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天子禅让,洛阳震动,武王举办夜宴

戏志才于朝堂之上请天子禅让的谏言,如同一道惊雷在洛阳城炸响,短短半日,消息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朱雀大街上,往日里讨价还价的喧嚣被一种异样的亢奋取代。

卖肉的屠户抡起砍刀,将案板剁得砰砰作响,大声道:“天子禅让?我看行啊!想当初武王一战大破侵袭大汉的异族,那等神威,岂是常人能及?如今又独战天下诸侯,保我等安居乐业,这天子之位,当该是武王的!”

隔壁杂货铺的掌柜探出脑袋,接过话茬,笑道:“可不是嘛!自武王入主洛阳,咱们洛阳百姓才有了安稳日子过。红薯神种救了多少人命?水泥路通了多少地方?再看看陛下……唉,不说别的,光是那份怯懦,又如何镇得住天下群雄?”

酒肆里更是人声鼎沸。

几个喝得面红耳赤的汉子拍着桌子争执。

其中一个虬髯大汉猛地灌下一碗酒,大声道:“依我看,戏尚书说得在理!武王功高盖世,民心所向,武王登基为帝有何不可?武王不为天子,如何用霹雳手段镇压群雄,难道要让那些诸侯再起兵戈,让我等再受流离之苦吗?”

“说得好啊!”

邻桌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起身,朗声道:“昔年尧舜禅让,传为佳话。如今武王德配天地,功盖寰宇,陛下若能效仿先贤,禅位于武王,实乃大汉之幸,天下之幸!”

一时间,酒肆里叫好声此起彼伏,竟无一人反驳。

消息传入世家府邸,气氛却截然不同。

杨府内,杨赐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怒斥道:

“荒唐!简直荒唐!君臣有序,岂能妄议禅让?戏志才好大的胆子,竟敢撺掇武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杨彪坐在一旁,面色凝重地捋着胡须,沉声道:“父亲息怒。此事恐怕并非戏志才一人之意,你我都清楚,如今洛阳内外,多少人盼着武王登基?民心所向,非人力所能逆转啊。”

杨赐闻言,气得浑身发抖道:“民心?那是被刘昊的小恩小惠蒙蔽了!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社稷易主?”

………

蔡邕的府邸里,气氛同样沉重。

蔡邕刚从街上回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父亲,外面都在议论禅让之事,您怎么看?”蔡贞姬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问道。

蔡邕接过茶杯,叹了口气道:“唉,戏志才这一步棋,走得太急,却也太狠。朝堂之上,老臣们虽极力反对,但你我都看得出,武王登基,已是人心所向。”

“这一次,怕是武王麾下众臣想借着这一次大胜,让武王趁机登临天子之位啊!”

蔡邕唏嘘说道,想起方才在街上听到的议论,百姓们对刘昊的拥戴之情,那绝非虚假。

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期盼,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掩盖的。

“可是,禅让毕竟有违祖制,若是一些人用此来阻挠,怕是洛阳又将变成了多事之秋了……”蔡贞姬轻声道,她自然希望刘昊能够登临天子之位。

如此她姐姐蔡文姬很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那么,她的地位都上涨了,只不过她也是明白这其中怕是有很多阻碍。

蔡邕摇了摇头,倒是出奇的站在了刘昊这边,道:“祖制固然重要,但天下安定更重要。如今诸侯环伺,若没有一位雄主镇住场面,大汉江山怕是真的要分崩离析了。刘昊有雄才大略,又能体恤百姓,或许……他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汉的。”

说到这里,蔡邕不禁想起了刘昊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从对待百姓的态度,到处理政务的能力,刘昊无一不显示出一代雄主的潜质。

蔡贞姬听着自已父亲夸赞刘昊,想想刘昊的身姿英武,绝美脸庞也不由浮现一抹嫣红。

………

与此同时,王允的府邸里却上演着另一番景象。

王允正在书房处理公务,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王允皱了皱眉头,起身走到窗边,却听到几个丫鬟和家丁正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朝堂上有人请陛下禅让给武王呢!”

“真的假的?那武王岂不是要当皇帝了?”

“那还有假!我听府外的人都在这么说呢,这事啊,十有八九成了。到时候,咱们家小姐可是武王的夫人,说不定能封个妃嫔什么的,咱们王家也能跟着沾光呢!”

“是啊是啊,到时候咱们也能跟着享福了……”

听到这里,王允气得脸色铁青,猛地推开房门,怒喝道:“你们在胡说八道什么!”

那几个丫鬟家丁吓了一跳,见是王允,连忙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王允走到他们面前,厉声说道:“禅让乃是国之大事,岂容你们在此妄议?还有,谁让你们议论小姐的?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家法处置!”

王允看着地上瑟瑟发抖的下人,心中怒火难平。

他王允一生忠君爱国,岂能容忍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在自已府中流传?更何况,这言论还牵扯到了貂蝉。

貂蝉是他送到了刘昊身边的,如今刘昊即将登基,这盘棋该如何走下去,他还没有想好。可这些下人,竟然只想着攀附权贵,简直是岂有此理!

“都给我滚下去!好好反省反省!”王允怒喝道。

待下人都退下后,王允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禅让之事已是大势所趋,单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挽回。

可他心中的那份忠于汉室之情,却让王允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洛阳城的暗流涌动,刘昊自然看在眼里。

刘昊也知道,禅让之事非同小可,不能操之过急。

如今朝堂之上,反对之声依然强烈,他需要时间,让天下人都明白,他刘昊登基,是众望所归。

当天,晚上,刘昊便准备了夜宴,邀请自已麾下的文武入宴,其中便有刘虞、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张宝、张梁、张飞以及从颍川已经回来的公孙瓒、吕布、赵云等一众文武。

白天刚经历朝堂上的重弹,心情还没有平复的荀彧,接到武王夜宴的通知,顿时明白刘昊这怕是要取得麾下文武的全力支持了。

之前,刘昊无疑只是授意戏志才一人来挑头,并没有告诉他们,但是,这场夜宴,刘昊无疑是要众文武支持了。

只是,荀彧心情却是颇为复杂,他也是感觉祖制不可为,禅让之举,对于皇室尊严便是践踏,但是,对于刘昊,他也是佩服,另外刘昊也是汉室宗亲,昔日汉废帝刘贺的血脉,也是刘氏血脉,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天子之位在刘氏内部流转,如此说服自已,他也能够勉强接受一些,只是,此终为僭越之举啊。

如此思想下,今日刘辩无能,禅让天子之位,难道他日刘昊的后人也无能,也要禅让天子之位不成?

相比于荀彧的难受、复杂,倒是张宝、张梁兴奋坏了,刘昊自黄巾而起,接收了黄巾的大半人力物力,带着黄巾崛起,今日,他们终于看到了昔日的黄巾圣子登临天子位的可能了,如何不让他们激动!

夜幕降临。

武王府,大殿内,灯火通明,一个又一个文武前来就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