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这——,”苏婉一听李渊挑理了,她的眼睛转了转,“陛下最近太过劳累,已经几天几夜没睡了,已经病倒了。”

“哦,”李渊听苏婉这么一说,眼睛瞪大了些,“世民病了?”

“是啊。”

“没当上皇帝的,都想当皇帝,等真正当上了这个皇帝之后,就知道这个位子不是好坐的了。

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把皇位让给他的原因之一。”

“那么,皇爷爷可愿意劝李元礼退兵?”

李渊看了看,用手点指:“你这个丫头,精明得很啊,这样吧,你回去让世民安排一下,明天早上,我到城头上,唤李元礼出来搭话。”

“谢皇爷爷!”

第二天早上。

果然李元礼又带着军队来到了长安城的北门。

眼看李元礼的军队就要攻上来了,此时,苏婉登上城头,大喊了一声:“李元礼,请你看看这是谁。”

苏婉的话音刚落,只见李渊拄着一根拐杖在苏婉的搀扶之下,来到了城头之上。

李元礼端坐在马背上,抬头观看,只见城头上有一位老人,白发苍苍,身形瘦弱,弯腰驼背。

他仔细观看,那人不是自己的父皇又是谁,只听李渊喊道:“元礼,你们这是干什么来了?”

李元礼吓得赶紧滚身下马,跪伏于地。

他的两个儿子李蕃和李蓁也都下了马,跪在了地上,喊道:“皇爷爷!”

李元礼口中说道:“父皇,你还好吗?”

再看李渊双肩微微抖动,颤抖着声音说:“你还知道你有一个父皇在长安城中啊?

你是不是想把长安城攻破,让你的父皇随着这长安城一起灰飞烟灭?”

李元礼再次磕头:“父皇,儿臣岂敢?

儿臣十分想念你老人家呀,只是忙于公务,一直没有时间来看望你老人家,请你老人家原谅。”

李元礼手下的那些将士一看城头上的这位老人正是李渊,都下了马跪伏在地上。

李渊手扶着垛口,眼含热泪,继续说道:“玄武门之变的伤痛历历在目,我作为父亲,希望你们每一个孩子都平安无事,希望你们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可是,看来你们都不能体谅作为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啊。”

李元礼也哭了:“父皇,你说错了,儿臣并非想起兵攻打长安,只是被迫无奈呀。

李世民的魔掌已经伸到了徐州,你的孙儿李茂已经被他给害死了。”

李渊叹息了一声:“茂儿,不幸夭亡,我的心里十分悲痛。

但是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并不是李世民所为,也不是李承乾所为,更不是婉儿干的事,那实实在在是张仲坚所为呀,

而你却不知好歹,把自己的仇人当做自己的朋友,竟然和他一起联起手来攻打长安,

他是在利用你呀,

你有没有想过,一旦长安被攻破,他还会留着你吗?

你们的死期就到了。

为什么你年龄也不小了,怎么到现在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看不明白呢?”

“不,父皇,你说错了,张仲坚是扶余国的国王,人家才是真正的君子,他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啊。”

李渊接着说:“不管怎么说,世民现在已经是大唐的皇帝,你兴兵来攻打长安,就是反叛,这一点你要弄清楚。

如果你现在放下屠刀,举手投降,我让世民赦你无罪,官复原职,

倘若你执迷不悟,到那时,别说为父救不了你,恐怕你李蕃和李蓁也救不了啊。

你自己做错了事,也就罢了,难道说,你还要把两个孩子也带上吗?

不知你肯否听为父的劝?”

李元礼却说:“父皇,你已经被李世民蒙蔽了双眼!

我承认当初在大唐夺取天下之时,李世民立下了很多功劳。

可是,自从玄武门之变以后,他就已经变了一个人了。

你看看他所做的那些事,他不但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杀死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那些孩子们有什么过错呀?

同时,他还霸占了李元吉的妃子。

难道这是一个做兄长应该做的事吗?

他的心不是太狠了吗?

如今,他借口什么淮南挖煤,把魔爪伸到了徐州,派人把茂儿给害死了。

我是迫不得已,才起兵反抗的,否则,我就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啊。

希望父皇能够看清李世民的真面目?”

李渊听李元礼这么一说,更加生气了:“难道说,你们还要让玄武门的悲剧重新再上演一次吗?

为父再问你最后一遍,你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李元礼沉默了片刻:“父皇,此事恕孩儿万难从命!”

听李云礼这么一说,李渊气得浑身发抖,用手点指:“逆子!你真是个逆子啊,忠言逆耳,为父再怎么劝,你听不进去,很快你就会后悔。

虽然说你们的军队在数量上占着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不也没把长安城给拿下来吗?

为父问你,你们的军中现在有没有瘟疫?

有没有将水土不服病倒?”

李元礼也正在为此事发愁,因为他的军中现在瘟疫开始蔓延。

军中的医官根本就治不了这个病。

李元你也是束手无策,只想早一点把长安城给拿下来。

“自古以来,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长安城内有的是粮食,你们呢?

你们这么多的兵马,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

你们的粮食还够支撑几日?”

其实,李元礼军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因为这件事,他急得头疼。

“还有各路援兵马上就要到了,别的不说,李承乾率领数万兵马,已经从西域赶往长安,此时,正在途中,可不是为父长承乾的威风,他能在谈笑之间灭了吐谷浑,

而且又挫败了焉耆,并且在西域打败了虬髯客,

如果这次不是因为你们来捣乱的话,他已经把焉耆给拿下来了。

你觉得你能是他的对手吗?

请听为父一句劝,赶紧投降吧。

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倘若错过了这次机会,后悔都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