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团圆变成了奢望

随后的日子被采购行李和频繁的叮嘱填满。

苏窈恨不得把整个家都给女儿打包带走。陆砚京则默默记下Bj的气候特点,想着该给女儿买件更厚的羽绒服。

离别的气氛在忙碌中悄然弥漫,却又被刻意地冲淡。

出发的前一晚,陆砚京又一次轻轻推开女儿的房门。晨曦还没睡,正对着敞开的行李箱发呆。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眼圈有些红:“爸爸,我好像……又有点害怕了。”

陆砚京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像中考前那样握住她的手:“怕什么?你二哥会在车站接你,宿舍也都安排好了。我的女儿,连高考都不怕,还怕这个?”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不是怕那个,”晨曦小声说,“是怕想家。”

陆砚京心里一酸,揽过女儿的肩膀:“家就在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想家了,就打电话,开视频。现在交通方便,你想回来,或者我和你妈想你了,一张机票的事。”

他顿了顿,又说:“当年你大哥二哥出门,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雄鹰总要展翅,但巢穴永远温暖。”

晨曦把头靠在父亲肩上,轻轻“嗯”了一声。父女俩就这样静静地坐了很久,直到苏窈来催促进睡。

北京西站人流如织。陆砚京和苏窈坚持要送女儿来报到。暮云早已等在出站口,熟练地接过行李。

看着儿子俨然一副东道主的样子,陆砚京心里既感慨又放心。

清华园里比想象中更加忙碌和充满活力。办理手续,领取物品,整理宿舍……一切都有条不紊。

暮云像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父母和妹妹穿梭在校园里,介绍着哪里食堂好吃,哪个图书馆最安静。

苏窈仔细地铺好床铺,又把洗漱用品一一归位,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帮女儿安排好。

分别的时刻终于还是到了。

站在崭新的宿舍楼下,苏窈抱着女儿,眼泪终究还是没忍住:“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别太累着自己……”

晨曦也红了眼眶,连连点头。

陆砚京拍拍妻子的背,然后看向女儿,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照顾好自己。”

他伸出手,想像小时候那样揉揉她的头发,手到空中却变成了一个轻轻的拥抱:“爸爸为你骄傲。”

回程的火车上,陆砚京和苏窈都格外沉默。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华北平原,家的轮廓似乎也在渐渐远去。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晨曦发来的消息:“爸妈,我到宿舍安顿好了,二哥带我去吃了饭,很好吃!你们到家了吗?想你们。”

后面跟着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苏窈看着手机,眼泪又涌了上来,但这次,嘴角是带着笑的。

家里的确空荡了许多。

亮亮似乎还不习惯小主人不在的日子,常常走到晨曦紧闭的房门前趴下,竖着耳朵听动静。

陆砚京开始更频繁地和苏窈一起去散步,两人聊得最多的,还是孩子们的过去和未来。

大学生活为晨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忙碌于解剖课的奇妙、化学实验的精密和各种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

家庭群里更加热闹了,晨曦经常分享校园的银杏大道、有趣的教授和食堂的新菜品。

暮云偶尔会冒泡,吐槽一下妹妹总去他那里“扫荡”零食。

朝阳则会发来他在训练间隙的问候,有时是一张戈壁滩的星空,有时是一段嘹亮的军歌。

国庆节,晨曦没有回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春节,两个哥哥因为各自的任务和项目,也未能全员归来。团圆变得奢侈,但每一次视频通话,都显得格外珍贵。

陆砚京发现,孩子们在飞快地成长,视野越来越开阔,谈论的话题他有时甚至需要仔细听才能跟上。

这种变化让他欣喜,也偶尔会有一丝被时代悄悄抛下的怅然。

时间平静地流淌。大三那年,晨曦在电话里兴奋地宣布,

她成功入选了一个国际联合科研项目的志愿者团队,暑假将前往非洲某个国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医疗援助和服务。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

苏窈的第一个反应是担忧和反对。

那么远的地方,条件艰苦,又听说疾病很多,安全问题怎么保障?

她拿着电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焦急。

电话那头的晨曦努力解释着项目的正规性、完善的保障措施以及她所做的充分准备,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打消母亲的忧虑。

陆砚京接过电话,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沉声说:“把项目的详细资料,还有你们的行程、安保措施,都发给我看看。”他的语气是职业性的冷静。

资料很快发了过来,非常详尽。

晚上,陆砚京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苏窈坐在旁边,眉头紧锁:“老陆,你真放心让她去?那地方……”

陆砚京放下资料,沉默了片刻,说:“项目是正规的,合作方很有信誉,安保级别也很高。措施……算是到位了。”

他顿了顿,看向妻子,“孩子不是一时冲动,她准备了很久,这是她专业领域内很有意义的实践。”

“可是太远了,也太苦了。”苏窈的担忧并未减少。

“当年我出任务,去的地方比这条件差多了。”陆砚京试图缓和气氛,“我们的女儿,没那么娇气。她想做的事,是救死扶伤的好事。我们不该拦着她。”

“道理我都懂,可我是她妈,我忍不住要担心……”

最终,家庭会议再次召开。这一次,是通过视频。

朝阳首先表态:“小妹,去做你想做的事。军人守护国土,医生守护生命,意义同样重大。注意安全,听从指挥就行。”

暮云则从学术角度分析了项目的价值,并承诺会帮晨曦准备好所有可能用到的药品和防护用品。

陆砚京看着屏幕里眼神坚定、充满渴望的女儿,最终一锤定音:“去吧。爸爸支持你。记得每天报平安。”

出发那天,全家人在视频里为她送行。

晨曦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晒黑了些,眼神却格外明亮,充满了即将踏上征程的兴奋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