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毕业时的讲话
“八十只母鸡才产十几个蛋,这数量可是有点少。好在有暖棚,如果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早不下了。再等几天就能放孵化机里了,看来发展到两千只没那么难吗?”小燕自言自语的嘀咕着开始忙碌。
百十只鸡真的非常省心,几乎是随手的事情就给做了。早晚用饲料喂鸡,把料放料桶里就行了。水桶里的水保持清洁就成,一般一天加水一次。饲料喂鸡六分饱,剩下两分留给青草青菜。
至于青草青菜,这个时候外面根本没有。有收菜的大棚,骑着电三轮过去拉些下脚料就可以,但是有技巧,火鸡也不是什么菜都吃,比如菠菜,草酸多,就不适合给火鸡吃太多。
小燕拿着养殖说明看了看又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棚里热,二十来度,一旦出去了,零下十几度,将近三十度的温差非常容易感冒。
刚好有个圆白菜的大棚收菜呢,有几十棵被虫子咬的厉害,统统拉回来了。
大棚入口的工具棚里有菜刀、桌子,咔咔的拿菜刀剁碎,分成几个料槽,往地上一放。
火鸡蜂拥而上,你争我抢吃的那叫一个香。
由于是第一天上班,李小飞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下午又过来看看。
就见小燕在无聊的躺在椅子上哼小曲呢,火鸡们吃饱喝足了,开始在泥土地上挖坑搞沙浴。
“咋样,第一天上班有什么感受?”
“我感觉老板给我工资开高了,早上喂饲料、加水、十分钟。中午喂青菜,加上去拉菜的时间也不超过二十分钟。晚上这一顿不能喂太饱,也干不了多久,总之很轻松,早知道早出来干活了。”
李小飞呵呵一笑:“养殖干顺手了很轻松,但是并没有你说的那么轻松,主要是现在数量少,如果到了两千只的时候,每天收鸡蛋、清理粪便、喂料、喂水、喂草,哪个都是挺耗费时间的活。还有就是育雏,刚出壳的小鸡要住育雏棚,需要细心照料。”
“没事,不就是干活吗,不怕。”小燕表现挺好,看来真的是想创造一番事业。
长白山的冬季漫长,要等到开春才能施工,估计三四个月时间里,火鸡产蛋足以孵化出两千只小鸡了,正常喂养,晚上适当增加点光照,一天三十四十个蛋还是有保障的。
采用小型孵化器分批孵化,出壳率怎么也有七成。
到了明年秋天,两千产蛋种鸡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数量了。种蛋数量多,量大了就可以送到孵化场采用专业设备孵化,数量几何倍数增长,明年就能建造三个种蛋场。
后年就可以大量发展养殖户,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做到年孵化小火鸡二十万只的规模。
当然,估计刘夏莲不会让发展这么大,火鸡作为引进的鸡品种,口感接受程度要比普通鸡差些。
但是火鸡的扶贫效果很明显,一般家庭养活一公三母四只火鸡,母鸡当年秋天或者第二年春天就可以自行孵化一窝小鸡。火鸡蛋价格和鹅蛋差不多一样价格。六个月的公火鸡二十斤左右,母火鸡十斤左右,目前市场价一块一斤,经济效益非常的显着。
进入十一月,随着寒冷的加剧,泡菜厂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生产,生产和销售都放缓了。数百辆卡车和大型拖拉机也因为道路难行和积雪问题,南下石门庄、或者临沂去找活干。
这天,省城白山武校,又一批三百名两年制学员毕业了。这些人年龄可都不小,招来的时候都是十七八岁的,现在都二十了。名义学的是散打,主修的是做菜,有学东北菜的,有学山东菜的,有学四川菜的。
这一批三百人里其中有两个学员出名了,加入了白山武校散打队,全国比赛获得了名次,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但是更多的学员没办法靠散打吃饭,他们回去之后要自己开饭店或者去别人饭店打工。
刘夏莲、郭校长、挨个的给学员们发放了毕业证、厨师证。其中三成做菜好的学员已经和徐十八管理的饭店签订合同了,毕业到店之后实习两个月就转正成正式厨师了。但是更多的是到机关、企业的大食堂,或私人饭店做老板,当然,也有人自己做老板。
马上就要离校,刘夏莲安排大家:“同学们,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不论是武道一途,还是厨师、驾驶,都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校能带给你们的只是入门,许多东西需要你们自己去研究。马上就要分别,我有几点要求,希望你们能做到:第一,就是拳不离手。每天抽出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来打拳,长期坚持下去,身体素质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第二,如果你自己创业开了武馆,或者开了饭店,一定要秉持诚信的精神,把生意做的长久。如果让我发现有学员坑蒙拐骗,我第一个送他进去改造。第三,但凡自己开饭店的学员,遇到校友落难的时候,要有三顿饭的交情。第四,自主就业的学员,超过三个月找不到工作记得回来,学校给你们安排工作,哪怕工作不理想,先干着,有更好的再换工作。”
众人鼓掌,有眼皮子浅的开始哭泣。
大巴车开进来,带着学员各奔前程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白山武校在县城和省城两个校区,每年招生多达六千人的规模。
每名学员,每年学费三百到五百不等。学费收的不低,但是这能学到很多东西。武术、散打、拳击。还有一般汽车驾驶是必学的,而且还是用的小汽车教学,这在其他学校是不敢想的。
学校的高薪就业项目也有很多,比如技术很好的厨师,比如挖掘机专业,比如农机师傅,比如汽车驾驶。
每年更有数百名优秀的学员从学校里应征入伍,成为队伍的里的精英士兵。
毕业的学员们乘车走了,欢送的老师们各自散了。
赵大喜好像有些心不在焉,刘夏莲过来问:“大喜,什么情况?心里有心事?”
“我能有什么心思,就是粮油厂最近到达瓶颈了,只能是持续,很难再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