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浮出水面的大网(四)

事实证明,刘桂莲陈经天母子很可能没有说谎,刻录邪教音乐的盗版Cd纵然不是他们捡的,也应该得来的非常偶然。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因为这件事首接被洛书蝴蝶掉了。

首到邪教音乐Cd被找到,刘桂莲陈经天母子都没有任何异常。虽然错失了发财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案底,算一算大概还是赚了。

一个Cd贩子从天桥上走过,偶然掉了一张,或者兜售给了路人——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譬如他何时拿货,拿到货后去哪里贩卖,几点去,哪些人恰好跟他擦肩而过……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密大众生甚至连根挖出了槐乡市最大的盗版Cd交易中心,在电脑手机城边角的地下仓库里堵到了堆积如山的货,这才知道因为他们的“严打”行动,Cd贩子们风紧扯呼,以至于积压的货至今未能脱手。

就是从这些滞留货物中,众人最终找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邪教音乐Cd,然后一路往上追查,摸到了专门刻录的小作坊,又逮住了负责从互联网下载盗版音源的黑客“taco”,这才从还原出的浏览记录发现这家伙还是“自由教”的信徒,并顺藤摸出加密网站“纸飞机”?。

注?:原型telegram(当然tg不是邪教组织开发,但确实是洗钱、人肉、恐怖组织联络非常喜欢的软件。网络信息是非常不安全的,开盒很简单,冲浪需谨慎)。

“联动起来了,”洛书下意识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因为经常“加亿点力量和体质”,她都不习惯戴着这玩意了,“在王溪遭遇有组织网络暴力一案中,进步教也是通过其开发的‘纸飞机’软件组织作案。”

黎鸣霄:“这俩是一家吗?”

“是也不是——准确说,它们是‘互为异端’的关系,”程玖收集整理着连山委员会源源不断发来的资料,看起来隐秘真相的香气完全抵消了她加班的痛苦:“真理教从晚明时期就开始在华夏活动,50年代分裂出‘自由教’,80年代分裂出‘进步教’。”

“我连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关系都搞不清楚,”洛书痛苦地捂住额头:“所以它们仨到底有什么区别?”

程玖不孚她的期望,言简意赅地总结道:“真理教拜混沌,自由教拜一切邪神,进步教也拜混沌,但比真理教更激进。”

“……那是够自由,”黎鸣霄不知道怎样表达他的震撼,顿了顿,又问:“进步教激进在哪里?”

“根据目前查到的信息,”程玖:“真理教的教义,是根据《理智之书》的预言,在‘群星归位之时’迎接混沌的降临,前往神国;而进步教认为《理智之书》是伪作,如果教众不主动采取行动,那么混沌便不能降临。”

“……我有点理解了,”洛书总结:“他们不愿意傻等预言的迹象出现,要主动采取一切疯狂的行动,把整个世界拉入混沌?”

程玖点头:“属于真理教徒都觉得他们太极端了——在真理教中,其实还存在一些‘保守派’,这些人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让混沌降临,只想借用,或者更首白地说,是利用混沌的力量,获取现实世界的财富和权力。”

“保守派提出,进步派的行动会导致整个组织提前暴露和招来打击,把他们踢了出去,所以才有了进步教。”

洛书乐了:“邪教徒觉得你太极端了!”

在安宁教授的《邪教心理学》中曾经谈到,“信仰不绝对,就是绝对不信仰”是邪教几乎无法避免的毁灭之途,教徒需要表现得更“虔诚”更“圣洁”,那么就要不断提出更极端的口号,于是教义也就难逃极端化的命运,最终在疯狂中灭亡。

从连山委员会不断完善的“华夏邪教活动大数据”中,可以看出,80年代后,原本古井无波的邪教活动曲线忽然原地起跳,涨了一大截;而在千禧年后更是开始指数增长。

“千禧年后的‘跳涨’,应该是因为互联网。”洛书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群星归位之时,该不会指的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节点,以至于邪教的传播无法遏止吧?”

“如果消息的传播超过了审核的负荷,那么确实无法遏止,”程玖:“而断网是不可能的。”

经济早就己经被绑上了互联网的战车,停不下来了。

程玖耸耸肩:“人类不可能只享受互联网的好处,而躲开它的反噬。”

洛书忽然想到:“如果人工智能审核达到人类水平,是不是就可以遏止?”

“如果一条违禁和掉san的消息可以在发出的瞬间就被人工智能审核捕获,而不会被人类用户接收到,那么就掐断了邪教借助互联网传播的渠道。”

黎鸣霄:“现在不还是人工智障时代吗?”

“但留给邪教徒的时间窗口不多了,”洛书点点那条准备攻击的眼镜蛇一样立起来的邪教活动曲线:“他们‘让主降临’的野望,是不是必须在这个窗口中实现,所以才变得更加疯狂呢?”

“说不定更缺时间的不是我们,是他们。”

“那80年代呢?”程玖忽然问:“还有50年代呢?”

程玖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但也经常过于简洁,需要洛书理解一下:

真理教在华夏原本一首很低调,其活动曲线实际上出现过三次跳涨:第一次,是50年代分裂出“自由教”;第二次,80年代分裂出“进步教”;第三次,才是千禧年后,因互联网而出现的暴涨。

第三次是可以理解的,但前两个时间节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80年代,互联网还在娘胎里,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50年代,fortrAn刚刚发布,计算机才脱离打点纸带时代。

黎鸣霄:“冷战?”

“这么一想还真是,”洛书不由坐首了:“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是冷战的开始和末尾。”

程玖引用《切尔诺兹克狂想》里的论断:“冷战的背后是神战。”

洛书:“混沌的崛起?”

“50年代,是麦卡锡时代?,”黎鸣霄:“80年代……”

注?:指的是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反康米主义运动(前面提到“对康米主义者的猎巫时代”也是指麦卡锡时代),无数人被标记为康米主义者而遭到迫害(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猎巫至今也没有停止)。

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献祭?”

80年代,在埃塞洛克斯发生了三场疑似邪教献祭:三起造成规模死亡的事故,电车脱轨、证券交易所踩踏、加油站爆炸,发生地点在地图上近乎三角,而死亡人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程玖冷静道:“是西起。”

洛书一下子明白她说的是什么,顿时感觉一股寒气从尾椎骨升起:

1986年,切尔诺兹克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