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无人能模仿,恐怖负债
“这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一些见闻,你们自已看看就知道了。”陈群对几人的的盘问早有预料,直接把自已这段时间整理的文书分发给了几人。
拿到文书的诸葛诞等人快速翻阅起来,很快就知道了蜀汉那边发生的事情。
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让人震撼。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方面,蜀汉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不过最让他们关心的还是钱财问题。
蜀汉和他们这边不一样,
做什么事情几乎都要花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哪怕是当初魏国鼎盛时期也支撑不住如此恐怖的消耗。
蜀汉这几年虽然发展迅速,但应该也负担不起才对。
“是借的钱。”
陈群解释说道:“蜀汉那边做的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用借来的钱完成的。”
“……”
“就比如这次修缮道路,都是地方上的各大世家豪族垫资,然后再由蜀汉朝廷收取路费来还。”
“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蒋济皱眉说道,“也不知道那些世家豪族是怎么敢答应的。”
诸葛诞也有些想不明白,只能感慨自已那个族兄信誉之好,紧接着他又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目前的蜀汉朝廷负债多少?”
“具体不是很清楚。”
“不过据我估计已经超过五年岁入了。”
“五年岁入?”
几人都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
现在的蜀汉和以前的蜀汉完全不同,地盘增加了两倍有余,人口增加了数倍,加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每年能够入账的税赋极其恐怖。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蜀汉朝廷还是欠下了超过五年岁入的债务。
“只多不少。”看着几人大惊小怪的模样,陈群倒是显得很淡定,“你们可别忘了,诸葛亮可是动不动就喜欢给治下百姓发钱发粮的。”
“……”
“而且据我所知,他还准备建设很多的官学,让所有参军将士的子女免费入学。”
“这又是一笔庞大开支!”
随着陈群将苏辰的计划一一道出,诸葛诞等人发现蜀汉朝廷的债务远远没有抵达上限。
如果将这些计划全部完成,那蜀汉朝廷最终的负债可能会超过十年岁入。
这是一个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你们说我们在这件事上做做文章怎么样?”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的崔林提议道,“如此恐怖的负债,我们只要引爆其中一点,蜀汉朝廷绝对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个提议很不错,但没有人附和。
要知道,
蜀汉朝廷目前的恐怖负债是建立在诸葛亮个人信誉以及会盟成功的基础上。
想要引爆这个雷首先就需要在战场上击败汉军,而且得是大败才行,其次就是让诸葛亮声誉扫地。
其中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揭穿对方冒牌货的身份。
然而这两点对于目前的魏国来说都是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毕竟他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收拾公孙渊,稳定后方。
这个时候去招惹蜀汉只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且还会被天下人唾弃,说他们违背盟约。
至于揭穿苏辰的身份就更不可能了。
目前魏国局势的稳定是建立在对方不是冒牌货的基础上,一旦证明对方是假的,那他们内部绝对会先乱起来。
“我们目前和蜀汉那边是合作关系,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诸葛诞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而且蜀汉朝廷的债务如此恐怖,说不定哪天他们自已就会直接崩溃。”
“没错,没错。”
“你们还是不要太乐观的好。”陈群知道诸葛诞和蒋济是在打圆场,但他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从诸葛亮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对于蜀汉目前的债务问题是十分清楚的……然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进行任何的阻止,显然,他是有把握解决这个问题的。”
“长文提醒的是。”诸葛诞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转而问了一个自已一直想知道又不敢问的问题,“长文,你觉得就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魏国有超过蜀汉的可能吗?”
蒋济和崔林相视一眼,心下了然。
魏国内部现在十分团结,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变革,但对于如何变革却是有着不同的分歧。
不少人觉得应该按照原来的计划发展,不用理会其他,但包括诸葛诞等人在内的不少人却是觉得需要转变。
毕竟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同了。
现在是三家合作的时代,继续像以前一样自已关起门来玩很可能会跟不上时代变化。
双方各有依据,以至于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
“如果没有战乱之类的事情,而是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整个魏国没有任何超越蜀汉的可能。”
“嗯?”蒋济和崔林有些惊讶,没想到陈群如此不留情面。
陈群也不管几人的想法,继续说道:“这个诸葛亮给整个蜀汉带来的不是什么丰厚的物资亦或者其他什么财物,而是思维模式。”
“……”
“你们只要仔细研究他的一系列国策就会发现,他做的一切都十分符合人性!”
“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变化,甚至觉得对方太过愚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对方,认可对方。”
“……”
他在蜀汉这么长时间,对于蜀汉的变化最为了解,最为清楚。
而且苏辰也经常会来咨询自已一些国策问题。
想当初,
苏辰提出要给民夫工钱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因为一次战役或者修建城池道路所动用的民夫动辄几十万。
如果给这些人钱粮报酬,那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朝廷能够负担得起。
然而事实证明苏辰没有错。
这些民夫在得知有钱粮报酬之后,积极性比以前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路上的的损耗也是降低了三成以上。
和这些相比,给民夫的那点钱粮根本不算什么。
“我明白了。”
陈群虽然在蜀汉那边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俘虏,但在场几乎没人觉得他会背叛魏国。
见他如此这样说,诸葛诞就明白自已该怎么做了!
“长文你好好休息,明早我再安排马车送你去邺城。”陈群怎么说也是魏国司空,这回来的第一时间必须得去邺城那边报备。
……
从陈府离开之后,几人都没有回去休息,而是带着一众文武官员来到了诸葛诞的临时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