发言了。
“朕决心要整顿朝政和举国上下的弊病。”
“先前受这推演的影响,每一步都与之而变化,陈怀信作为一道变数,使得我承国时刻都处在不安之中,朕有心而变却无法贯彻革新。”
“可如今这岭南道之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大多脸色乍变。
甚至就连保皇党也没想到,姬清珞居然会如此借题发挥。
他们这位女帝的谋算当真是已然炉火纯青。
“岭南道是一个开始。”
“看似朕是因为陈怀信而派遣钦差前去办事,实则也是为了往后的承国安稳。”
“这只是整顿的第一步!”
“只要接下来的计划顺利,这次推演之前一定可以彻底解放这些年来的沉疴弊病。”
“接下来朕的目标是全国!”
一旁的世家官员们开始有些慌乱了。
能看得出来姬清珞是有意要在这场推演之间终结一切,自然也包括他们这些阻碍。
倘若君主有心,一切都与之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