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妹夫,你...你没事吧?(求订阅!!)
“标儿,你看看!这就是咱们准备北伐的军备清单!“朱元璋额角青筋暴起,“五万大军,竟只有三成配备了火铳,其余还拿着前元留下的破铜烂铁!“
太子朱标接过密折细看,脸色渐渐凝重:“这...若按此装备水平出征,恐怕连长城都出不了,就会被北元铁骑冲垮...“
“所以咱才找你们来!“朱元璋拍案而起,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三个月内,铁路要通,军备更要整!需要什么,直接跟标儿说!“
站在下首的欧阳伦拱手出列:“臣需要三样:第一,工部军器局全权调配之权;第二,从龙江船厂调两百名熟练工匠;第三...“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向朱元璋,“准许臣动用海关关税盈余。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com 免费阅读“
殿内骤然安静。朱标倒吸一口凉气——海关关税可是国库命脉,历来由父皇亲自掌控,即便是户部那边也很难插手。
朱元璋眯起眼睛,指节敲击龙椅扶手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忽然,他朗声笑道:“准了!不过...“声音陡然转冷,“关税动用需每旬向标儿详细禀报。“
“臣明白。“欧阳伦郑重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李善长那边...“
朱元璋冷笑一声:“既然是让你们两个合作,你自然是要叫上他一起。对付北元方方面面还是要用到李善长和淮西党的!“他见欧阳伦眼神闪烁,干脆把话挑明:“咱把话撂这儿——这次北伐,铁路是筋骨,军备是爪牙,淮西旧部就是血肉。“
朱标会意地点头:“儿臣明白。只是父皇,若李善长询问他与欧阳妹夫谁更大一些,儿臣该如何回答?“
朱元璋眼珠一转:“他李善长是左军师,欧阳伦是右军师。“说完看向欧阳伦,“咱这样安排,没问题吧?“
“太上皇岳父既然已经定了,臣婿哪敢有意见。“欧阳伦语气平淡,却让朱元璋眉头一跳。
“咱可不是那种独断专权的人!“朱元璋突然提高音量,“你今天若不说实话,就是不给咱面子!“
欧阳伦抬起头,淡淡道:“那我不同意。“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朱元璋手中的茶盏“啪“地掉在地上,碎瓷四溅。
嗯!?
朱元璋神色一下子就愣住了,“你不同意?”
“太上皇岳父,这可是你让我说的啊!可不许生气。”欧阳伦摊摊手道。
“咳咳,咱当然没有生气。”朱元璋也是没想到,欧阳伦居然敢拒绝,“你倒是给咱一个理由!”
“理由还不简单,他李善长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一起当军师?”欧阳伦一脸桀骜不驯的样子,眼神中透着不屑。
嗯?!?
这下不光是朱元璋愣住了,就连朱标也都一脸懵逼。
欧阳伦这话完全打破了他们过去对欧阳伦的认知。
“妹夫,你...你没事吧?”朱标颇为担忧问道。
“没事没事,刚刚激动一下。”欧阳伦恢复平静,缓缓道:“太上皇岳父、皇帝大舅哥,我刚刚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李善长当不当军师,我无所谓的,只要不影响到我就是。”
额...
看着欧阳伦前后如此大的反差,朱元璋、朱标父子两个是彻底懵了,他们一时间都分不清楚哪一个是欧阳伦的真实想法。
“父皇,既然妹夫也说了不在意,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儿臣来安排就是。”朱标担心朱元璋和欧阳伦又干起来,到时候怕是拉都拉不住。
“嗯。”朱元璋本来想要发火的,但是想了想,自己又把火给熄灭了,毕竟还指望欧阳伦解决铁路、武器、后勤问题,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让你小子蹦跶几天。
“欧阳伦,你现在是这次咱北伐的军师,本身又是军师内阁大将军,北伐之事你可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赶紧给咱说说,不然今天咱可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你。”朱元璋对于这次北伐那是相当看重的。
可以说是他朱元璋最后一次出兵的机会,必须要做到万全。
见到朱元璋如此说,欧阳伦也是一阵头疼,看样子今天不拿出点真东西是走不掉的,还好他平时也是留了几手,要不然今天还真不好过去。
“太上皇,陛下,臣婿的确有些想法。“说完,欧阳伦忽然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臣设计的'洪武栓动步枪'与铁轨运输系统,请过目。“
朱元璋接过图纸,只见上面绘制的兵器前所未见:金属枪身刻有螺旋膛线,精巧的栓式闭锁机构,后装填的金属定装弹药。更令人震惊的是配套的铁轨设计——木制轨道包铁皮,专用车厢可装载二十石粮草日行百里。
“这...这铳不用火绳?还能从后面装弹?“朱元璋手指微微发抖,“当真能造出来?“
欧阳伦自信一笑:“龙江船厂的工匠三日内就能做出样品。若得全力支持,一月可产千支,三月内必能装备全军。“他指着图纸解释道:“此铳射程可达三百
步,熟练兵卒每分钟能发六弹,精度远超弓箭。“
朱元璋猛地拍案:“好!就照你说的办!“随即又压低声音:“李善长那边...你小子可给咱搞事啊!“
“臣婿明白。“欧阳伦意味深长地笑了,“左军师主内政,右军师掌军备,各司其职。“
韩国公府。
朱标派来的太监总管小李子手捧圣旨,站在厅中,神色恭敬却带着几分谨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北伐在即,特设北伐指挥司,以李善长为左军师,欧阳伦为右军师,共襄军务,钦此。“
小李子念完圣旨,抬眼看向李善长,却见这位开国元勋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可怕。
“臣......领旨。“李善长缓缓跪下,双手接过圣旨,声音低沉得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待小李子一走,李善长猛地将圣旨拍在桌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欺人太甚!“
他怒极反笑,胡须颤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和愤怒。
“我李善长,开国元勋,中书省左丞相,辅佐皇上平定天下,如今竟要和欧阳伦这个黄口小儿平起平坐?!“
他的亲信兼弟子黄子澄站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低声道:“相国,这欧阳伦仗着驸马身份,又得皇上信任,如今竟敢爬到您头上......“
“他算什么东西!“李善长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一个靠着娶了安庆公主才混进朝堂的小辈,不过弄了些奇技淫巧之物,就敢与我李善长并列军师?!“
他的声音越说越高,最后几乎是咆哮出来。
“皇上这是要羞辱我吗?!“
黄子澄连忙压低声音:“相国慎言!隔墙有耳......“
李善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悲凉。
“皇上终究是不信任我了......“
他缓缓坐下,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发白。
“北伐之事,本该由我统筹全局,如今却让欧阳伦插手军备,还要与我平起平坐......这分明是在削我的权!“
黄子澄低声道:“相国,欧阳伦此人野心勃勃,他那些新式火器、铁路,看似是为北伐,实则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若让他继续做大,只怕......“
李善长眼中寒光一闪。
“他以为靠着几杆新式火铳,就能在军中立足?笑话!“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方向,声音冰冷。
“军国大事,岂是儿戏?他欧阳伦懂什么?北伐不是靠几件奇技淫巧就能赢的!“
黄子澄低声道:“相国,那我们......“
李善长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声。
“他不是要当右军师吗?好,那就让他当!“
“我倒要看看,他欧阳伦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他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传令下去,让淮西旧部的人盯紧他,但凡他的军备、铁路有任何纰漏......立刻上报!“
黄子澄眼中闪过阴冷之色,点头道:“相国高明。“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但眼中的不甘和悲愤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皇上啊皇上......您这是要逼我吗?“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苍凉。
“我李善长为大明朝鞠躬尽瘁,如今却要和一个毛头小子平起平坐......“
他闭上眼,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欧阳伦......你最好别让我抓到把柄!“
否则......
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朝堂手段!
次日清晨,工部军器局内热火朝天。欧阳伦亲自监督工匠改制栓动步枪,汗水浸透了官袍。忽然,一阵骚动从门外传来。
“李大人到——“
李善长带着一队淮西将领大步走入,看到满院子的新式武器零件,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欧阳大人好大的手笔,连龙江船厂的工匠都调来了。“
欧阳伦头也不抬:“李大人若是来视察,请自便。若是来指手画脚...“他举起一支刚组装好的栓动步枪,“不妨试试这新家伙的威力。“
李善长脸色骤变。他身后的将领们却纷纷围上前来,有人忍不住问道:“这铳管如此之长?后面这个铁栓作何用?“
欧阳伦嘴角微扬,利落地拉开枪栓,装入一枚黄铜子弹,推栓闭锁。转身对准院中箭靶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巨响,两百步外的靶子应声而碎。在场众人无不骇然。
“三日后御前演武,还请李大人赏光。“欧阳伦利落地退壳装弹,动作行云流水,“对了,皇上命我组建'神机营',需要从各军抽调精锐。这是名单,请相国过目。“
李善长接过名单,发现上面全是淮西将领的得力干将,顿时气得胡须直颤:“欧阳伦!你——“
“皇命在身,恕不奉陪。“欧阳伦拱手一礼,转身走向正在浇铸枪管的工匠处,留下李善长在原地咬牙切齿。
当夜,李善长府邸密室。
“那欧阳伦分明是要夺我淮西兵权!“李善长将茶杯摔得粉碎,“还有那些奇技淫巧之物,动摇军心!“
黄子澄阴测测地笑道:“相国勿忧。下官查到些有趣的事——欧阳伦与海外番商往来密切,那些图纸上还有红毛番文字...“
李善长眼中精光一闪:“继续查!一定要抓住他通番卖国的证据!“
......
腊月二十三,小年。
户部尚书郭资裹紧了身上的棉袍,踩着积雪匆匆走进工部衙门。他手里捧着的账册上落了几片雪花,很快融化成水渍。“大人,下官有要事禀报。“
欧阳伦悠闲的躺在摇摇椅上:“说。“
“年关将至,各地工地已经开始陆续停工。京平铁路沿线各段工头都递了条子,说是要按惯例放假......“
欧阳伦缓缓抬头,淡淡道:“惯例?“
“那可不行,太上皇要咱们提前三个月完工,这要是一放年假,时间怕是来不及?“
“可、可是大人...“郭资皱眉道:“工人们都盼着回家过年...“
“传令下去。“欧阳伦思索片刻,开口道:“京平铁路全线春节不放假,继续施工!“
郭资瞪大了眼睛:“这...这恐怕...“
“三倍工钱。“欧阳伦竖起三根手指,“过年期间干一天,抵平时三天。伙房每日加肉,每旬发酒。官员值守者,除双俸外,另记考功一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日就传遍了整个工地。
“听说了吗?驸马爷说了,过年不放假!“一个满脸煤灰的工匠压低声音对同伴说。
“呸!大过年的不让回家,还有王法吗?“同伴狠狠啐了一口。
“但是...“煤灰脸神秘兮兮地凑近,“说是给三倍工钱呢!“
“多少?!“同伴的声音陡然拔高,引得周围工人都转过头来。
当消息得到确认后,工地上的气氛完全变了。原本垂头丧气的工人们突然有了精神,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盘算着:
“干到正月十五,能多拿一个多月的工钱!“
“我算过了,要是这半个月不休息,开春就能给家里添头牛了!“
“驸马爷仁义啊!“
工部衙门外,几个小吏也在窃窃私语。
“听说没?过年值守的,除了双俸还有考功!“
“我正愁今年考评不够呢,这下好了!“
“可不是嘛,驸马爷这是给咱们送前程啊!“