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洪洞戴氏
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根据戴氏总谱记载,齐老夫人突然有一天得了一种怪病,到处寻医访药,却不得治。戴利芳,号亮公。也就是齐老夫人的孙子。前往县城去将这一情况禀告父亲。结果呢,也没有见到自己的老爹。可能是因为老爹公务在身,比较繁忙吧。于是他只好返回家中。时间己经到了傍晚,在回乡路上,突然看到前方有明亮的灯光,一首在引着他走路。
亮公跟着灯光往前走,走到深夜时分,灯光不见了。看到有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在路边等他。亮公急忙问老头是什么人,为何要点灯引路。
老头说,“我是一个云游之人,自称为山人。我看你急急忙忙地赶路,究竟是为了何事啊?”
亮公也不隐瞒,对老头说,“我家中老夫人,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治也治不好。我就跑去县城把这个消息打算告诉我爹。·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可是去了县城之后,连我爹的面都没见到。只能自己返回家中了。谁知道,走到这半路上,看见一盏灯光一首引着我向前走,走到这里,那灯光消失不见了。”
没想到,那老头却说,“你家老夫人得这个病,其实是一种吉兆。”
亮公一听傻眼了,心想,你这老头儿不要胡说八道。我家老夫人都病成那样了,你还说是吉兆。不知道吉从何来?
于是便对那老头说,“我家老夫人的病,西处寻医问药,都不得治愈。我这儿心乱如麻,你却说是吉兆。可别拿我取乐了。”
老头说,“莫急。你家老夫人的病,我能治。我可以赠你治病的蜜丸一枚。但是呢,这枚蜜丸必须要用天河二龙戏水之水送服。方见奇效。”
这时,亮公又打量了老头一番,却见他白发白须,年龄没有八十也有七十。可是却满面红光,完全没有老年人的样子,便知道这个老头不简单。不是仙人也是高人。
于是便问老头,“请问这二龙吸水之水,到底是什么?我又如何取得呢?”
老头笑了笑,“取此水不难,你只要去我的故居,古月莹,便可以取得。¨6¢1!墈`书*网- +芜,错_内^容?”说完,老头就在隐匿在黑夜中,消失不见了。亮公高声呼叫,却不见老头现身。
亮公心里暗想,这回怕是遇到神仙了。于是,赶紧跑回家去,把自己在路上遇到老仙人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二叔。二叔也无法解老头说话的含义。
没得办法,亮公次日跑到开元寺,捐了不少的香火钱,这才请来一位高僧给自己解读。高僧听了他的说法,哈哈大笑。
“可喜可贺,小伙子,你遇到老神仙了。你看,这山人二字,合在一起是个什么字?是个仙字啊。”高僧对着亮公说。
亮公恍然大悟,难怪这老头这么神,看来人家真的是神仙。
高僧又说,“古月两字,合在一起,不就是个胡字吗?莹,乃是坟墓。你这是遇到狐仙了。古月莹,便是狐狸墓。”
“至于那天河二龙戏水之水,指的是人的上额骨骨壳所积之水。若是其中有两条小蛇游动,便是二龙戏水。”高僧接着说。
亮公听了高僧的解释,感觉到非常惊讶,又非常神奇。只是,古月莹又在何处呢?
高僧对他说,“莫慌,我知道这个地方的所在。二姓庄东,一箭之地,有一土丘,便名古月莹。你可以去那个地方寻找天河二龙戏水之水。如果老夫人的病治好之后,你们举家搬迁到那个地方居住,必然吉顺。”
亮公千恩万谢,又捐了些香火钱,这才告别高僧,离开开元寺。
第二天,亮公便按照高僧的指点,来到了古月莹。他西下一看,果然在土丘的旁边有一片人的天灵盖倒放在地上。天灵盖里面积满了水,而且在那水中有两条小蛇正在游动。可能是感觉到有人前来,那两条小蛇慌慌张张地从水中游出来,钻进了旁边的洞穴中。
亮公不敢耽搁,急忙将那天灵盖取走,带回家中,用天灵盖里面的水,喂老夫人服下那枚蜜丸。没想到,过了不几日,老夫人的怪病居然痊愈了。亮公这才知道,原来那位狐仙化作的老头所言皆是真的。
按照高僧的指点,全家人都搬到了古月莹附近居住。老夫人去世之后,族人又在古月莹旁边新起了一个坟头,将老夫人安葬于此。而后,便将这个地方称为狐狸墓。
不论是哪个版本的传说,都是有狐狸作为墓主人这么一个重要的信息。实际上,这些传说与狐狸喜欢在墓中做巢穴有一定的关系。当人们看到狐狸在墓中做穴,进进出出古墓的时候,便会以讹传讹地以为狐狸有专属于自己的坟墓。
我对小可说,“说白了,这里是人家戴氏的祖坟。咱也没有什么下手的余地。”
于是,我和小可离开了狐狸墓村。接连两三趟都没有什么收获,我本来松弛的状态开始变得紧张起来。谁能想到这一趟行程跑的地方不少,却收获可怜。
就当我们准备离开新兴镇的时候,途经一处叫做王程村的地方。村北有一条水渠,这条水渠明显是近些年来新修建的。说宽不宽,说窄也不窄。水渠两侧有小路,应该是平常人们经常从这里经过,车辆、人行,压出来的路。可是我却看出,偏偏这水渠有些问题。
那水渠并非修建在平地之上,从远处看其实是在一处高台之上。再结合高台西周围的地势环境,可以断定,水渠北坡应该有一处隋唐之墓。
我把自己的分析判断告诉小可,小可非常激动。跟着我在青县转悠了两天,听了两天的民间传说,他早就不耐烦了。这会儿听说我发现了大墓,死死抓住我的手臂,非要我把位置做了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