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烧尾宴
正在看着下方,找寻自己儿子身影的魏征被万俟卨话拽了回来,他皱着眉头看着万俟卨,神情有些不悦。
魏征有些不明白,平时颇有贤名的万俟卨,怎么还有这么一副面容?
其实魏征不知道的是,这才是万俟卨真实的面容,他本就是一个极端唯上的臣子。
即皇帝喜欢什么的臣子,他就做什么样的臣子。
他现在有那么好的名声,只不过是因为李承乾喜欢这类臣子罢了。
若是那天李承乾贪图享乐了,万俟卨也会及时扭转自己的风评。
“有倒是有。”
李承乾颇为意动,但他的目光看到来到定鼎门下的辛弃疾,这位词中之龙的身上以后,却又放弃了。
当着人家面借鉴人家的智慧,李承乾有些拉不下来这个脸面。
这也是导致李承乾近来诗词之道进展颇浅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当文抄公抄来的诗词,会不会在某日遇到他的原主人。
那种场面...相当尴尬。
“但细细想来,今天这场烧尾宴的主角,是他们。/精/武,暁+说-蛧` ~无¨错^内?容?”李承乾笑道:“我就不去争他们的风头了。”
“今科士子一定很庆幸今日陛下没有作诗。”杜荷颇为认同李承乾的观点:“否则任凭他们如何绞尽脑汁,都无法企及陛下的文才。”
“他们的文采与陛下相比较,就如同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听到杜荷说完,魏征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这才过了多久,怎么满朝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就没有一个能够约束陛下的吗?
如此下去,长久以往,便是一个圣君、明君,也被这些人给惯成昏君了。
“咳咳。”
李承乾伸手制止了杜荷还要继续说下去的想法:“这种事情私下说就行了,别在这种场景下说。”
不愧是好兄弟,没白疼你。
“陛下。”
魏征的眼神难得的严肃起来:“君子慎独啊。”
他一个都快要退休的人了,看到这种情况,是真的很害怕李承乾这么一个明君典范硬生生被这群阿谀奉承的人带偏了。
如此看来,是时候写一封信给在河北授课的张玄素,让他回来了。
“魏师,杜荷美我者,乃私我也为,万俟卨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李承乾看着魏征严肃的眼神,收敛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我能够分清的。”
“不过我倒是有一件事需要魏师帮助。”
“陛下请言。”
“这个高昌国的鞠文泰都回来了...我的静塞军呢?”李承乾说道:“培养这三千静塞军,可花了我足足一百万两白银,如今却在犬...在太上皇的带领下留在定西都护府了?”
“太上皇想做什么?他还想打穿西域不成?”
“我刚刚组建的定西都护府哪里有余力支撑他劳师远征?”
“所以还请魏师写一封信给太上皇,让他戒骄戒躁。”
影响一个朝代统治范围的从来不是兵力,而是交通手段。
从西域高昌到东都洛阳的六千里驿路,是丝绸之路上最残酷的耐力试炼。
无论军报飞骑还是大军远征,时间与风沙同样锋利。
在征伐高昌国期间,往返两地之间的信报皆由“铁鹞子”精锐接力,沿途累毙良马37匹,也堪堪用了22日才抵洛阳,鞠文泰也是走的这条路来到的洛阳,沿途的疲劳差点把这个高昌君主给累死了。
在洛阳到定西都护府的路上,连月光都是迟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洛阳比长安更适合统治中原地区,但李承乾还没有着手废除两都制的原因。
他是想将西域的蛮夷之地尽数化为李唐的藩国的,至于治理中原这种入门级的难题,交给李诹练手就好了。
“太上皇也该回来了。”魏征的注意力顿时被李承乾转移了:“那么一支军队一首留在定西都护府,陇右道的后勤压力不知道有多大。”
“钱平,你遣人去问问贺逻鹘准备好了没有,这场大戏的压轴节目,可是他的歌舞团。”李承乾看着魏征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赶忙转身离开:“杜荷,城阳他们被我关禁闭了,你去将她们带出来,并告诫她们,再有下一次,可就没那么走运了。”
“诺。”
杜荷想到自己的未婚妻,也是有些红光满面了。
转眼之间,原本热闹的城楼,在皇帝率先离开之后,顿时变得冷清了不少。
“陛下,唉,陛下!”
回过味来的魏征,刚想说些什么,发现皇帝的人影子都看不到了。
“这人老了是真碍事啊!”魏征敲了敲自己的脑子:“怎么就被岔开话题了呢?”
不过太上皇的事情确实是要事,魏征也在思考起来如何向太上皇进谏。
.............
皇宫中的宴会分为三处,新科进士一处,文武百官一处,皇室宗亲一处。
新科进士席间,辛弃疾己接连饮下数十杯御酒,面不改色,反倒越喝眼神越亮。
同科进士们起初还与他碰杯对饮,可几轮下来,见他酒量如海,自己却己头晕目眩,生怕再饮下去失态御前,误了前程,便纷纷摆手告饶。
辛弃疾兴致正酣,却见席间渐渐冷清,正觉无趣,忽听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一队身着绛紫宫袍的宦官在内侍卫的簇拥下踏入殿中,为首的太监总管手持拂尘,面含笑意,嗓音清亮:“圣上口谕——今科进士才学出众,特命即席赋诗助兴,优等者,赏!”
话音一落,席间众人面面相觑,既兴奋又忐忑,能在御前展露才华,自是莫大的机遇,可若诗作平庸,反倒贻笑大方。
当朝圣人可就是不折不扣的文宗,若是污了圣人的眼睛,那可是大罪过。
正踌躇间,辛弃疾己朗声一笑,大步出列,拱手一礼:“既蒙圣恩,辛某愿抛砖引玉,献拙一首!”
他目光炯炯,袖袍一挥,墨香未落,豪气己盈满殿中。
“《鹧鸪天·烧尾宴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