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两个世界
于志高是懵逼的,可王强不懵逼,他没想到自己才干没多久的秘书活计,就这么被人取代了。
“王哥。”
“大学生?”
于志高露出职业微笑:“香江大学中文系八九届优秀毕业生。”
很有礼貌,一声王哥称呼的也没毛病,可王强就是看不惯这笑容,总觉着有种被轻视的感觉。
“既然是你们来接任秘书的活儿,那就好好干,这是电话簿,里面都是京城和全国各地生意负责人的联系电话,能背下来最好,如果哪天老板让你打电话,再翻册子就不好看了。”
册子递过去,这纯属无中生有,电话簿是的确准备了的,可钱度每次打电话从来都是自己上手,谁让他看一遍就能记住电话号。
于志高脸上的微笑不减,他明白王强的想法,工作被顶替,任谁都不会有好脸色。
不过对方这身高,他还真怕是个暴脾气的,邦邦给自己来上两拳,他感觉一下都挨不住。
小小的册子千斤重,先是一长串电话号,后面是名字和头衔,于志高初来乍到并不知道这份电话簿的分量,只是没想到自家老板手里的生意会这么多。
各家公司的基础资料,文件,王强一一交接。
......
刘地理回京,转头就给钱度送上了一份百货超市项目计划书。
钱度接过看了眼,笑道:“看样子,这趟国是没白出?”
“钱叔,您太厉害了。”刘地理一脸的崇拜,激动道:“我没想到您在香江和泰果也有生意,而且还那么大,您就是我一生的偶像!”
自打他跟着班为东上飞机到香江后,所见所闻完全刷新了自己的三观。
刘地理一直以为钱叔就是在京城做生意做的很牛逼,还是自己所能想到的,特牛逼的那种,可没想到一个人能这么牛逼!
一下飞机,十来号男男女女西装革履的人接机,全程豪车接送,豪华酒店住着,豪华大餐吃着,到了泰果同样如此。
钱叔只说了有一家超市,可他没想到超市能大到这种程度,而且还不止一家,他这百十平的千友超市跟对方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卡拉米。
泰果同样有酒店,有豪车接送,更夸张的是,自己身边还有四个泰拳保镖,这一趟旅程走下来,直到现在他都有点不真实感。
钱叔还是那个钱叔,院子右手那棵丰硕的枣儿树,树梢甚至因为果子密而重,往下提溜的仿佛下一刻就会折掉。
这一切都是真的!
街上那些大老板,大土豪,在钱叔这里简直弱爆了!
“少拍马屁,”钱度笑骂道。
钱叔钱叔的叫着,他还真怕这小子扑通一声跪下,来一句什么‘钱叔如果你不嫌弃,我给您养老’
“有心气是好的,如果这摊子生意能做好,能做到极致,别说京城首富了,以后全国首富让你坐一坐也说不定。”
“叔儿,有您在呢...”刘地理听着,只觉得自己快要飘起来了,讪笑道。
钱度眉毛一挑:“你叔我不稀罕这个名头,听着就没意思。”
手里文件的名字就叫百货超市项目计划书,能起这个名字,已经证明这小子三个月没有白出去,自己也没有看错人。
国内的大型超市发展已经开始,刘地理出国考察学习的同时,钱度也让人做了一份全国统计。
先是九一年,泸上曲阳路联华超市的开业,连续三个星期天天爆满。
之后又是说出‘创业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需要做的事’的张文中,去年从斯坦福毕业回国成立物美集团,同时也是步步高超市的前身。
往后不出三年,国内的万佳,华润,润发,再到外资巨头高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的入场。
零售百货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既有自家的民族品牌,也有强势的外资品牌,市场挤压,收购吞并,又或者开拓新的业务板块。
能活到钱度后世国内大众还耳熟能详的,好像也只有沃尔玛了,高乐福没了,麦德龙快没了,大润发半死不活吊着半口气,华润更是做起了天然气。
商场如战场,潮起潮落,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现在下场,不早也不晚,在有绝对资金优势的前提下,为什么不搞吧大的!
“你自己理好思绪,大型超市项目落地需要正府部门的配合,回去随时等我电话。”
“......”
于志高再见钱度,已经是两天后,现在再对上,香江名牌大学毕业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两只手垂落在两旁,手里拎着文件包站着一动不动,十足的小学生模样。
钱度看了他一眼,继续盯着自己的平安树:“觉着大陆首都怎么样?适不适应这边的生活。”
“挺好的,钱先生,京城比我想象中的要更繁荣更发达,不过...”
“不过什么?”
于志高暗骂自己嘴快,可老板问又不能不答,支支吾吾道:“不过,大陆的城市化跟香江比,还是有很
大的差距。”
听着最后那几个字跟蚊子声儿似的,钱度很满意平安树的恢复,裁剪加换过土后夏季长势惊人,新叶子舒展翠玉,没有一点焦黑。
“紧张什么,你说的这是实话,香江早在八十年代就是亚粥四小龙之一,更是亚粥服务业金融业中心,发达城市,大陆改开才多少年。”
于志高不敢接话,只是头低了低。
钱度继续道:“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打肿脸充胖子才要不得,香江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是比大陆发达,可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产业投资,已经开始逐渐趋于饱和,而大陆市场广而阔,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不然为什么港资会成堆成堆的往内地跑。”
香江维多利亚港的高楼大厦,现在看是什么样,十几年后看还是什么样。
产业更是被几大家族瓜分交叉持有,生意当然可以继续做,也会不断有新晋富豪诞生。
只是作为像他这样的投资人,一定不会继续把目光放在香江那一亩三分地上。
起码他所知道的李嘉诚,早已经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地开始投资,资产多元化,财富才能实行更高一级的突破。
虽然很不想承认,可钱度现在应该的确是国内最大的资本头子,没有之一。
“通知于大河,中午灯市口的轩鼎楼见面。”
“好的钱先生。”
从天昂鸟服装公司成立第二年开始,成立的希望小学建设和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这几年的活动一直没断过。
可于大河一直挂在天昂鸟服装公司下面工作,钱度计划正式以自己的名义,在成立私人基金会的同时,成立一家慈善基金会。
青年教育出版社的收入自己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拿过,可具体数额还是有记录的,这点钱以前够,老实讲现在来看就差点意思了。
于志高没有拿出电话簿,那玩意儿他没带在身上,作为二十岁出头堪堪毕业的高质量大学生,两天时间抽空背个电话簿还是简简单单的。
中午轩鼎楼,于大河先一步,早早赶了过来。
钱度车刚到店门口,人已经机灵的从屋里跑出来开车门。
“钱总。”
“嗯,进去说。”
二楼包厢,服务员先上一盘免费赠送的西瓜,再上菜。
钱度看着于大河,笑道:“紧张什么,坐下说,最近工作怎么样?”
“一切都好钱总,您找我来是...”
“没什么,就是想听听你的工作汇报,如果可以,我想扩大捐助力度。”
“钱总,从八六年开始,我们前后在冀省和豫省偏远县城乡镇,一共捐助建成了五十三所小学,贫困生资助到现在为止一共有七万三千两百一十二名。”说着,于大河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来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怎么这么少?”
钱度可不相信现在大家伙儿,尤其是乡下的家庭,都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贫困生资助,钱度的想法很简单,家里有困难,实在上不起学的,孩子又特别想上学,可以申请。
由他资助,每年的学杂费全包,上到初中资助到初中,上到高中资助到高中,如果能考上专科和大学,还会发奖学金,四年学费照样全包。
整个过程仅靠他们一家民营公司肯定不行,需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各地正府配合进行宣传,好在天昂鸟公司和林一达的体量现在有足够的分量。
能够在推行的同时,监管好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个小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加起来拢共不超过六十元。
七万三千多名,这也太少了!
“钱总,申请助学金的人很多,可我们之前的担忧是真的存在,家长领了钱用到别处,孩子照样上不了学,或者刚开始答应的好好的,可学上一半突然就不上了,我下去一问,说是买种子化肥了,你说这...”
于大河刚开始只当这是份事业,可以证明自己,慢慢往上爬的事业,可自打他真的下到那些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完后,心里大受触动。
在自家孩子想喝牛奶就给打牛奶,想吃炸鸡汉堡套餐就给买的时候,村里的一些孩子,终年因为见不到一点荤腥而营养不良,皮包骨清瘦的脸庞,生长发育畸形产生的自卑自闭,触目惊心。
“钱总,您知道我去过最困难的一家是什么情况么,一家六口人,姐弟四个凑不出一件完整能出门的衣服来,谁出门谁穿衣服,其余的就在床上被褥里躲着,弟弟穿着姐姐的红袄子,上面还全是补丁,家里的床就安在耕地的牛棚里。”
“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煮蛋,我给一个九岁小孩儿带过去的时候,吃完直接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孩子的肠胃一时间接受消化不了这么高营养的食物,需要一个鸡蛋分成四份,一天一次,一次四分之一的慢慢适应。”
于大河说到这里鼻子一酸,京城太过繁华热闹,这种两个世界的落差,有时候让他深感无力。
钱度看着他:“所以只靠我们,只靠你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计划成立一个慈善基金,广邀志同道合的社会人士
,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可以献一份爱心,共同做这件事情。”
成立慈善基金会,说实话,钱度是有私心存在的,富人总想做慈善给自己上一层光鲜靓丽的华衣,他到现在也不例外。
只是,钱度不想只做做样子而已,更不想把慈善基金会做成敛财或者洗钱的途径渠道。
“老于,你回去准备一下,这几年的工作成果和每个地方的学校资料,财务归总起来都给我一份。”
“......”
匆匆吃罢饭,看着他离开,钱度先是点上烟沉默了一阵,才拿起电话。
“通知班为东,从香江调一组审计团队过来。”
刚才于大河说的情真意切,钱度是信的,可一提到财务,他的眼睛明显有些不自然。
性格忠厚老实的人,或者说口齿笨讷的人最不善于伪装。
这么些年下来,钱度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直觉会错,更何况基金会成立之前,的确需要审计,他心里反而希望是自己多虑了。
九月四日,喜神在东南,福神在正西。
忌纳财开业,宜上梁结婚。
吴武和黄文林的婚礼,从刚开始的七月份一毕业,拖到了现在,这是两家一起找好的黄道吉日。
前一天,弓箭带着安娜从东北进京,钱度早早过去帮忙打下手。
贴喜挂灯笼,门口借了三口大锅垒灶,没有去酒店,两家人数一归拢下来,少说得摆二十六桌儿,按着二十八桌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钱度王超奇他们揽下活儿,一时间忙的竟然有些脚不离地。
孙梅琴脸上的笑就没消失过,逢老婶子就唠‘我年前就觉着今年能成,那感觉特别强烈,对对对,可不是么...’
“市区不让放炮,这还是故宫边儿,到底要不要订?”
“那是冬天过年不让放,现在又不是过年,再说了,结婚都不让放炮,还有没有天理了,武子结婚放点烟花,有大伯和老爷子他们在,谁能说个不字儿?”
“那我让人去拉一车过来。”
“弄个两车热闹热闹,今晚一车,明天一车,多弄些烟花。”
小一辈瞎起哄闹腾,吴军明知道的时候,还是看着那小山包高的鞭炮烟花,一阵头疼。
当天晚上,在胡同口稍微意思了意思,酒足饭饱后,凌晨十二点一群年轻人开着面包车直奔后海。
故宫边不敢放,可后海这地儿宽敞啊!
事后追究,撑死也就是罚点款的事儿。
自家好兄弟结婚,钱度景乐他们必须跟着热闹热闹。
烟花放完,转场酒吧,再回家已经是后半夜两点半快三点的样子,这还是钱度拒绝了他们吃宵夜的邀请。
这哪是宵夜,再熬一熬就是早饭。
悄摸摸进门,韩子童打开床头灯,揉眼迷糊道:
“十二点那烟花是你们放的吧,响了半个多钟头,你多大人了,还跟着瞎胡闹。”
“再大也没过三十啊,难得热闹热闹不去多扫兴,哎,现在结婚都是越热闹越好,你老公我欠你一场正儿八经的婚礼。”
“说这干嘛,等儿子以后结婚,好好给他办不就行了。”
韩子童清醒了清醒,语出惊人道:“跟你说正事,我这月例假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