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秦英请缨

尚未等到敬尧他们抡刀来剁,那名叛军已经躲到了地道里。

敬尧也没想到那名叛军竟然如此机灵。

常何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敬尧吓得一缩脖子。

常何又做了一个手势,那意思让敬尧也下去。

敬尧也不知地道里面有多少叛军。

但是,常何让他下,他又不敢不下。

他只好手握佩刀,硬着头皮跳了下去。

他刚进入地道的时候,眼前一片漆黑。

什么也看不见,大约过了几秒钟,他看见地道里面有两百来人。

他吓得连忙喊道:“常将军,这里面大约有两百贼军。”

此时,李蓁冲了过来,挥刀砍向敬尧。

敬尧见对方人多,心里发虚,交手不数合,被李蓁一刀砍中了他的左肩头。

直把敬尧疼得“哎呀”了一声。

敬尧负伤逃了回去。

他从地道口跳上来,对常何说:“将军,里面有叛军!

他们想挖地道进城!”

常何大怒:“他娘的,今天老子和他们拼了。

你快去叫人!

我先进去厮杀!”

常何性起,手握佩刀跳进了地道里和李蓁斗在一起。

虽然说叛军有两百人,但是,由于地道里面地方狭窄。

所以,李蓁带的人马虽多,却使不上劲儿,这就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常何在这立着,谁也进不来。

常何抡开大刀,片刻过后便杀死十多人,浑身上下溅的都是鲜血。

到了此时,常何也顾不得许多了,就得玩命。

因为他知道如果让敌军杀进城来,那就什么都完了。

敬尧见常何在地道里很长时间没出来,趴在洞口,喊道:“长将军,你还好吗?你还活着吗?”

“没死呢!”常何听了没好气地说道。

敬尧把手一挥:“兄弟们,跟着我一起下去,帮着常将军把那些叛军全部斩尽诛绝!”

“诺!”众军士答应道。

敬尧的肩头受了伤,他随便拿个布条包扎一下,又跳了下去。

禁军什么时候怂过?

敬尧领着那些人进入地道后,双方在地道里混战了起来。

最终,李蓁扔下几十具尸体领着剩下的一百多人逃了回去。

常何用手指着李蓁大骂:“兔崽子,算是你们跑得快!”

常何进城之后,命人把这个地道给堵死了,又进行了加固。

常何转身去找李世民。

紫宸殿。

李世民正坐在文案内低头沉思,魏征侍立在一旁。

片刻过后,李世民抬起头来看向魏征,问道:“爱卿,你觉得叛军他们能打得进长安来吗?”

“请陛下放心,他们是攻不进来的。”魏征胸有成竹。

“为什么?”

“不为别的,只因为陛下还在这里坐着,只要陛下在长安坐镇,将士们心里就有了主心骨,无不用命,以一敌十。”

闻言,李世民微微一笑,心是想这牛鼻子老道现在也会拍马屁了。

“朕相信城内的军士和百姓们知道朕在这里,他们心里就会踏实。

可是,朕担心的是,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而且,城中的军营之中瘟疫正在逐步蔓延,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照此下去,咱们军队的战斗力岂不是越来越弱?”

“陛下不是已经叫太医署的太医去帮忙了吗?”

“即使如此,也还是不行啊。”李世民神情忧虑。

就在这时,有一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施礼禀报说:“陛下,常何将军求见。”

“哦,快叫他进来!”

“诺!”那名侍卫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时间不长,只见常何大踏步地走了进来,浑身是血。

李世民也是吃了一惊,问道:“常何,你这是怎么了?”

常何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讲述了一遍。

李世民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看来,敬尧的这泡尿撒得及时呀,还有那个旺旺也立了大功,朕要好好地奖赏他。”

长河听了哭笑不得:“陛下,事情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你就不要再开玩笑了。”

李世民看着常何,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道:“称心抓住了没有?”

常何听李世民又问到这个问题,脑袋瓜子顿时嗡嗡直响。

他心想你为啥老是盯着称心不放呢?

不过,他心里有怨言,嘴上可不敢这么说:“回陛下的话,目前还没有。”

“韦灵符那个妖道抓住了吗?”

“也没有。”

“还有那些突厥人呢?”

常何再次摇头说:“没有!”

李世民气得用手点指:“好你个常何,你说你还能干点啥?

朕交代你的事情,你一件也没有办成,你都是干什么吃的?”

常何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了:“陛下,末将有罪。

但是,称心已不在长安城中,我到哪里去抓?

再说了,称心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乐童。

如今,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是要退敌呀!”

“这些,难道用得着你来教朕吗?”

此时,站在一旁的魏征咳嗽了一声,说道:“陛下,常将军说得不无道理,此时,最重要的是怎样退敌。

至于称心、韦灵符以及突厥人之间的事,可以等到以后再说嘛。”

李世民听魏征这么一说,不再就这个问题纠结下去了,他对常何说:“立即动员全城的百姓登上城头,把长安守卫好。

如果再出什么差错,我杀你个二罪归一。”

“诺!”

常何心想,李世民真够狠的啊,我当初立的那些功劳,他都不记得了。

这稍微出了一点儿差错,他就要砍我的脑袋,怪不得别人都说伴君如伴虎,看来,果然如此啊。

不过,这魏大人好像还不错,若没有他在旁边替自己说好话的话,后果很难预料,以后对魏大人还是要客气一点呀。

常何退出了紫宸殿,来到门外,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知道为什么,他每次见李世民都心惊肉跳,后背发凉。

大概一个人惧怕一个人就是这种情况吧。

常何刚走,李靖从外面走了进来,跪伏在地上,口称:“万岁!”

李世民用双手把李靖搀扶了起来:“爱卿,不必多礼。”

“陛下,你找我何事?”

李靖说着,也和魏征见了礼。

“朕把你请来,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

“陛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只要是末将能做到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靖声音朗朗。

“李将军,你觉得朕对你怎么样?”

李靖不明白李世民今天怎么突然会问起这个问题来:“陛下对末将恩重如山,没有陛下和太上皇,末将不过是一个草木之人。

太上皇没有计较末将的过错,陛下在太上皇的面前举荐于我,我才有今天呀。”

说起来,李靖的胆子也大。

当初他发现李渊,李世民父子要造反,他便要向隋炀帝揭发。

但是,由于道路险阻,他没有把这个消息告知隋炀帝。

李渊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十分震怒,要杀李靖。

后来,有人在李渊的面前替李靖求情,说人才难得呀,各为其主,你就放了他一条生路,让他戴罪立功吧。

李渊才把他给饶了。

李靖果然不负众望,他和李孝恭一起率兵征讨了江南的萧铣和辅公祏。

从那以后,李靖一举成名。

李渊也高兴了,对李靖说,你小子果然有两下子,以后好好干,前途无量。

李靖就提起了之前的那件事。

李渊哈哈大笑说:“你说的那些事,朕早都忘了!”

李渊也是也算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帝王了。

若换做是别的君主,拉出去就把李靖给砍了,还和他客气?

李靖感恩李渊、李世民父子,所以,效忠大唐。

他率兵征战沙场,从未有过败绩,乃真正的常胜将军。

他好像就是为战争而生,是一个真正的战神。

如今,虽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仍然老当益壮,深受李世民的倚重。

一般情况下,李世民是不会轻易用他的,请他出战的,那肯定是上了规模的战争。

比如,与东突厥的战争,李靖就是作为主帅的。

后来他奔袭三千余里,终于,擒住颉利可汗。

从而灭亡了东突厥,今天李世民又把他叫来,李靖不知道李世民有什么指示。

李世民对他说:“世人都知道你、虬髯客和红拂女你们号称‘风尘三侠’,同生共死。

尤其是你与虬髯客之间更是如同兄弟一般,可是,这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朕哪里得罪了他,他竟然勾结李元礼兴兵作乱,侵犯长安。

朕想让你去劝说于他,让他退兵,不知你可否愿意呀?”

闻言,李靖施礼道:“陛下,末将刚才说过,只要是有用得上末将的地方,即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不错,当年,我们三人在江湖上闯出一点名号,那是江湖上的朋友抬爱。

但是,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人都是会有变化的。

那一年,虬髯客在汾阳遇到陛下之后,便离开了中原,去了扶余国。

这些年,我们也没什么联系,也没见过面。

所以,他现在是个什么想法末将也不得而知。

既然陛下让我去劝他退兵,末将愿意一试。

不过,末将小话说在先,有没有效果,末将可不敢保证啊。”

“只要你去了就行,无论有没有效果,朕都不怪你。”

“那好,末将即刻出城去见他。”

魏征在旁边听着,道:“慢!李将军

,人都有一个爱好,那么,你可知张仲坚有什么爱好?”

虬髯客说:“他有两大爱好,其一是爱兵器,第二是爱马呀。

他手里有一柄屠龙宝刀,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现在就缺少一匹千里马了。”

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啊!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陛下的马厩之中还有一匹大宛汗血宝马赤麒麟。

不如,陛下就把那一匹宝马赠送给张仲坚吧。”

李世民点头道:“只要他能退兵,朕又何惜一匹马呢?”

于是,李世民命人把那一匹赤麒麟给牵了过来,交给了李靖。

李世民对李靖说:“你就和张仲坚这么说,只要他不要朕的皇帝宝座,别的什么条件,朕都可以答应他。”

“末将明白!”

李靖骑上了那匹赤麒麟从玄武门出去了。

虬髯客的帐中。

虬髯客正在与红拂女说话,有一名将士从帐外走了进来,禀报说:“大王,李靖求见。”

虬髯客和红拂女听了都是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李靖这么快就来了。

红拂女对虬髯客说:“我还是回避一下吧。”

虬髯客点了点头,于是,红拂女便从大帐的小门出去了,但是,她并未走远,而是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她也很想知道李靖来见虬髯客会说些什么。

时间不长,李靖来到了帐外。

虬髯客出帐相迎,两个人见面,相互拥抱在一起。

老朋友见面的感觉,真是好啊。

“你看我今天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李靖说着用手指向那匹赤麒麟。

虬髯客最爱马不过,他见这匹马长得高大威猛,肌肉结实,前档宽,后档窄,赤色的毛,一刷齐,两只眼睛像灯笼似的,炯炯有神,精神抖擞,威风八面!

虬髯客见过无数的马,他一看就知道这匹马是宝马良驹。

“李兄,你的意思是要把这匹宝马送给我吗?”虬髯客显得有点激动。

“正是!此马名为赤麒麟!是大宛汗血天马!”

“我且试它一试!”

于是,虬髯客翻身上马,在营地里面跑了起来。

他骑在马背上就好像踏着祥云一般,耳畔生风。

虬髯客高兴坏了,他跳下马,让手下的军士把马牵入马厩之中。

他拉着李靖的手说道:“李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要你心情舒畅就好!”

随即,两个人携手揽腕进了大帐,分宾主落座。

时间不长,酒肉端了上来。

这在军营之中,也就是最高礼遇了。

虬髯客为李靖满了三杯酒,也为自己满了三杯酒,他把酒杯端起:“李兄,你今日赠我宝马,请允许我敬你三杯酒。”

李靖哈哈一笑:“想当年,你离开中原之时,把金银财宝都送给了我。

并且赠送我几本兵书,我感激不尽啊。”

二人哈哈大笑,把酒都喝了。

红拂女在帐外听得真切,心想这两个人真是性情中人啊,如今,白天的时候虬髯客的军队和唐军拼得你死我活,此时,他们二人却在这里喝起酒来了。

“你果然是个英雄,你一无所有,离开了中原,不承想你摇身一变,又成了扶余国的国王。

方今天下英雄,谁能比得上你呀?”

“你过奖了,并非我有多大的本事,而是我运气好罢了,扶余国的人抬爱我,让我做他们的国王,

我再三推辞不过,后来,我就说,那我暂且坐在这个位置上,如果有贤者,我随时让位。”

“仲坚你说笑了,这不是运气不运气的问题,还是你有本事啊。”

虬髯客又把李靖的酒杯给满上,又把自己的酒杯也斟满了,道:“如今,你在大唐功成名就,深受李世民的倚重,你不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吗?”

“说起来,这事儿可得多亏了你呀,没有你给的那些金银财宝,我如何能够结交权贵?

如果我结交不了权贵,恐怕早已被太上皇给杀了。

正因为我有了那些钱,结交了那些权贵,他们才会在太上皇的面前替我求情啊。”

“那些我也都不记得了,区区金银又算得了什么呢?

另外,我还得谢谢你给我留下的那几本兵书。

那兵书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我十分愚钝,早晚研读,慢慢有了进步。

我运气还不错,到目前为止,尚未打过败仗。”

虬髯客看着李靖略显沧桑的脸说:“这不是运气问题,是你的能力问题啊。

只是这些年,你为了大唐呕心沥血,两鬓也有些发白了,额头上的皱纹也比以前多了。

当以身体为主啊。”

“你说得没错,自从去年征伐了东区突厥之后,我大病了一场,感觉身体真的不如以前了。

所以每每有战

事,我都推辞,把立功的机会让给那些年轻人。

如今的我没有什么要求了,但愿能够平安地度过晚年也就行了,我哪里还敢奢求别的呢。”

“你这样想就对了呀,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知足,对当前的现状满足,就会过得很幸福。”

李靖点了点头,道:“既然你说到这里,我就想问问你,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你对于你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是否知足呢?”

虬髯客一听,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又不得不回答:“李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在责怪我率兵来侵犯长安了,对也不对?”

李靖把手里的筷子放下了,叹息了一声:“你我兄弟一场,有什么话,就开诚布公地说出来,

也用不着拐弯抹角。

你此次兴兵攻打太子的军队,转而又来侵犯长安。愚兄实在不敢苟同啊。

愚兄认为,当今陛下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呀。

不错,你当初是主动离开了中原,放弃了角逐天下的机会,但是,你可知道那时的天下是什么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