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092章 大理内附的连锁反应

段正严上表请求内附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东南诸藩属国。

此前中原王朝攻打金国、攻打西夏,对于东南诸国毫无任何影响,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本来就是敌国,朝廷攻灭之是理所应当的。

当高丽王国被中原吞并为朝鲜行省后,还曾经引起东南藩属国的担忧,实在是新汉相比前宋,表现得太有侵略性了,让他们又想起了曾经那个显赫数百年的大唐!

现在大理国都要内附,朝廷下一步究竟是何打算?会不会继续吞并藩属国为直接管辖之地?

大越李朝内部顿时出现了各种声音,因为按照中原王朝一贯的德行,云南之地被收复,那么下一步必然就是攻略交趾。

有官员建议,应该立刻征召士卒,做好备战的准备,防止中原突然杀来,却被执政的杜英武大骂了一通。

杜英武现在脑仁都是疼的,南海水师大都督李俊的船队就停在白藤海,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要李俊有想法,中原王师随时都可以从海上攻入升龙城。

这个时候李朝积极备战,岂不是将出兵的借口直接送到了中原朝廷的手里吗?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南汉政权都能够跟当时的吴朝打的有来有回,丁朝、李朝时期,前宋这个庞然大物略一出手,就打得交趾痛不欲生。

想一想去世才十多年的仁宗李乾德吧,李乾德在位五十余年,将李朝治理得蒸蒸日上,效仿唐宋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可以说一切都是向中原看齐的。

李朝的一切制度都是学自中原,官职制度、行政划分、文教、科举与中原几乎一模一样,甚至奉为国教的佛教,都是求取自前宋的汉传佛教。

杜英武虽然跋扈,但作为李朝执政,他比任何交趾人都更加清楚,北面那个庞然大物究竟蕴含着多么狂暴的能量!

同样是先后接受了前宋以及新汉册封的藩属国,李朝与大理国的最大区别,是大理国基本与前宋、新汉并无军事冲突,而李朝可是与前宋打过好几次,最近的一次战争就是宋哲宗时期。

那时候宦官李常杰反攻入广南西路的钦、廉、邕三州,大肆屠杀,被反击的宋军直接杀到富良江。

死了三十多年的李常杰在国内被奉为英雄,但新汉建立后,李朝派遣使者入朝,就被鸿胪寺官员毫不客气地指责并要求不得祭祀李常杰。

所以新汉是个什么态度,杜英武再清楚不过了,哪怕宋军已经打败过李朝,但侵略欲望更加强盛的新汉,肯定还会以三州被屠为借口惩治李朝的。

杜英武的要求不高,他只希望中原重新投向东南的目光不那么锐利一些,他知晓未来战争不可避免,只希望中原的怒气不要倾泻得太多,因为现如今的李朝实在承受不住啊!

实在是李乾德去世后,李朝的朝政就愈发堕落,李阳焕沉溺女色,二十岁出头就死了,却搞得国内吏治腐败、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如今幼主上台、外戚当政,国力相比李乾德时简直衰落得不是一点半点。段正严的一封内附上表,就搞得李朝国内动荡不安,有一支负责押送粮草的广东兵进入广西后,杜英武害怕得连忙亲自跑出升龙城求见李俊。

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原王朝对于藩属国的态度从来都很明确,只要诚心接受朝廷的册封,朝廷并不会插手藩属国的内部事务,允许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权。

但杜英武不能不害怕,他的权力来自于外戚身份,若远在万里之外的那位王皇帝动了心思,以此为借口派汉军南下交趾,他现在的权力和地位只怕瞬间就要消失了。

听闻杜英武求见,李俊也有些头疼。

从心底来讲,李俊是很期望朝廷对李朝用兵,夺回交趾故地的,因为交趾对于中原开拓南海的地理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眼下中原的商船队伍,向西最远也不过是越过了通夷水道前往暹罗诸国,原因就在于距离本土的港口实在太远了,若能攻占交趾,朝廷的实际占领土地南扩,也就意味着可以将手臂伸展得更加长远。

但李俊也很清楚,对李朝用兵与对大理国用兵是完全不同的,大理国毕竟只需要面对一个高氏为敌人,而李朝则效仿中原,大致完成了中央集权,攻打李朝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灭国战。

所以对李朝用兵,朝廷一次性投入的兵力会更多,若没有数年的准备时机,皇帝陛下肯定不会轻易用兵的。

于是李俊只能含糊地应付了杜英武,没有表露出任何能够代表朝廷意见的态度,只是安慰对方,广东兵是向大理国押送粮草的,目标不是广西。

这些话显然不能够让杜英武安心,但杜英武的精力很快就被牵扯,因为李朝国内又发生了叛乱,或者说民乱。

李乾德效仿前宋组建了完善的科举制度,李朝国内就出现了一批科举官员士绅集团,与前宋一样,这些李朝的科举官员们兼并土地、大搞学术和经济垄断,在国内激发了各种矛盾。

李朝毕竟地狭,而科举官员是一茬接着一茬出现的,所以为了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科举士绅利益,李朝一直妄图攻占南面的占婆国。

但新汉崛起后,占婆国得到了中原的支持,始终让李朝无法占据更多的便宜,于是李朝内部的矛盾愈发激化,民乱从李阳焕在位时期就从未停止过。

这一点李朝实在无法效仿中原,王伦通过灭金、灭西夏、重返西域、收复高丽、攻打日本等军事行为,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繁荣的海贸也转移了国内士绅对土地渴求的一部分注意力。

李朝想要复制这一方法,偏偏被中原朝廷干涉,于是在中原武力的威胁下,渐渐沦为中原的产粮区以及木料提供方。

一年三熟甚至一年四熟的土地,每年几乎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产粮都被中原商队低价收购,这样的粮食贸易固然让李朝的大地主赚得盆满钵满,但转移到本地农民头上的压榨和剥削却更甚。

所以新汉开国之后,李朝国内的民乱一年甚于一年,最多的一年,全国发生了百余起民乱,杜英武就是靠着强力的血腥镇压,才逐渐坐稳了下来。

于是就仿佛一个连锁反应,段正严上表内附,李朝内部不稳,连带着占婆国内也发生了多起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