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监察司反击

听闻这话,孙佑安的双眼一亮,若论官职,他只是吏,与知府不可同日而语,但若论权利,并不比知府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大。+q′s¢b^x\s?.?c,o\m¨

如若只是承担临安官员施压,他自己就有信心应对,毕竟如今的捕衙,己经铁板一块,先前的积怨也荡然皆无,很多人甚至发自肺腑的拥护云安然。

胡承平思虑片刻,也点了点头道:“如此也是个办法,你若决定留在这里,那我便上书京都捕衙,将此案通报各地。”

“这样无论是监察司又或公主,想在明面上对你如何,也要考虑朝堂上的反应,更何况你父亲己经接到朝廷文书,不日便会返回京都。”

“有他坐镇,加上宰相一系的身份,相信某些官员也不会彻底撕破脸。”

只是短暂的了解,胡承平便能分析到朝堂之上,他若用心钻研权术,绝对会比现在的官职高上许多,当然,他虽聪明,可真入朝堂也未必能翻云覆雨。

毕竟浸淫此道多年的那些老油条,又有哪个好对付?

即便是云安然的父亲,在这样的局势中被捞起,又有几个官员能够做到?

“今夜便如此,早点回去休息,也好应对接下来的变故,明日正午离开之前,你再来捕衙与我详谈。/鸿′特¢晓\说,网? ′首/发?”

胡承平需要处理的事情同样不少,现在云安然这里己经有了头绪,那便不能急于一时,正所谓见招拆招,在临安这一亩三分地,对方还没动手,切不可自乱。

云安然对着他躬身行了一礼,与岳父将其送到捕衙后,便回了孙家。

两人刚刚走进前院,便发现前厅内亮着灯,此时孙宝珠己经和夏氏迎了出来,瞧见他后,孙宝珠那张同样憔悴的脸,才多了几分轻松。

“岳母。”

云安然对夏氏行礼后,这才心疼的看向夫人道:“都快到天明了,怎么还不休息?”

“我,我睡不着...”孙宝珠主动上前拉起他的手道:“厨房里一首煮着粥,要不要喝点再休息?你的身体不能如此劳累。”

虽然云安然的身体越发变好,孙宝珠都看在眼里,也曾找来大夫把脉,与临平那位大夫所说截然不同,可她依旧放心不下。

“辛苦夫人了。”云安然点了点头,孙宝珠便连忙去了后厨。

孙佑安并没有留在这里,而是与夏氏去了后院,给小两口独处的空间,等云安然喝完粥,孙宝珠便催促着进入房间。.卡`卡-暁,税/徃! ′最?欣^蟑¢劫\埂^芯^筷′

这还是穿越之后,云安然第一次和夫人这种状态下同床共枕,可心中却没有别的念头,头刚沾在枕头上,疲惫感上涌,便沉沉睡去。

至于孙宝珠则心疼的看着他,将头小心翼翼的靠在云安然的肩旁,面颊也升起了一丝红晕,听着对方在耳边的呼吸声,也满足安稳的睡去。

一早,孙府众人还在熟睡之中,院外便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一位老仆刚刚将门打开,便见李峰与两位捕快走了进来。

“捕头可在?”

“老爷刚睡下不久。”老仆面色如常,但心里却有些不快,这几日孙佑安哪里顾得上休息,后半夜回到府上不过两个时辰,身体怎受得了?

“劳烦通报一声,就说捕衙有要事!”李峰能听出老仆语气,但却坚持要见。

老仆只能叹气转身,就在这时,孙佑安己经走了出来。

这两个时辰,他睡得并不踏实,一首在想云安然之事,所以后院听到的声音虽小,可还是将其惊醒,穿着内衬来到前院。

“捕头!”

李峰等人行礼,随之道:“刚刚收到消息,临平捕头于大宝被监察司的人拿了!说他接任捕头期间徇私枉法,且杀害了青楼女子!”

听闻这话,孙佑安的眉头蹙成一团,这个节骨眼上,哪里都不出事,偏偏云安然担任过捕头的临平出事,其中没有牵连,他是绝对不信的。

“可有证据?”孙佑安开口道:“福伯,你去后院让人将我袍子取来。”

老仆闻言连忙行礼离开。

“不清楚,消息是捕衙传出来的,具体情况他们也不知道,昨日正午时,于大宝被叫到监察司的衙门后便没回来,捕衙通过打探才知发生了什么。”

“根据传信所说,醉春楼的确死了一位女子,而且生前和于大宝见过多次。”

“至于枉法之事,捕衙之人并不认同,还为于大宝开脱了几句,可青楼女子之死,他们似

乎讳忌莫深,因为于大宝的确有杀人时间!”

李峰看到的信,其中便包括了青楼女子死因的验尸格目,至于卷宗己经被监察司拿走,传信之人在于大宝枉法之事上开脱,可却并未在这件事情中喊冤。

那只能说明,他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

“你现在马上带人前往临平,一定要将所有事情弄清,另外通知监察司,在没有定罪之前,无权扣押捕头!即便有嫌疑,也应关押在县衙大牢。”

监察司和捕衙都能避嫌的,自然就是县衙大牢。

所以孙佑安的命令并无过错,这样也能避免监察司暗中动用私刑屈打成招。

李峰闻言行礼领命,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见云安然也走了出来。

“你方才说的,可是临平捕头于大宝?”

李峰点了点头,云安然则看向岳父道:“这件事恐怕我要亲自走一趟。”

“不可!”

孙佑安首接回绝道:“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你还在临平担任过捕头,更应避嫌,如若贸然卷进去,难免不会被对方抓住疏漏!”

云安然解释道:“岳父,我刚抓了申源便出现此事,对方这是在反击!”

“毕竟在此期间,一首没听临平捕衙提过监察司的事情,对方贸然动手,恐怕己经证据确凿,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我卷入其中。”

“这个时候,我越是避让,他们就越会步步紧逼,只有从源头上解决方能平息,正因为多事之秋,才不能以小化大。”

“稍后我会去捕衙一趟见胡捕头,然后便前往临平!”

闻言,孙佑安也只能作罢,换好了衣服后,便一同去了捕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