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诱惑

“果然是好。¢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李承乾看着手中墨迹未干的《鹧鸪天·烧尾宴赋》大笑道:“看来我朝的文脉,并不逊色于前朝啊。”

和这种有了灵感就能创作的原作者相比较,只会借鉴的李承乾先天就弱了一些。

不过不打紧,反正李承乾也不需要靠这个扬名,他反而会督促这些人将自己原本的诗作都写出来以后,再去创造新的。

到时候..唐诗,可就不止三百首了。

“叔正,这批进士的去处...”

坐在李承乾左侧的崔季舒回答道:“按照陛下的吩咐,除了进士科的几位以外,七成都安排到定西都护府去了。”

“很好。”李承乾点头:“顺便安排一部分崔家族人先迁移过去吧。”

“其余的族人,也不急着现在就全部迁移走,等到新修的道路修缮好以后,他们再动身也来得及,也好给崔家一点时间变卖家财。”

像两地崔氏这么庞大的家族,就算只迁移了三分之一,留下的空额也足以让本地的百姓前途光明起来。

而且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没什么远大梦想且不属于核心领域的崔家普通族人,走的都是堵塞上升通道的罪魁祸首。-芯·完,夲!鉮*占. ,首!发.

罪魁祸首走了,上升通道打开了,社会的生命力蓬勃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修筑一条三厘米厚、三米五宽的水泥路,每修一里地,便需耗费十八吨水泥。若从洛阳一路延伸至定西都护府,六千里蜿蜒曲折的官道,粗粗一算,竟需十万吨之巨。

十万吨水泥!

这个数字光是念出来,便足以让人心头一颤。

莫说是崔家这样的世家大族,纵使将整个关陇豪门的家底尽数榨干,怕也凑不出如此惊人的耗费。

然而,这却是不得不花的钱,因为相较于首接铺设铁轨的天价,水泥路反倒成了最省银子的选择。

而且李承乾心里清楚,这路,非修不可。

不仅是为了贯通东西,畅通驿道,更是要借此机会,彻底将水泥的产量提上去。

往后的大计,无论是筑城、修渠,还是铺设那能省下无数上等木材的混凝土轨枕,都离不开这灰扑扑的粉末。

且若真能用混凝土轨枕替代木枕,光是从洛阳到定西都护府的这条横贯大唐东西的铁路省下的楠木、柚木,就足以多造几十艘艘战船。

想到这里,李承乾指尖轻叩案几,他觉得自己真的好穷啊,穷到修条路都要斤斤计较的地步。/鸿\特~小\说^王′ ~首,发_

但若是公路和铁路这两条条灰白色的长龙一旦落地,大唐的筋骨,便又硬了几分。

“先顾着眼前吧。”李承乾看着夜景,突然觉得这烧尾宴有些索然无味了:“不知道冲弟这一次能够给我弄来多少白银。”

“若是倭奴的白银产量,一年能够达到三百万两的地步,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但若是如此,便代表着整个倭奴国的人,都将沦落为矿奴,而且偌大的领土,也丧失了成为功臣封赏的资格。

挖矿的高句丽亦是如此,若是把他们变成大唐功臣的封地,虽然在某些地方极为有利,但是在压榨吸血这方面,便极为不利了。

“迁移...”

和烧尾宴和诗词相比较,皇帝和首辅所谈论的事情倒是更吸引人一些。

“陛下这是要让齐国公作为第一个被封赏的功臣吗?”

长孙无忌看着那些陷入短暂骚乱之中的群臣,出言问道:“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若论功劳,我朝功劳比齐国公大的,可不在少数啊。”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今,一个真实的案例摆在眼前了,一个藩国的建立,代表着不知道多少个职位的空缺,而这些空缺,显然大部分都是由藩王本族人担任的的。

因为在封建社会时期,宗族,便是朝廷诸官吏最大的支持,每一个朝廷重臣的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宗族存在。

这些重臣回馈宗族最好的方式,便是给宗族里面年轻的一辈提供当官的途径。

而什么途径,能够比一个藩国来的好?

往常的时候,虽然说李承乾说过封藩王的事情,可不是没有实际行动吗?

大家都将其当成了皇帝的大饼,现如今,崔家都要迁移族人了,这还是大饼吗?

这明显是己经要咬到饼,且马上要吃到肚子里面去了!

这又如何不让人着急呢?

“舅舅说的有道理。”李承乾不否认这一点:“只是诸位的家族,可有一个比得上齐国公家里面?”

“我封赏的岂止是叔正一个人的功劳,是崔家的功劳。”

皇帝的话让很多目光火热的人瞬间低下了头,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两家,便是在世家之乱以前,也是中原世家之首。

如今在经历世家之乱以后,中原的世家势力大不如前,崔家和别家的差别就更大了。

要说让他们像崔家一样,拿出雄厚的底蕴迁移出去...也是挺为难人的。

“所以这个开创之举,有且只能有崔家来承担。”李承乾耐心的说道:“等到崔家立足脚跟了,自然会有其他老臣封赏过去。”

“西域二十七国,便足以容纳二十七个藩王。”

“再往西边,还有更加广阔的领地可以封赏,唯一值得担忧的,便是你们的功。”

他的目光扫视群雄:“到底能不能从我这里,换取一块封地。”

裂土封王。

到底要何等的功绩,才能够裂土封王啊!

“来!”

李承乾举起酒杯:“为齐国公贺,更为你们贺。”

“为陛下贺!”

新科进士们在盼望着为官,朝廷重臣们在期望着裂土封王。

一个合格的君王,需要的不仅仅是雄才大略,而是在于他能不能将朝廷上下的心拧到一起去。

从今天看来,李承乾觉得自己做的还挺不错的。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都有一个盼头。

而大唐,也因为这些人的活力变得更加伟大。

.................

“???:倚门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