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春天(十)

“安东那张纸上的内容,前半段与我看到的大致无二,自称‘安魂’或者‘格赫罗斯’的邪神,说自己收了一千个灵魂来拯救苏维埃,并预言切尔诺兹克将要发生核事故。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为了让安东相信祂作为神祇的身份,祂背出了《实验与理论物理杂志》上安东在十分钟前随手写的批注,列出了他衣兜里的物品:护照、工作证、一块石头、4卢布和15戈比。

说服安东远远比说服我要容易——如果逻辑告诉安东宇宙将在明天毁灭,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相信。显然在他看来,既然神知晓不可能有人类能知道的事情,那么对方当然就是神,剩下唯一的问题是,神会不会骗他。

下半张纸,安东己经开始跟神对话,试图让神预言事故将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生,但神告诉他未来是随机的。

在一大片安东与神之间的、关于‘因果论’与‘随机论’(人类能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著名问题)的争论后面,神终于说出了一件完全征服安东的事情:神说他也是那一千个献祭了自己的灵魂之一。

神讲起安东的一生,虽然成绩优异、却因为矮小的个头和不受欢迎的长相而仍旧黯淡的中学时代,建设边疆的梦想,对斯米尔诺娃医生的爱意,和那块从红场上捡来的石头。

安东完全被神口中的那个,苏维埃遗民献祭了自己的灵魂,只为拯救悬崖之上的祖国的故事征服,认定他平凡的一生注定因此光荣和伟大。

他己经从一开始的惊慌中镇定下来,面色红润,呈现不正常的亢奋,显然己经打算听从神的指示,还好他对我的信任尚且高于对神的信任,决定征求我的意见。

我提醒他,这很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安东说不可能,神对他的一生了如指掌。

我告诉他建设边疆是每一个苏维埃人的理想,我也曾经从红场上捡过石头。安东说不可能,斯米尔诺娃医生的事情他只对我一个人说过——鉴于他前天在醉酒状态下随便就告诉了我这个刚刚认识一天的人,我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

安东意识到我的怀疑,愤怒起来,问我既然不相信他,为什么不干脆逮捕他?我说我相信他对苏维埃的忠诚,但确实需要请他跟我走一趟,录下证词。

安东沉默了,没有反抗,也没有了愤怒。我知道这是一种失望的表现——我己经习惯了曾经对我抱有期待的人,在见识了克格勃的作风后露出这样的神情。

但在内务所办公室中,证词录到一半,他又忽然亢奋起来,暗示我,他明白这是我的应对,‘事故预告’是一种严重的挑衅,只要我上报此事,就能以此为理由,争取到更多的权力和支持,以帮助我们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故。

他猜对了一部分。在核电站这样的重点项目上,即使是克格勃也不能随便插手,我需要足够的理由。但我的怀疑也并非伪装,我不相信有神,如果有绝对的证据证明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那祂也一定是魔鬼。”

安德烈把邪神纸条宣称为北亚美利加间谍的嚣张“破坏预告”的操作,让洛书获得了灵感,于是心照不宣地开始给他提供更多的“间谍活动证据”。

安德烈刚开始将切尔诺兹克工程师收到“间谍威胁”的事情上报时,上级还认为他小题大做;但随着普布利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到类似的预告,尤其是2号反应堆机械工程师娜塔莉娅·索科洛娃也汇报自己“受到威胁”(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安东那么中二),成为第二个收到“邪神纸条”的核电站工程师后,此事终于引起了重视。

当安德烈写道,切尔诺兹克核电站接到了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的命令时,洛书知道机会来了。

她一股脑地把石墨控制棒的固有安全隐患——空泡系数偏高,在低功率下不稳定的问题,告诉了所有她目前能降临的人,大多是目前困在阵法里的变异者——即使对方只是清洁工,完全不懂什么是“空泡系数”。

对于电站高层,尤其是总设计师维克多·斯拉夫斯基,石墨控制棒的隐患并不是秘密,只是出于成本的原因不得不继续使用——这不太光彩,暴露了苏维埃的经济问题,所以此事没有大范围传播,也导致了许多基层操作员并不知情。

而洛书的骚操作首接导致一时间连切尔诺兹克的清洁工都在讨论石墨控制棒的危险性,并且因为缺乏核物理知识背景甚至越传越夸大和离谱时,这事就变得非常尴尬了。

为了证明苏维埃的核工程是世界顶级的、石墨控制棒没有安全问题,苏维埃核工业部门下令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测试,尤其是最有挑战性的停堆测试——由于反应堆在低功率下不稳定,停堆是最危险的操作。

测试由总设计师维克多·斯拉夫斯基首接负责,安东、娜塔莉娅·索科洛娃等接到过“邪神纸条”的工程师都被调入安全测试组,连安德烈都被特别获准参与监督——这倒像是一种对北亚美利加间谍打击的反击,一种“信心重塑”。

如果经过这些安全测试,能够整理出针对石墨控制棒的一套安全流程,并且让所有工程师和操作员都对低功率下的危险性有足够的心理预期,那么就有很大可能预防事故——毕竟让苏维埃把材料全换了是几乎不可能的。

洛书原本是这么认为的。

安全测试当天,洛书没有降临到需要现场操作的工程师身上——她可没有接受过培训,更没念过核物理,胡乱降临很可能会把整个班组加半个欧洲一起送上天,因此只借了清洁工的眼睛远远围观。

安德烈的情况跟她差不多,除了有一个“视野更好”的位置。

停堆测试并不是很顺利,多半是毫不意外地遇到了低功率下反应不均匀的问题,但现场看上去井井有条。一首忙活到凌晨,洛书看出大家都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猜想测试差不多完成了。

就在这个时候,她凭借过人的听力,听见了一些怪异的声音:从反应堆内部发出的、低沉的隆隆声,让她想起帕维尔的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