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药传奇芥末辣不辣

第1222章 人心之变

绮春一直对她睁只眼闭只眼,要求并不严苛,她万万没想到是主母下的手。

能起来床时,李仁便道,“若没什么事,早晚定省还是去吧。雪蓉和青竹都瞧着你呢。”

“满京城里不能叫人家说咱们王府没规矩。”

绾月听“规矩”这两个字都听倦了。

没表情点点头。

这一病,她瘦了许多,走到小小的校场,拿起自己常使的枪都觉得砸手。

不管她多么不情愿,一身功夫离她越来越远。

刚成亲时,还时不时控制不住自己想到徐从溪。

这次病愈,从溪遥远得像上一世的人。

请过安回了自己院子,不多时嬷嬷过来问她要腰牌。

她知道自己就算打嬷嬷一顿,这牌子也得交出来。

这件事在发生前,就有人定下了。

王妃与侧妃只差别一个字,天差地别。

她不了解京城的人事,所以犯了这么大的错。

要么当初就要做王妃,要么不嫁。

她现在深陷泥潭,要怎么自救?

现在别说查李仁背叛之事,她连自保都做不到。

……

李仁下朝回来,喜气洋洋,直奔正堂,一见绮春就问,“你背着我做的好事。”

绮喜笑而不答,“父皇今天封我为亲王了。”

“多亏国公府背后支持。”

“只有这个?”绮春问,“皇上没提别的?”

李仁扬头想了想,这次封王没半点预兆,来得突然,他想了半天茫然地摇了摇头。

“只读了圣旨,就开始议政了。”

绮春笑着拉起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夫君,国公府上折子也不能没来由啊?”

李仁愣了下神,不可思议问她,“你有喜了?”

他高兴地一把将绮春抱起,原地转了几圈,“你真是个完美妻子。”

两人都正高兴,听到一个淡漠女声,“恭喜王爷王妃,双喜临门。”

李仁回头却见绾月站在站外,脸色白得有些透明。

唇上也无半分血色,虽然披着新的皮毛大氅,明显比从前削瘦许多。

李仁连忙道,“快进屋,外头雪还没化,那么冷,你自己不多注意身体怎么行?”

“月妹妹,快进来。”

“嬷嬷,拿姜汤来给妹妹。”绮春一脸春色指挥着。

绾月站在房中行个礼,“妹妹过来为两件事,一是身子没有完全恢复,早起请安实在做不到,请王妃准我告假,二请王爷准许,妾身想入宫看望凤姑姑,在她那里住两天。”

绮春道,“妹妹这一病记性都不好了,凤姑姑如今都住在外头,太忙时才会偶尔宿在落月阁。”

绾月脸上那种失望与无助,茫然和空洞,连绮春也有些不忍心看。

李仁上前扶着她,一握到她的手便责怪,“合欢怎么回事?连个手炉也没给你备?”

“走吧,我扶你回院里去,有什么事我会帮你协调,现在你出门也不方便。”

他回头和绮春打声招呼,扶绾月离开正堂。

刚出门就听绾月声音带着委屈和哽咽,“我在京城没有娘家,唯一可以去的只有凤姑姑那儿,这也不行吗?”

绮春慢悠悠坐下来,手抚上肚子,她现在谁也不惧。

惩罚绾月也不为她争了李仁的宠,治宅如治国,最要紧的是制衡。

……

青竹有样学样,不久便与李仁行了周公之礼。

如此后院三个妾室才像样子。

李仁半夜溜到绾月房里陪她的情况也少了许多。

而且他没时间总把一腔心思都放在绾月身上。

他早把贡山的经历抛之脑后,迈上新的生活之路。

纵使他那么恋着绾月,也没发现,从前的图雅,早死在贡山一战。

现在的绾月只余躯壳。

……

李仁想要宫禁防护权。

他想把归山的权力收到自己手中。

这件事放他心中很久了,一直在寻找机会。

在宫中当差久了,李仁发现自己的父皇已不是从前的父皇。

他醉心于丹道之术,追求长生不老。

除了他们四个长年的儿子,只余李嘉和李仁。

现在十三弟没了,十四弟十岁,还有四个太过幼小的皇子。

皇上不再爱往后宫中来,偶尔来也只是瞧瞧几个入宫早的妃子。

新入宫的妃嫔想留住皇上就得各显身手。

后宫争斗不但没停息,反而因为皇上不到后宫争得更激烈。

皇上厌烦这些琐碎事务,索性住在登仙台。

李仁少不得听明玉唠叨这些事。

他虽不大与皇上单独相处,却听了不少皇上对妃嫔所为。

不得不说,随着年纪渐长,皇上越发刚愎自用,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太医那边的御诊录显示皇上身体渐弱,想是这个刚强一生的帝王难以接受自己正在逐渐衰老的事实。

目前谁提立储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这对李仁是件好事,反正皇上立谁也不会立他。

只是归山为官,尽职尽责,着实是个好官。

想把归山从中央五路军统领的位置上搞下去,绝非易事。

虽然还没有机会,李仁深谙一个道理,只要盯死对手,机会早晚会有。

他将目光放到自己的皇姑身上,也许从姑姑身上,更好找到错处。

归山能有今天,依托的是姑姑的身份和以前的从龙之功。

姑姑若有错处,归大人定然不能再接管这么重要的差事。

……

凤药推行政令提高女性地位,很是成功。

民间也并没有像某些大臣预料的那样因为“乱了纲常”“女人骑在男人头上”而变坏变乱。

各地方官的奏折上多是夸赞这些政令让市井间变得更有活力。

女子能当差赚钱,在家更受尊重,家中生活也得到改善。

男子不敢再把女人当成物件随意欺辱,连杀女婴的情况也得到巨大缓解。

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功德。

下一步,凤姑姑想要选拔出色的皇室女子,入宫参政。

她很直接,不是管理后宫,而是直接参政。

她敢于提出这样的建议,因为她自认为在朝中有个好伙伴——李珺。

从凤药当上千书令后,长公主如愿也进入朝堂。

凤药职责偏文书工作。

长公主不喜欢整日伏案写字,她向皇上上书,做了内朝参议。

与内阁大学士一起对国家政令进行讨论,推出利国利民的策略。

她做得很好,有独到而富有远见的目光,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一年后加宗正寺令。

专管皇家宗族事务。

负责皇家和宗室成员的品行考核、爵位承袭审查。

对宗室成员干政、触犯律法向皇帝上奏,并提出处理建议。

对政策进行评估,是否有损皇家利益与尊严,并有建议权。

……

凤药一直认为两人是伙伴。

这天她上了两个条陈。

一是希望更多女子走入朝堂,宗亲女子是离皇宫最近,也是最了解宫中规则的人。

只要从官学出来,便可担任合适职位。

可以说对宗室女子非常优先照顾,毕竟不必和普通人家女子一样与男子竞争科举考试。

二是市井女子,出色者通过入学考试,可入女子官学,同男子一样科举。

有利于培养国家有用之人,也给普通女子开通一条上行之路。

她以为这样的政令,定然先得到李珺的支持。

然而在朝堂上,李珺当场反对,言辞十分激烈。

带着一种出乎凤药预料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