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历史新星
武将之后,便是张浚、于谦、海瑞、赵贞吉、崔季舒、夏元吉、文彦博....组成的超豪华文臣天团。·兰~兰-雯?穴` ¢已¨发·布/醉\歆·章/洁¨
哪怕是诸葛亮面对这种这阵容,一矿打一矿都只能举手投降,更别说拿一矿打大唐这种家底子了。
而且大唐真的有火炮,这是纯纯的科技碾压,他轰你一轮,你的城墙就塌了,你射他一轮,也射不坏这种铁疙瘩。
就这种班底,便是随便挑一个乱世去逐鹿天下,都有九成以上的胜算了,更别说多改革,推行什么新政了。
至于为什么是九成?
是因为天上掉陨石这种东西,有些人是根本防不住。
就在冯道引经据典,并参杂着个人的理解授课的时候,三个人影在外边偷偷的看着里面。
“听的还蛮认真的。”
长孙无忌看着长孙濬正在认真听课,悬着的心终究放下了。
按照以前的惯例,长孙冲、涣两兄弟在府中上课的时候,基本上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
如今长孙濬能够认真听讲,不管成绩如何,至少在态度上就很端正,这让长孙无忌格外的欣慰。
“或许,以前就该让那俩兔崽子来国子监上课的。¨零?点\看¨书/ !蕪!错¢内?容+”
长孙无忌突然有些后悔让长孙冲入仕太早了。
因为如今长孙冲的官位是越来越高,但是智慧和知识基本上是一点没涨。
什么官场的潜规则,人情世故什么的,长孙冲搞不懂,也没想过要懂,他一直是在用一种几乎裸奔的方式在官场上一路横行。
这种人,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在官场上一直待下去。
无他,全是操作,一点数值都没有。
“看看象儿,再看看你,你有一点做叔叔的样子吗?”李承乾瞥了一眼李治,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这如何让我放心让你出去?”
“我还小。”
李治下意识的说道:“等我成年了,我就一定会成长起来的。”
“我看是等我的鞭子抽断了,你就会成长起来了。”
“牛...牛皮鞭子抽断吗?”
李治捂着自己的小屁股,脸色异常的难看。
牛皮本就是极为有韧性的毛皮,而牛皮鞭子,便是由四根牛皮绳编织出来的鞭子。
若想要将一根上好的牛皮绳子抽断,那真是需要一代代的往下传才有这种可能。*x~z?h+a-i!s+h,u!.~c¨o_m-
他的小屁股,虽然能够治愈,但是和一个死物拼寿命,显然是划不来的。
“兄长,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李治小声说道:“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话聊解决,千万不要动用武力。”
“武力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是吗?”
李承乾对此不置可否。
要是不动用武力,纯靠非武力手段解决问题,他肯定是能登上皇位的,但就是登上皇位以后,他这些兄弟姐妹们,能够活下来几个,那就不知道了。
兄弟且不顾,何谈其他人?
他晚登基一年,长孙无忌掌握权力的概率就会一年比一年大,甚至说文德皇后去世以后,就李二那性子,是肯定不会看着自己的好兄弟在家赋闲的,他是一定会将长孙无忌提出来做官的。
一旦没有压制住心中的欲望,长孙无忌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趴在窗户上看自己儿子上学,也很难说。
因为人心中的欲望,就好像是高山上的巨石一样,一旦滚落,便不是常人所能阻拦住的了。
“兄长..您是皇帝,可要以仁德治理天下,千万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动用武力啊!”
李治看着不发表意见的李承乾,心中颇为不安。
他不怕李承乾话聊,就怕李承乾动用武力。
就他这个小胳膊小腿的,跑都跑不了。
“当然,我是皇帝嘛,自然要以人的治理天下。”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继续投到教室里面。
这些人当中,他最为看好的便是狄仁杰和张柬之了。
这两人都巨能活,是少数熬过那批功臣然后从政的名臣。
贞观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或许有一些才学和能力能够和这两个人并肩的。
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为当世翘楚。
如寿命不够,没有熬死那些老臣子。
如运气不好,一颗明珠被麻袋蒙住了,是真的一点光芒都散发不出来。
但历史的长河就是这样,淘洗出来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无法挑剔的人才,即使是小人物,只要是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某些部分。
运气,虽然玄之又玄,但这真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张柬之还大狄仁杰五岁,本来应该混的比狄仁杰好才对。
但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张柬之还要被狄仁杰捞一把才能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出将入相。
从年少蹉跎到了老年,所幸的是寿命长,不然还未到发光的时候,便已经去世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要推广教育的原因,能够挖掘历史名将、名臣固然省事。
但若是自己能够培养出来那些没有名声流传在后世,但能力亦颇为不俗的人才出来,那种成就感,才是真的。
“这些人当中,有陛下颇为重视的人吗?”
收回看向长孙濬的目光,长孙无忌询问道:“是那个叫狄仁杰的,还是那个叫卢照邻的?”
“都是,但我更在意的,是那个叫张柬之的。”
李承乾颔首说道:“出将入相,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若不是狄仁杰拦着,张柬之早就提刀匡扶唐室了。
在讲道理这一块,还是刀子的道理更锋利一些。
“出将入相,陛下对他倒是颇为看重啊。”
长孙无忌有些诧异,旋即看向里面那个听课格外认真,但是外表气质平平无奇的张柬之。
若是个神童,这般年纪也该有名声传出来了才对。
但他为何从未听过张柬之的名头呢?
“他是被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看重的人才。”
李承乾说道:“令狐德棻说他是王佐之才,正好象儿要外出就藩。”
“我也想看看,这个王佐之才,究竟有何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