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真皇帝的威严

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可以解决人。`l^u_o¢q`i\u.f_e?n¢g~.¢c^o¢m′

宗室冗余的问题不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吗?你把人豆沙了!那不就相当于解决问题了吗?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能够活过武周时期的宗室都寥寥无几了,宗室冗余问题,就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等到李氏宗亲缓了一些时日,又遇到了一日杀三子的李隆基,再然后就是安史之乱。

就解决宗室问题这一块,大唐可太权威了。

“快些经过吧,别扰了他们的生活。”

李承乾笑呵呵的扫过那些火热的眼神,他虽然说是穿着便服,但他当时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常过来找冯道和孔颖达。

时间才过去短短两年左右,国子监里面的士子更换的并不多,还是有很多人认识李承乾的。

但士子依旧是士子,太子却变成了皇帝。

这让不知道多少国子监士子心中痛恨当初为什么不努力一些,闻于太子前。

虽然闻于太子前的难度依旧很大,但难度再大,也没有闻于皇帝前的难度大啊。

而且纵观当今朝堂当中的新贵,可都是极为年轻的一批,甚至放在本就是学院性质的国子监里面,这批新贵的年龄都属于年轻的了。\零^点/墈/书^ \冕!费!阅_读\

可惜理想中的机会也只是机会,最终只能让自己悔恨,他们当初谁又能知道,太子登基这么快呢?

其实就算知道李承乾很快又能如何?

你不仅要看看太子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你还要看看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达标。

“士气民心皆为所用啊。”

长孙无忌看着那些火热的眼神感叹道:“当年隋炀帝要是知道体察民情,也不至于落得那种下场。”

“他不会的。”

李承乾语气平淡的说道:“人都是这样,若是人人都知道做对的事情,那就不再是人了。”

“就好像是三国时期,都知道礼贤下士是个好名声,爱民如子能够提升民心,可那些人,连伪装都不愿意伪装,何谈做对的事情呢?”

“更别提杨广那种货色了,孔师对他的评价都是,生下来不如没生下来,何谈体察民情呢?”

他能够将皇帝的职业和个人的身份分得开,是因为他有一段人生并不是作为太子降生下来的,甚至说,那段人生塑造的价值观,才是他现在的三观。

而在这个时代,连世家豪强的子嗣都不将自己和百姓视为同一种族,更何况天皇贵胄呢?

刀子不砍到身上,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不会死的。,d,a′w~e+n^x`u¨e~t_x¨t-.\c^o`m^

“孔颖达吗?”

长孙无忌嘴角扯动:“以他现在的威望和所行之事,若是后世奉行他的学说,隋炀帝真的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也不算全都是错吧。”

李承乾话音一转:“至少他将天下让给了我家,不然想要在和平年代造反,即便是太上皇,也不行。”

“而诸如卫国公之流,未尝不是上天赐予大隋的卫霍,只是他接不住罢了。”

言罢,李承乾抬脚走去,他所行之处,犹如分海一般,将人流分开,那些国子监的士子们,目光所行的河流,托举着李承乾不断上行。

“民心吗?”

李治跟在李承乾的身后,一同享受着分海的感觉,但他也知道,那些人敬畏的并不是他,而是他身前的皇帝。

真正的皇帝,并不需要什么其他的职位来彰显自己的权力,他只需要端坐在王座之上,所言之事便足以号令天下。

..............

教室中,平静的气氛依旧在此处延续。

商君五马分尸,晁错腰斩。

这二位都是改革付出的代价之一,而如今朝廷多改革,难免也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或者说,你不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又何谈是改革呢?

那些既得利益者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肯定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反抗。

“学生不懂,请老师指点迷津。”

狄仁杰脑海中闪过权谋、帝王心术种种东西,但他总觉得冯道说的应该不是关于这些方面的。

“因为民心。”

冯道丝毫不卖关子的说道:“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政策的好不好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是百姓的生活有没有改善,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回应的。”

“如今朝廷新政,政一便在均田,均世家豪强的田分给百姓,百姓有了利益,自然会全心全意的拥护新政。”

“有了立根之木,便是有野心家想要蛊惑百姓造反,也苦于无从下手,而没有了百姓为军为将,世家豪强拿什么来反抗朝廷呢?”

“这一点,卢照邻家里面应该最为清楚吧?”

听着冯道的话,卢照邻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他从一个范阳有名的神童沦落为洛阳的普通孩子,不就是因为自己全家都获罪了吗?

卢照邻出身的范阳卢氏,是世家之乱之中最为丢脸的世家,没有之一,诸如郑家、王家,还聚集起了人试图反抗一下,卢家是人都没聚集起,全家就都被自己的好联姻范家出卖了。

因为范家,也要从卢氏的尸首中分得一块肉来,这些人,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的,只要分化制衡,永远站在大多数人这一边,事情就能简单许多。

“至于其他的,就在于皇帝了。”

冯道继续说道:“以太上皇的威望,可以做到削减封王而没人敢于反对,故汉景帝要斩晁错平息众怒,而太上皇却可以平稳削藩。”

“以陛下的十六岁便领兵征讨吐谷浑灭国之功,十七岁领兵东征北讨,平定谋反的卢、郑、王家的功绩来讲,陛下推行新政,也从不需要和任何人商议。”

裴行俨,李彦仙,薛仁贵,苏定方,高宠,陈庆之,张议潮,李嗣业,李光弼,郭子仪,这种超豪华的武将天团又不是开玩笑的。

全都是在历史上都能排得上名号的名将,你敢反抗新政,就难免要动刀动枪,但你一旦有叛乱的名头。

朝廷随便出动一位将领,都足以将其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