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大忽悠秦桧

长孙冲引着秦桧走了不一会的功夫,便见到了一个相对矮小的人骑着马正在朝着这边来。·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以倭奴的平均身高和当地战马的高度来讲,远远望去,就像是看到猴子骑马一样。

滑稽可笑。

“公子。”

苏我入鹿远远的看着长孙冲,连忙下马步行以示尊重。“我听闻公子有贵客至,特来看看有什么能够帮上忙的吗?”

“你来的正好,这位是来自洛阳的秦御史。”长孙冲对着苏我入鹿略微颔首。

他这种天朝贵公子的仪态,让苏我入鹿目眩神迷。

“秦御史,在下是苏我氏的苏我入鹿。”

苏我入鹿看着秦桧,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用着自己跟随在长孙冲身边学到的京兆雅音朝着秦桧恭声问好。

秦桧还以拱手礼。

而苏我入鹿看着秦桧那标准的礼节,也连忙将双手平行相叠、拇指相交合抱在胸前,前臂稍稍上举,手臂形似抱鼓。

这是标准的大唐礼节,表示向对方致意。

秦桧听着苏我入鹿那还算标准的京兆雅音,看着那标准的拱手礼,略微惊讶的说道:“看来你有一个沐浴王化的心啊。~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

“在这种地方能生出这么一颗向上的心出来,真是颇为难得。”

“都是在长孙正使身边耳濡目染得来的。”

“很好,有没有兴趣作为倭奴的遣唐使,去大唐学习一段时间?”

秦桧赞赏的看着苏我入鹿提议道:“你们倭奴的文脉太落后了,若是像你这样的有志青年,能够多多的在大唐学习一番。”

“等到将来你们回到倭奴以后,定能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文明。”

大唐就是文明的样板,以倭奴为例的蛮夷,如何让自己的国家更加文明,自然是抛弃自己所有的文化和文字,全身心的投入到唐文化当中,用汉字,习汉语。

汉字和汉语,就是这颗星球上最为高级的语言,这是任何语言都没法比拟的。

“我..真的可以吗?”

苏我入鹿有些激动,这就是他做梦都想要的事情啊。

能够去繁华的大唐,去世界的中心看一看真正的皇帝是什么样的。

他们倭奴这些只会屮自己侄女和孙女婿的君王,在真皇帝面前,算得上什么君王?

不过是一群穿着衣服,假装自己是人的猴子罢了。

“当然可以,大唐就在那里。-躌?4¨看¨书\ /免+废`跃′黩*”秦桧温声说道:“大唐的大门,会永远为那些真心仰慕文明的人所开。”

当苏我入鹿这一批新青年被汉文化彻底同化了以后,或许都不用动用武力,倭奴就会彻底的衍化成为汉文明的次级文明。

主体文明对于次级文明的先天压迫力,是无与伦比的。

即便是主力文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空窗期,但当他逐渐崛起的时候,次级文明就会逐渐回忆起无力感。

那种往上数几千年,都仰望在别人鼻息之下的无力感。

穷则搁浅争执,达则自古以来,中原文化良好的记史的习惯,为自古以来提供的证据,简首无懈可击。

“我...我愿意!”

苏我入鹿都忘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了。

什么君王的承诺,家族的延续,哪里有去大唐留学,学习汉文化来的重要?

因为汉文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孺子可教矣。”

秦桧点点头:“长孙少监,就麻烦你的船,再多带一些留学生了。”

“无碍,反正船上的空多的是。”

“不过,大唐虽然可以让你们留学,但是知识可是无价的。”

秦桧转过头来和苏我入鹿说道:“轻易得来的东西,总是显得那么的廉价。”

“所以....”

“我明白!”

苏我入鹿腰大幅度的弯了下来:“我会回去筹集让上邦满意的礼物,当作我们的拜师礼。”

“我就喜欢你这种聪明人。”

秦桧今天的心情特别的好。

等到这批新青年留学回来,这里的金银矿开采规模估计也就成熟了,一年数百万两白银的流入,也足以让大唐的财政逐渐从铜本位进展到银本位了。

不管是从储存还是运输来讲,银子都比铜钱便捷多了,也只有这样,商品的流通才会更快一些。

不然买一些大额商品,那付钱的铜钱,都要用马车来拉,何其的不便?

等到银本位成熟以后,就是进行下一步的时候了。

而倭奴的岛屿,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自然还有其他的作用,那便是用倭奴的岛屿当作跳板向更东边探索,看看海的对岸究竟有什么。

开拓海权,可是来自皇帝的天意。

只是大唐目前受制于航行技术,一时还无法达到皇帝的目标罢了。

因为向南开拓海权,还有着先例和陆地可寻,但到海对面去,那就真的是十死无生了。

秦桧很怀疑,海的对面...真的有什么东西吗?

但秦桧记起自己听陛下说过,说什么海对岸,有殷商的遗民..

既然有殷商时期的移民, 说明还是能够过去的。

但...他们...当年是怎么过去的?

难道中原的航行技术中间丢失过一部分?

秦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不过他没思索多久,便抬头说道:“你的速度要快,第一批船就要开了。”

“我的承诺,也仅限于长孙少监这批次的船,等到他们离开倭奴,回到大唐以后,我的诺言,便不奏效了。”

“我这就去。”

苏我入鹿心中紧张感倍增,他牵着马后退几步,然后上马快速离开。

“真的像猴子骑马。”秦桧喃喃道:“但是陛下又没来过这里,陛下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将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与困而学之。

而陛下,似乎就是生而知之的存在。

“景教这个宗教,真是傍上真神了啊。”

秦桧面色复杂的望着天空,道教和佛教信仰的神存不存在,秦桧并不知晓。

但是景教的神皇....似乎是真的。

这种隔着万里,得知消息的本领,根本不是人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