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劫掠团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
只要你有能力,那就为大明效力,为大明做贡献即可。
这就是他朱祁钰。
当这些文武百官们下了朝之后,他们很快把这个大捷传遍了整个京城内外。
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连街边的走卒贩夫,都知道了大明北征取得的巨大成果。
这些百姓也许生活不是太好,也许没有太高的文化,可他们的一颗爱国拳拳之心,却是十分的炙热。
甚至,哪怕一些官员,勋贵,皇室的爱国之心,都不如他们。
此时,他们在酒楼,茶馆,地摊,街道……都在议论着这场的胜利。
谁能想到,登基不到几年的这位皇帝陛下,不但逆转了乾坤,同时还取得了接连的大捷。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北征,还是西征,都是这位皇帝陛下亲自部署的。
甚至,在遭到文武百官的劝谏之下,仍旧能力排众议,才施展开来。
就凭这一点,这位皇帝陛下就能位列千古帝王之中。
可以说,整个京城到处都是对朱祁钰的赞扬,对他的敬仰和歌颂。
他的威名,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当然,这些百姓对大明的归属感,也前所未有的感到骄傲和荣光。
这些自不必说。
朱祁钰下了朝之后,同样来到了后宫。
他要把这些高兴的事,告诉自己的母后,以及自己的妃嫔,让她们也高兴一下。
事实上,还未等他来到后宫,无论是太后,还是他的那些妃嫔都知道了北征的大捷。
全都穿戴一新,来到太后的寝宫,不断向她道喜。
太后听到北征大捷之后,又是激动,又是高兴,忙跪倒在地,不断的参拜。
“感谢列祖列宗的保佑啊,让皇帝能够一统天下,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其他的妃嫔,也都是一个个议论不已。
有母族的兄弟跟着北征的妃嫔,更是一个个感到脸上极为有面。
俗话说的好,这些妃嫔的地位如何,除了看皇帝对她们的宠爱程度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式,那就是她们自己母族的强大程度。
比如这次母族中若有父亲,兄弟,侄儿参加北征的,一个个都被推到了前列来。
不但被太后接连夸赞,其他的妃嫔更是连连向她们恭喜。
这绝对是她们感到最荣光的一天。
而且,可以预料,等皇帝陛下一会来了,也绝对会对她们进行夸赞勉励一番。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若她们母族家的父兄能够加官进爵,那么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会愈发的隆重和稳固。
这就是宫中这些妃嫔所向往的。
一是能得到皇帝的宠爱,诞下皇子。
二是母族的父兄能够建功立业,好将来能成为自家的靠山。
很快,朱祁钰便兴奋的来到了后宫。
当看到母后,皇后以及那些妃嫔们衣着极为的隆重之后,他便知道她们都知道了北征大捷的消息。
果然,那些妃嫔们见到他的到来,全都高兴的跪倒在地,恭祝北征的胜利。
“哈哈,快起来吧,今天是极为可喜可贺的一天,朕就不处理政务了,好好陪你们一天。”
朱祁钰摆了摆手,极为宽厚笑道。
同时,上前也扶住了笑容满面的母后。
“皇帝啊,那高句丽的郡城都拿下了国君也俘虏押送到进京城了”
“是的,母后,都拿下了。现在应该都平定了,那个昏聩的国君也押送来了。”
朱祁钰把北征大致的情况,向母后讲了一遍,好让她更为高兴一下。
“好,好,你别你父皇,皇兄强……”
太后慈爱地看向自己的儿子,十分骄傲道
话说,高句丽国都陷落,国君被俘虏的消息,转眼间传遍了整个高句丽。
整个岛屿上的州郡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本就抵抗力孱弱的守军,大部分人都投降了。
当然,也有一些忠于高句丽王室,或者自认为罪孽深重,不会被宽恕的权贵,直接坐船,携带不少的财富,逃亡到了东瀛。
它们当然是不愿意离开自己得势的地方,可是形势逼人,若是留在这里,可能会被那些汹涌群起的百姓围攻而死。。
就算能抵挡住百姓的围攻,也可能会成为大明军的刀下亡魂。
因为他们以前做过的恶太多太多,大明军为了收买百姓的心,定会拿他们开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认为作恶多端的高句丽权贵们,这才不惜的抛家而遁走,甚至有大量的财物,都来不及收拾就走了。
当然,因为曾经国舅爷的关系,他们的所遁走的地方,也只能是东瀛。
至于他们以后是否还能回到故土,那就不知道能不能了。
不过以如今大明帝国的威势来看,他们这些人想要再回到高句丽,似乎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连他们所效忠的国君,都成为了大明的俘虏,整个大岛屿都成为了大明的国土。
可以想象,大明吞下这么大的一块土地,怎么还可能会再立一个王国
他们绝对采取郡县制,加强朝廷对此地的控制,以防止它再落入其他人之手。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皇帝朱祁钰,那可是一位年轻有为,身体康健的主,像他这样的身体条件,就算再活个几十年都不是问题。
更何况,这位大明的皇帝,身体素质可是远超的一般的习武之人。
以他的年龄和作为,接下来大明的数十年,将会更加的昌盛。
像他们这些高句丽的遗老遗少们,想要再从大明的虎口中夺下,那无疑是痴人说梦,简直是一种奢望。
再者,就算他们有那个想法,可身在东瀛,又能得到谁的支持呢
所以在这样的悲观的情况下,此时这些高句丽的权贵们,只想着如何带着更多的财富逃亡。
至于以后,他们才不会,更不敢去想那么多。
此生他们只想逍遥快活地度过这个阶段,再也不去妄想什么了。
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那么他们所带走的财富,也就足够他们在东瀛安然度过晚年了。
可惜,这些高句丽权贵们想法太过妄想了。
此时,在东瀛的岛上,正有一伙人商议着如何趁火打劫,准备劫杀这些高句丽逃难的权贵们。
作为黑龙部族,他们本就依靠在海上抢掠为生。
特别是和春太一郎,他所率领的黑龙劫掠团,更是海上极为有名的团伙。
他们也许不是人数最多的海盗团,更不是势力最强的,可是他们的名气却一点也不小。
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他们足够的狠辣,足够的凶残,足够的没有良心。
只要放下所有,那么不管是谁的金银珠宝和货物,都任由他们攫取。
本来他们在海上过的十分逍遥,不是抢劫海上的商船,就是到大明的东海岸的城池,去烧杀抢掠。
可以说,他们的日子过的十分逍遥快活。
他们又不占据城池,只杀人抢夺财物,所以每当大明的朝廷派出大军前来围剿他们的时候,他们早就抢夺到大量财富逃之夭夭了。
大明的海岸线足够的长,地域足够的广阔,可以说在这数千里的海岸线上,数不尽的富裕城池和村庄,任由他们抢夺。
大明官军防守的严,他们就换一地。
反正他们都是轻装上阵,打了抢了就遁走,所以,日子过的逍遥且快活。
再加上,大明沿海的有一些奸商,又与他们勾结,不但为他们这些东瀛倭寇提供情报,而且,还帮助他们销账。
更有甚者,这些大明的不法商人们,甚至出钱出力出人,帮助他们抢夺他们自己的沿海城池。
也正是有着这些汉人的奸细帮助,他们才会一直平安无事。
谁曾想,从前年开始,他们的日子就不过了。
不是因为大明的沿海居民内迁了,也不是他们的财物少了,而是因为大明换了一个新皇帝朱祁钰。
自从这个皇帝登基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选拔人才和将领。
并且加大了海岸线的防守,以及追捕那些奸细商人,以及任命了不少能力出众,有作为的官员。
在这些措施之下,顿时间,他们连连吃了不少的败仗。
为此,他们黑龙部族的劫掠团,曾联合了其他的劫掠团,大战大明的官军,谁曾想他们这些劫掠团在那大明的精锐前面,却是不堪一击。
那场战争,直接让他们这些劫掠团折损了大半的人手。
可以说,直接元气大伤。
再也不复曾经的那般强大,也再不敢肆意去大明的沿海去抢掠去了。
无奈之下,和春太一郎只得带着仅剩的残余,返回到了东瀛,依靠着曾经抢来的剩余财富度日。
当听闻大明对高句丽展开了攻打之后,他也曾经想过带着部下,去做佣兵,以此能从高句丽王室那里获得大量的佣金财富。
谁曾想,他派去的手下,刚报出了他们部族的番号,就被高句丽人给赶了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而是因为他们黑龙部族的劫掠团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
以至于那些高句丽的官员,一听是他们,就立即心生厌恶,直接考虑都不考虑,就把他们给驱赶走了。
和春太一郎虽然心中气恼,可也是没有办法,要知道他们回到东瀛之后,也没少劫掠高句丽。
现在凑上去,人家没有杀他的使者,已经足够给他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