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天子禅让,文武激昂劝登临,荀彧释然终附议

武王府大殿内,灯火如昼,映照着满殿文武的脸庞。

刘昊身着玄色王袍,缓步走上主位,目光扫过阶下众人。

满殿文武齐齐起身,拱手行礼:“参见武王!”

“诸位免礼,入座吧。”刘昊抬手示意,声音沉稳有力。

待众人落座,刘昊率先举杯,目光落在公孙瓒、吕布、赵云三人身上,笑道:“公孙将军、吕将军、赵将军,此次颍川大捷,诸位功不可没。本王敬你们一杯,辛苦了!”

三人纷纷起身激动的举樽,齐声应道:“为武王效力,不敢言苦!”

一饮而尽后,刘昊又对其他文武略作寒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殿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众人都意识到,今晚的重头戏即将上演。

刘昊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缓缓开口道:

“今日朝堂之上,戏尚书一番言论,想必诸位都已听闻。唉,戏志才啊戏志才,你这一番话,可真是把本王推到了风口浪尖啊。”

戏志才闻言,当即起身,躬身道:“武王此言差矣!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皆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如今大汉虽有起色,但诸侯割据之心未死,天下未定,正需一位雄主力挽狂澜。武王功盖寰宇,德被四海,唯有武王登临天子之位,方能震慑宵小,安定天下!”

“说得好!”

早已经压制不住的张宝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道:“戏尚书所言极是!想我等出身黄巾,若非武王,早已身首异处。如今武王平定北方,击退群雄,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武王的功绩。陛下仁厚,但非雄主之才,禅位于武王,乃是天意民心!末将张宝,支持武王登基,成为天子!”

张梁也紧随其后,起身附和道:“末将张梁,亦支持武王登基!我等黄巾旧部,愿誓死追随武王,共创盛世!”

张宝、张梁两人言辞恳切,语气激昂,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刘虞坐在一旁,面色复杂,欲言又止,他虽敬佩刘昊,但心中仍对汉室存有一丝执念。

就在此时,荀彧起身,脸上带着几分忧虑,沉声道:“武王,诸位将军,禅让之事,非同小可。古有尧舜禅让,传为佳话,但那是因为舜、禹有德有才,能承大任。如今武王虽有大功,但陛下尚在,此举恐有违祖制,不符纲常啊。若开此先例,他日若有不肖子孙,岂不也可效仿禅让,动摇国本?”

荀彧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大殿内的几分热烈,让支持刘昊登基的众文武面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刘昊看着荀彧,神色平静,并未动怒,只是说道:

“文若所言,不无道理啊。本王也正有此顾虑。”

“哼,文若此言,未免太过迂腐!”

就在这时,郭嘉忽然冷笑一声,起身反驳道:“文若只知祖制纲常,却不知时移世易。昔日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皆是为了社稷安危,传为美谈。如今陛下虽非昏庸,但确实无力掌控大局。若非武王,洛阳早已沦陷,大汉江山早已分崩离析。”

“武王凭一已之力,平定北方,击退群雄,百姓归心,将士用命。这大汉的半壁江山,都是武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军队是武王的军队,百姓是拥护武王的百姓,若非武王,陛下何以安坐龙椅?”

郭嘉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愈发响亮道:“禅让并非篡逆,而是顺应天意人心。武王登基,乃是为了完成未竟之业,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至于文若所言的先例之忧,更是杞人忧天。武王之后,必有贤明子孙继承大统,岂能容忍不肖之辈胡作非为?更何况,我等辅佐武王,日后子孙们,也定会辅佐武王的子孙,确保大汉江山永固!”

郭嘉一番话,言辞犀利,逻辑清晰,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张飞猛地一拍大腿,大声道:“郭军师说得对!俺老张不懂什么祖制纲常,只知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能打胜仗,谁就该当这个天子!武王就是这样的人,俺老张支持武王!”

“支持武王!”

“武王登基!”

大殿内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众人纷纷起身,高声附和。

荀彧站在原地,脸色变幻不定,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又看了看神色平静的刘昊,心中百感交集。

荀彧也知道,郭嘉的话虽然犀利,却句句在理。

如今的大汉,早已不是昔日的大汉,刘昊登基,已是大势所趋。

荀彧如此想着,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刘昊深深一揖,沉声道:“武王,臣之前思虑不周,多有冒犯。如今想来,郭军师所言极是。为了大汉江山,为了天下百姓,臣荀彧,愿支持武王登基!”

刘昊看着荀彧,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这个顽固倒是终于开窍了,笑道:“文若能理解,本王甚是欣慰。”

荀彧的表态,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大殿内的众人彻底拥戴刘昊了。

刘昊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殿文武,朗声道:“诸位的心意,本王已知晓。但禅让之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本王在此承诺,若真有登基之日,定当以天下为已任,励精图治,不负苍生厚望!”

刘昊郑重表态,让众人皆震动!

“武王万岁!”

“武王万岁!”

满殿文武齐齐跪倒,高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