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狐狸困困

第560章赈灾安抚计划,域外野心

听闻姬清珞说出这般严肃的话,下面的官员越是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还是王千禾率先打破了尴尬。

这种时候该由自己这个当宰相的站出来和圣意对话了。

“陛下,臣等不知陛下意思究竟如何?”

“当下承国所有倾覆之危,但也不急于这一时,要普及改革当找寻隐疾所在,难道陛下已有打算不成?”

一旁其他官员听闻无不面色一变。

这哪里是为人臣子的普通回话,根本就是给姬清珞一个借题发挥的台阶。

既然对方已经把话语权交了出去,那么接下来如何处置就是他们这位女帝一人之言了。

而那些个世家官员还想要站出来说上两句,但根本插不上话。

“很简单,重掌民心,不因那陈怀信一人之事而动,若是只被他牵绊纠缠,反倒事事不成。”

“工部,礼部尚书何在!”

“臣在!”

段正清和章宏宇双双站了出来。

“江南道水灾和辽东生旱的折子你们都看过了吗?”

“回禀陛下,臣等都已经研究过了,户部拨款已做了详细安排,只是地方官员回馈还未到位,因此无法奏表于陛下。”

听闻这二人所说,姬清珞冷笑了一声。

“拨款?仅靠这些银钱是救不了灾的。”

这种事情若是换作过去,自己还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承国已到了关键时刻!

要想在这一场推演结束之前,彻底解决隐患,就必须要亲力亲为。

不能再依靠于这些个官员去代天巡牧,奉命处置了……

若是因为自己的不作为而让那些怀揣野心的世家代表和他们麾下的爪牙钻了空子,最后只会落得个覆水难收的下场。

而今承国上下不缺那些中饱私囊之徒,而那些个流离失所的百姓最终会将所有的怨愤全部发泄到自己身上。

这样一来因果并未发生改变。

就算没有陈怀信出现,当下结局也不会改变。

注定会有其他的教派和地方叛乱乘势而起。

这是恒定的矛盾,只可解而不可躲。

“户部拨款只是第一步,这些钱能否用到实处就另当别论了。”

“洪灾和旱涝虽然不同于两地,但是赈灾救民的主旨思想是确定的,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有心救灾,而且还不能完全罔顾后续的民生生计,必须要彻底完成灾后的补救措施。”

“这一点,希望诸位能够明白。”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姬清珞目光如刀,锋利的扫过了在场众人。

而下面站着的保皇党的众位官员纷纷点头。

对于这种局面来说,他们自然责无旁贷,当如是也!

但是对于那些早已将手伸入国库的世家而言,这种行为就是动了他们集体的蛋糕。

一旦全部的利益遭到了瓜分,必然会引发君臣间的权位矛盾。

这一点是千古难题。

能平衡好的帝王术少之又少。

所以不是权臣当道,就是君主独裁……

而在场的那些世家官员听到皇帝这么说,顿时浑身震悚,因为很明显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暗指他们借机谋取私利。

这些地方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世家所培养的门生故吏。

正如先前陈怀信在推演当中斩尽全国上下的贪官污吏一样。

这是在根治家国旧病顽疾!

但事实却不好操作,要是真的去处置,反倒会引发恶劣的影响。

那些地方官员都占据要职,而且有的甚至还身居高位,统领一片区域,掌管那一方生死。

这些丑闻若是真的被拿到台面上来看,恐怕就是一场连根拔起的祸患。

所以必须想办法,在此之前堵住所有人的嘴!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两位世家官员忽然站了出来。

他们并不是世家代表中的重要人物,只是借着世家之名在六部之中任职罢了,用官场上的话来说,这两人就是行事办差的马前卒。

“你们……”

姬清珞皱了一下眉头。

眼见这个时候跳出这两个家伙,摆明了就是要给自己使绊子。

至于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她也并不在乎。

无论如何,都有应对之法。

正所谓见招拆招,现在的自己已然今非昔比。

两场推演下来,这皇宫之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自己这个当朝女帝了。

“臣户部金部司何延!”

“臣督水监李伯禄!”

“说吧,有何本要奏?”

姬清珞紧紧盯着他们。

“陛下,关于拨款之事,臣等希望能够前去协助赈灾,陛下说的不错,空有钱财下放到百姓手中,却无人协助,终究会失了民心,或是让那些灾民难以安稳。”

听到李伯禄这么说,姬清珞微微一笑。

还真是好大的一个借口。

要说这种理由,换作自己是完全想不到的。

也就是他们这些个世家的走狗能提得出来。

什么叫做百姓空拿钱财无用?明明就是他们想要前去再从中作梗。

现在看来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总结起来或许是地方官员与之勾结,贪夺了朝廷的款项。

但又要防止惊动上层官员,被朝中督察知晓,因此他们两人才想去亲自擦屁股,顺便帮助地方官员兜底,以免引发更大的民变。

“说得好。”

姬清珞冷笑一声。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臣附议,李大人说的不错,陛下,臣当年乃是户部仓部司的主簿,后来幸得机会成为金部司侍郎,对于这些筹算分配之事颇为得心称手,既然陛下想要赈灾救民,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君恩。”

此刻的姬清珞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两个家伙算是代表世家要去给他们麾下的那些狗腿子收尾并且掐断一切线索的善后之人。

如果真的因为赈灾不善的问题闹大了,有灾民上京告状……

到时候就算自己再两眼不闻,两耳不听也该知晓此事!

皇帝知道和官员知道是两码事。

普通官员知道就算是不上报也没关系,到时候对外宣称圣上遭到蒙蔽,没法下旨救命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是多两个替罪羊的事。

但如果皇帝知道了那就必须要严肃处置。

不然昏君之名可就甩不掉了……

“两位大人说的不错,很好,但还不够好!”

“依朕之见,还应该加一把力!”

此话一出下面的几位官员眼神突变,直接告诉他们要出事了。

“朕再派下几位钦差官员随你们而去。”

“同样有圣旨相随,代天巡狩,同样携带尚方剑或是朕的专属印信,一方面帮助你们在地方赈灾救民,同时还能清除当地想要趁机作乱的恶人,每逢灾祸爆发之时,必会有人从中作梗,大发横财。”

“诸位觉得如何?”

姬清珞语气骤然抬高了些许。

下面的群臣一同下跪叩首。

“陛下圣明。”

但是此刻的何延和李伯禄却面如死灰。

他们没想到居然会有这种安排!

过去皇家颜面高贵,一般很少会委派钦差下去,所以他们把握住了这一点,自以为只要拿出态度来,姬清珞就没办法过问太多。

毕竟以朝中官员去到地方,就已经能够代表来自于皇帝的重视了。

可如今加派这么多的保险一同前去,太狠了!

这圣旨和钦差权威哪里是对付贪官的?分明是敲打他们这些高层的!

要是他们这些世家高层去到地方之后,对于那些贪官和祸害百姓的行径不管不顾,恐怕就要人头落地,客死他乡了。

尸首都未必能够带回长安来……

但如果亲自动手严惩法办,又会搞得众叛亲离,内外不和。

曾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链也将交代。

可以说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被姬清珞将路堵死,因为阳谋而导致的哑巴亏他们吃定了。

“好了,准备去办吧。”

姬清珞眼神扫过下面众人,帝王威严彰显。

“赈灾的款项要用到实处,灾后重建和民生安抚工作也要有保障,江南道和辽东地处位置很重要,距离我们帝都中枢也不远了,民意为重,不可马虎……”

“陛下,有件事还需提醒陛下。”

“奉旨钦差之人身份特殊,要以皇家颜面为准,不知准备派何人前去?若是无可用之人,臣可以帮忙举荐,无论出身背景还是在京职务都满足条件。”

突然间,站在一旁的郑国公也开口了。

这位国公对于陈怀信的表现一直都很不爽。

先前接连被姬清珞驳斥了几次,老实了许多。

而此刻这位女帝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世家的利益,自己也该出面一言了。

“人选?这有何难!”

姬清珞微微一笑。

“吩咐下去,由吏部尚书霍龙广筛选出两位随行之人,至于最终敲定之事,霍大人一人裁决即可,无需上奏。”

郑国公面色阴沉,猛然回头看向了霍龙广。

这可真是一场精彩的安排。

对方刚刚从岭南道执剑钦差而归,现如今又要被任命为选定钦差的主事之人。

这是多么大的恩德!

说到底,姬清珞还是准备用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这些官员来制衡世家的权利。

本来想要从中作梗,至少举荐几个自己人也好,方便办事。

到时候地方的情况究竟好坏也不过就是他们的一面之词,但现在姬清珞将监督权交给了另外一群人,而且还是世家对立面,这可真是到了他们的至暗时刻。

“霍大人,此事可以做好么?”

“臣定然可以。”

面对郑国公的问题,霍龙广毫不畏惧,坦然的回答,这一身的气势完全不熟对方。

“陛下将这等重要的工作交于你,若是办不好,只怕有负圣恩,所以考虑清楚,敲定钦差人选之事……”

“就不劳郑国公操心了。”

王千禾一步迈出挡在了霍龙广身前。

“龙广的实力如何不好说,但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这种选人的大问题上不可能出错,再者来说,就算他办不妥,不还有我们么……”

一旁的郭宝义,章宏宇等人都站了过来。

王千禾更是眼神犀利,宰相之气势彰显无疑。

对方好歹也是自己当年亲自带出来的学生。从科考入仕后就一直勤勤恳恳的为国效力。

多少年来不仅活的两袖清风,而且忠君爱国。

仅凭这一点,自己今日说什么也要和郑国公这老杀才碰一碰。

保皇党自然也有保皇党的立场。

在姬清珞所做出决策之后,谁要是胆敢当面阻挠,那自己这位当朝宰相也绝不是吃素的。

眼看有人撑腰,郑国功也是收起方才的锋芒。

“罢了,既然王相支持,那就祝霍大人好运了。”

关于赈灾之事到此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姬清珞对于如此处置结果自然满意。

……

域外。

罗马。

“真的被他做到了!”

教皇和国王看着天幕之上的推演,心中满是震撼,尤其是最后将整个节度使督府拿下的那一幕,让他们至今难忘。

原本他们以为以陈怀信的实力,就算是折腾的再大,也不可能和官兵作对。

一无后勤补给,二无援军策应。

一腔孤勇罢了,难成大器!

在教皇眼中更是将这些人视为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纵然有民心所向,但硬实力上的差距决定了最后注定一败。

可看到陈怀信如鬼神般的操作之后,主宰罗马帝国国政多年的两个大人物此刻也不由得对此人改观。

他们先前觉得陈怀信不过是祸乱之因罢了。

将这恶魔之子除掉,自然是最为稳妥的。

但现在看来,这家伙只怕是有神明庇佑,要不然也不会展现出这的风采。

“看来这恶魔之子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了。”

“他就算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将这座庞大的东方王朝颠覆。”

“他没有实力,不代表我们没有。”

“他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们做不到。”

教皇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看样子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国王则是有些好奇。

“不知教皇冕下准备怎么办?”

“国王陛下,我们都看到了那承国的地方政治何其可笑,一位掌握大权的封疆大吏在最后时刻居然以普通百姓性命做要挟,这样的国家难道还有威胁么?”

国王愣了一下,很快他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国家的基层政治甚至可以乱成如此模样,可见其确实不堪一击。

人教可以做到,罗马同样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